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许瑗 | |
---|---|
出生 | (公元?-1360年)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栗夫 |
许瑗(1300年-1360年),字栗夫,江西乐平名口村人,元成宗大德四年,出生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饶州路乐平州金山乡洺口村,父亲许舜谋,乐平州儒学秀才,母亲马氏是元朝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通考》的作者马端临的第四个女儿。
元末至正年间,曾两次参加乡试,都中榜首。开始,担任南轩书院山长,后调到广德州(今安徽省)任儒学学正。许瑗逝后被明朝追赠为大中大夫、轻车都尉、高阳郡候。
许瑗,他因文才出众和大文史学家宋濂结为至交好友,他因武略拔萃和朱元璋的贴身武将花云在太平府上演了一阕惊天动地的赞歌,他感人的经历被后世的剧作家写成剧本,剧名叫做《战太平》,他们英雄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观众,这部著名的京剧作品因为太过出色而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许瑗的威名也因此享誉全球。[1]
人物轶事
元末天下大乱,许瑗胸怀鸿鹄大志,弃官云游江浙一带,投奔了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许瑗见遇到明主,十分兴奋,他提出了《平乱策》等许多宝贵建议,朱元璋都一一采纳了,并当即赏赐他衣服鞍马等,封给了博士头衔,留在帐下,准备随时听取他的意见。
为夺取全国胜利,朱元璋派遣许瑗担任太平(今属安徽省)知府,和通判花云、院判王鼎一道驻守太平。到任以后,他们就立即着手整修城防工事,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加强治安,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忠勇不屈的开国元勋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带领水师,大举进犯,包围了太平府城。城内只有三千士兵,但由于众志成城,防守严密,夜幕降临后,为防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兵夜袭攻城,许瑗嘱咐各将领多备松节火把,每隔一段城墙就点上一把,同时号令城中青壮年男丁拿起武器,协助官兵守城,抵御外侮,保卫家乡。他又责令属下官员多备热饭热菜供应守城官兵,不让将士们饿著肚子打仗,然后带领随从到全城各处彻夜巡察,安定民心和军心,再三叮嘱将士们小心贼兵偷袭,切莫辜负了吴国公和太平府百姓们的重托,殷殷之意感动了守城的将士们,大家齐声高呼“誓与太平府共存亡!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将士们情绪十分高昂。敌兵见守城官兵防范甚严,当夜没有来偷袭。
誓与太平府共存亡!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傍晚时分,由于拼死血战了一天,再加上敌我兵力众寡悬殊,花云、许瑗、王鼎三人都筋疲力尽,相继被俘。陈友谅派人押送许瑗等人来到太平府西门的广场上,先耀武扬威地向太平府的百姓炫耀自己的军队如何所向无敌,接著又劝花云投降归顺于他,花云用尽力气破口大骂,誓死不降,骂完后又用力挣断绳索,夺下敌兵的战刀,一连砍死了六名敌军士兵,花云再次被俘,疯狂的敌人把花云的头颅打的血流如注,又将花云缚在战舰的桅杆上当箭靶,命令士兵乱箭齐射,花云骂声不绝,至死都能听到他高亢的咒骂声,声震寰宇,听者无不凄然落泪。接著又劝许瑗和王鼎投降,二人坚决不肯向陈友谅投降,终于壮烈牺牲了,终年61岁
建忠臣祠,题匾"开国忠臣"
当地百姓怀念他在世功德,偷偷收集许瑗遗骨、埋葬在凌火高台下。
不久,朱元璋收复了太平,追赠许瑗为大中大夫、轻车都尉、高阳郡候,并在太平府衙右侧建祠祭祀。明嘉靖三十六年(1577年),为了纪念许瑗,太平知县庞尚鹏又在祝圣殿西侧,建起了"忠臣祠",题匾是"开国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