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记忆中的父亲(张维奎)

记忆中的父亲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记忆中的父亲》中国当代作家张维奎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记忆中的父亲

我的父亲名张绍安,字世儒,号高庙山人,出生于祖厉县南峪川高庙村一个书香世家。幼年开始在乡塾读书,由于天资聪颖,还能够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秀,在同龄人中可谓佼佼者,老师经常夸奖,父老乡亲众口称赞特别在其父张翀的家教和严格要求下,深明大义,举止言谈,文明礼貌。加之,考中秀才后,更加刻苦耐劳的学习努力做到了学而优则仕,又坚持做到仕而优则学,真正做到了学业有成!


父亲在十七、八岁时,祖父将家庭的担子压在他肩上。不过父亲还是把读书作为第一要务,一边孜孜孜不倦地刻苦读书,一边在祖父的指点下料理家事。特别令他人仰慕的是父亲做人守信诚实,办事稳妥干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止高雅,令人钦佩!在他的书房里有诗经、唐诗宋词、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史记》、《战国策》等各类书籍,常读不厌,常写不倦。父亲常说,人生的最高层次是不断学习,因为经常学习是提高素质的阶梯,知识能改变生活,素质决定命运。他还说,读书使人充实,读书是福,读书是一种乐趣、雅趣、志趣。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读书便是终身的大事一一斯言诚哉!

我们村子里,大多数人对不识字的困难感受很深,多年来,民众都希望本村能办一所小学。时至民国三十年(1924年),全村民众一致推选父亲为学董(负责办学校的领头人,学校建起来后又任校长兼老师)。

从那时起,父亲暗暗下了决心,他的这一生要圆好这个梦一一要让村上的孩子有学校读书。父亲热血沸腾,毅然决然动员村户征了五埫地(约十亩地),作为学校建设基地,还动员全村人捐款、捐木料等,盖起来了两座小教室,开辟了操场,筑起了学校围墙。父亲用实际行动实现了祖父的夙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这所学校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培养的学生愈来愈多,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为国家,为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父亲在教育界颇有影响,不过,他是一个敢于创新的校长。他对死记硬背的老一套教学方法,表示有异议,主张进而活教活学。这就是说,老师不能通晓明白地讲得学生心服口服,这肯定在教学方法上有问题。有问题,就要找出路。于是父亲就带着其他老师去中川中心学校去取经。最终,在教学方法上得到了启发和改进,从死板的老旧教学中走出来,创立了活教活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教育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众乡亲和学生都拍手叫好!

父亲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弟子不知凡几。但所有学生的点名册与成绩单,他老人家都珍藏起来,如有老学生来看望,父亲便会翻出这些泛黄的纸头,大家共同感慨一番。由此可知,师生关系可见一斑。父亲在曾写过这样的一首诗:粉笔生涯数十秋,培挑植李乐无忧。几多优秀争先进,不少英才竞上游。珠汗浇苗无白费,精心育种有丰收。今朝休退回头望,学界名流胜昔稠。从而说明,父亲从教的心路历程!

父亲聘请了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王嘉宾老先生,共同商量办学校。两人虽然是同事关系,却“道不同,不相与谋”。老先生主张死记硬背,父亲主张学以致用。尽管两人观点不同,方法各一,针锋相对,但争论一番后,彼此都能礼让和团结。如每到逢年过节,父亲必定带上王先生最得意的门生次子,去看望王先生,恭执弟子礼。更难能可贵的是暮年时彼此关心,常来常往,同心同德的为家多教育努力做贡献。

这其实就是一介书生的本色,在他们的心目中,绝对有比金钱更主要的东西,这就是爱国家爱家乡,崇尚学问与真理,以及人情与道义。所以,父亲却一直都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老人家的一生很充实,特别到了晚年,乡里乡亲有什么解不开的矛盾,父亲像祖父一样不分白天黑夜上门,用孔孟之道教化当事者,直到矛盾化解为止。乡亲们尊重的称“张说师”、“张圣贤”、“张校长”、“好长辈”。为父老乡亲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他老人家平生的初衷。

有这样一件事情我记忆犹新,在四十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家里的生活开始困难了,我们兄弟姐妹穿的衣服比较破旧和单薄。在有一年的冬天,我感冒发烧,一个晚上,不慎头碰到柱子上,鲜血直流。那时,我才三四岁。当时父亲二话不说,抱起我去寻找村上的一个大夫。为了争取抢救时间,来不及穿棉袄,在冰冷的寒冬夜冻得直发抖。父亲却一声不吭,直到伤口处理完毕,又把我背回家。老人家笑哈哈地说:“只要孩子没问题就好”。真是可怜天下母心!

父亲很爱讲故事,他经常给村里的老中青人群,讲爱家爱国的历史故事。有一次,老人家讲一位哲人——庄子的故事:庄子晚年丧妻,他的老朋友惠施闻讯前来吊唁。惠施面露悲悯之容,步履迟缓,神情肃穆地迈进灵堂。只见庄子坐守棺材一旁,两腿撮箕似的,呈八字张开,手拍瓦盆而歌。惠施问庄子为什么妻子死了,不但毫无愁容反而放声唱歌,难道不觉得羞愧吗?庄子答道,世间最早并没有他的妻子,从无生命到有了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现在她死了,这与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现在她即将从这间小屋迁往天地这间大屋,坦然安卧,为什么还要嗷嗷号哭呢?

父亲接着说,“彭盆而歌"是庄子留给我们的一首旷达悲歌。当庄子撑开他那智慧的巨伞,是为我们遮蔽了世俗的风风雨雨。

这样的故事,我们兄弟姐妹每人都能讲出许多。二哥张维罴(中学老师)给我们讲过父亲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他说,父亲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才讲了这个故事。父亲兴致勃勃地说,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显明易见,表达的是他对美好事物行将逝去的悠悠感伤。现代著名作家、教授朱自清先生对李商隐的诗句仅增加四字且改动两字,便变成了:“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先生对须臾即逝的“夕阳”作了如此之说,只要“夕阳”西下时的景色无限美好,又何苦为时近黄昏而心中不快呢?同是一个“夕阳”,由于对岁暮人生态度相反,朱自清对联式的诗句反对李商隐诗句略作改动,便反其道而用之,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乐观的人生态度,亦为对自己垂暮晚年的鞭策。

父亲从前贤的智慧中,悟出了人到晚年,要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诗为证:暮岁栽花半养生,悬壶济世度光阴。常言人老茶凉冷,今见乡邻人人亲。由此可知,父亲对晚景的乐观人生。同时,也说明了老人家到了晚年,众乡亲如此敬重。

父亲有讲不完的故事,实际上,就连他老人家自己也记不清讲了多少故事。可是我们儿女们都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一个个故事都很生动,加之,父亲讲得有声有色,有骨有肉,所以我们当时记忆深刻,现在还记忆犹新。老人家还经常说,我有五个儿子,四个女儿,我是“九好老人“,再加上一个大孙子,真是十全十美,一生无憾。父亲这个神圣的称呼,也将永远激励子孙,做人做事走正道,成为自己渴望成为的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五十年代初,父亲因疾驾鹤西去,在天堂望着我们……而此时此刻,我们儿女们则仍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人世间,在风雨中打拼,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期不辜负父亲他老人家的深情和厚望。

最后,我以一首七律诗深情悼念家父:

慈父阴延七十辰,忍泪含哀忆父恩。

处世公平堪仰敬,对人诚恳鄙虚荣。

一身正气净污秽,两秀清风不染尘。

委屈求全无愧疚,儿孙幸得慰先魂。

尾声:岁月无痕,父爱有迹。父爱如山沉默而厚重,父爱似海广阔而伟岸。[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