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记忆中的麦天(赵振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记忆中的麦天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记忆中的麦天》中国当代作家赵振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记忆中的麦天

原本打算本周六回妻子老家帮助岳父收麦子,可周五岳父又打来电话说,“二亩麦子已经收割完了,一会儿就可以入仓了。”这也意味着今年麦罢了。

小时候在村里的小学读书,读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了电真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这样场景美妙的课文,心里暗想:没有电怕啥,不是还有煤油灯吗?关键是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膜,农村的贫苦和饥饿充斥着我的整个童年生活,那些年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农民们从种上麦子,就时刻关注着麦子每一天的长势,直到金黄的麦田铺满村庄周围的整片土地,这时的人们那个高兴啊!就如同现在的城里人买了一套海景房,激动源于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季麦子的收成,直接关乎着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关乎着要到乡里粮所上交公粮, 关乎着亲戚朋友红白喜事的用度,也关乎着我们姐弟几个的学业。

早在半月前,父母已经到城里和乡里赶了两次农贸大会,该准备的农具已经全部到位,主要是割麦子用的镰刀、磨石刀、草绳、草帽、布袋,有补充了一些桑叉、大扫帚、撮斗等必需品,如果是母亲带去的鸡蛋卖了好价钱,还会给我们带回来一些糖果,那可是人间难得的美味,遗憾的是不是每次都有的。然后开始“压场”,就是打麦的地方,这个麦场按各个生产队住户的居住情况,将闲置的地方规划出打麦的场地,我们那时的麦场在村子的西头,属于岭地,石子特别多,开镰的前两天,先把麦场清理干净,对地面进行平整压实,避免凹凸不平。好在我家的麦场和几个叔叔的麦场都紧挨着,相互都能照应,麦场弄好了,在场里周边设有两口大缸,缸里有水,水中有盆,消防用。

割麦更是辛苦,割麦时要趁着好天气,炎热的天气有利于麦穗的晾晒、打场和储存,但对于人的体能也是一种考验,为了赶在好天气,那时全家人全出动,天明时母亲就已经做好了一大锅饭,招呼着所有人赶快吃饭下地,然后各自拿着自己的镰刀,父亲拉着吱扭响的架子车,母亲提着一个大水壶,我们小孩子就跟在大人的后面,边走边玩边追赶着父母匆忙的脚步。

田地里到处都拿镰刀弯腰割麦的身影,很是壮观。随着唰唰的镰刀与麦秆的摩擦,一把把颗粒饱满的麦棵瞬间倒地,在主人的指挥下规规矩矩的卧在麦茬上,中间休息时,母亲会教我怎样割麦子,手把手地示范给我看,左手拢着麦棵,右手拿镰刀,潇洒的一使劲,呼啦一声,一大把麦棵便顺势倒在手里,那真叫个痛快,尽管母亲仅让我割两垄麦,但还会时常划伤自己的脚。

麦子割到一半时,父亲便开始往车子上装车,这个时候自然少不了我的存在,因为姐姐是女孩,弟弟还小,只有我“上蹿下跳”地正合适,更何况我很乐意站在车上高高的麦车上四处张望,车装满了,父亲把我接下来,此时车子很重,麦田里能清晰地看见由浅到深的两条平行线,,车子装得像个小山一样,在松软的麦地里举步维艰,把这一车麦棵拉出麦地,拉到田间路上,一口气是很难完成的,父亲招呼一声大家都会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样的场面要持续还几天,直到把村南村北地块里的麦子全部收割完成,只可惜当时没有相机,这样的场面只能永久地储存在脑海里。

拉麦子全凭人力,大人使劲拉着麦车,拉着希望,小孩子则是后面不停地捡起因为车子的颠簸而抖落的零星的麦穗,也捡起童年的快乐时光。麦子拉到场里,开始解绳、卸车、摊开、晾晒,中午时分还要趁着高温翻晒两遍。翻场可是个技术活,又累手臂又累腰,到了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大人们简单吃过午饭就开始碾场了,父亲把家里的那头老黄牛赶到麦场边,牛拉着大石磙,石磙后面还固定一个扇形的红石片(作用是让麦子能快地脱离麦穗),父亲赶着牛,由外圈一点点往中心前进,然后从里到外反复几次才能把麦粒全部剥离出来,中间还要经历一次翻麦,这个程序没有三四个小时是不行的,如果麦场大还要更长的时间。

接下来父亲和老牛休息时,母亲带领我们用桑叉一下一下地把压扁的麦杆挑起,使劲的晃动,让麦粒漏下去,然后,再把满场的麦杆一叉一叉的挑在一起,堆在麦场的一边,为的是尽量少占用卖场的面积。接着用排叉篓去遗留的麦秸杆,这个活我们小孩子最擅长了,边干边玩,基本上都是跑着完成的,然后用排叉的背推动地上厚厚的掺和着麦糠的麦粒,把它们聚集在场的中央,堆成一长排,再用扫帚把场上零星的麦粒全部清扫到小麦山上,这时太阳已经快要下上了,天气也凉爽了很多。

这时最好有风,家人便会赶紧开始扬场,父亲用木锨一下一下地扬起含着多半麦糠和麦杆的麦粒,母亲便用扫帚一下一下的“打落”。他们配合的是如此的默契,你很难想象出只凭感觉就如此娴熟地操作的场面,我也尝试着学几次但始终没有学会,这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属于父辈们那一代人独有的专利。如果没有风,那就需要等,直到深夜。那时小孩子就该看场了,一张凉席一个布单子,躺在麦场上望着星星看着月亮,在麦堆旁开始编制自己的梦想,还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麦香飘来,眼前又一次次呈现出热腾腾的美食,还有现代化的生活,伴着甜甜的味道进入繁华的梦乡。

我是在农村的芬芳里长大的孩子,懂得麦香是大自然中最最美的芬芳,麦季又是农民最重要、最紧张的黄金时节。收麦就是抢收,收的是生活下去的资本和勇气。播种就是抢种,种下去的是下一个季节的希望,一个麦忙季节,包含农人几多艰辛[1]

作者简介

赵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供职于平顶山市宝丰县文峰路小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