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入公门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 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解读

朝堂的大门是高大的,根本不需要低头弯腰,所以鞠躬进入,只是表达敬意。不站在门中间,不踩门槛,经过国君座位时神色凝重、脚步沉稳、说话轻缓,上台阶时提衣、鞠躬、屏气,下台阶时神情放松,到平地加快脚步,落座后仪态端庄,凡此都是传达孔子的同一种精神: 敬。

或可将这样的敬意解释成儒家对权的畏服,但更不妨理解成孔子对公权的敬重。无论是公门、中门、门槛,还是座位、台阶,都象征着公权,而公权是值得且应该得到敬重的。[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