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让百年历史文脉不断永续(吴云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让百年历史文脉不断永续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让百年历史文脉不断永续》中国当代作家吴云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让百年历史文脉不断永续

揭阳楼始建于唐朝中期,初为韩愈所为,北宋名士梅尧臣曾有“更寻贤侯迹,书上揭阳楼”的诗句。后因历史变迁,抑或是战火兵燹而了无踪影。重建的揭阳楼,取法汉代格局,横空出世;彰显榕城地标,应时而生;崛兴城区东隅,闳宇偃蹇;域内榕江横卧,城廓瑰壮;确匠心之巨造,卓逸不群;举筑造之项领,雕技粹精。承前型之馀规,砺后嗣之魂魄。乃驰名圣地,推崇俗成品格;为览游佳境,融洽异域近壤。攀斯阁以环顾,聊他日以移恋。瞰奇轩之皎洁,感云清而域阔;观各业之繁昌,慨扶摇而直上。高阁画栋,闲云潭影;佩玉鸣鸾,珠帘暮卷。榕河璀璨,银波瑰丽,焕紫荆之靓丽;岐山耸屹,碧野劲舞,谱时代之新曲。瞭社稷之壮美兮,履年光之沧桑;欢春笋之怒发兮,乘长风之万里;拥斯楼之幻境兮,贺怡悦之庶民;浴勤政之惠泽兮,慰远程之斑斓。

登揭阳楼远览海滨邹鲁,“念天地之悠悠”,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历史的厚度。立揭阳之地标,溯人文之根源,彰历史之悠久,统民情之归依,扬传统之美德。它的巍然突起,不独在于彰显城市建设成就的重任、提升城市文化的品位、改善市民生活的质量,还在于表达揭阳打造特色城市的抱负,以及创造未来文化遗产的雄心。

一个城市的文脉就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伫立揭阳楼前置秦汉建筑风格的广场,注目58吨的青铜宝鼎,如泰山压顶让我们感觉历史的厚重。此刻,我们看到了暮雨朝云的岁月苍凉和断碣残碑的历史印记。

一隅故居,一部民族的英雄史诗

每当到了山河破碎、家国凋残的生死关头,总会有一大批志士仁人、英雄儿女舍生忘死、不屈不挠、保家卫国。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晚晴的洋务运动、鸦片战争和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而谈起晚晴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我们自然会想到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这些重量级人物,还会想到黄海海战的丁汝昌、甲午海战的邓世昌,没有谁会想到洋务运动的健将丁日昌,其实,他们都是同一时期的英雄豪杰。

在浩瀚的历史课本中寻找有关于潮人的足迹,你会发现,潮州人只有两人在书中被提及,一位是蔡楚生,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代表作《渔光曲》;还有一位就是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自建有线电报线的福建巡抚。

慢步于丁日昌故居, 犹如穿行在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风尘中。行走在南粤先贤的故居学堂,悉心体悟仁人志士在变革年代的所作所为,让我更加垂青这位 “被敌人敬重的人”、 晚清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藏书家丁日昌。其实,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头衔——洋务运动的实干家。他20岁中秀才,初任江西万安等知县,38岁为曾国藩幕僚,39岁督办厘务和火器,41岁任苏淞太兵备道,42岁任两淮盐运使,44岁升为江苏布政使,45岁任江苏巡抚,52岁任福州船政大臣,53岁署理福建巡抚,60岁因操劳过度而卒于广东揭阳家中。在壮怀激烈的中国近代史上,丁日昌是一代英才,他是一个超越国界、民族和文化的大写之人。他的德性、智慧和血性是人类文明的光亮所在,超越地缘,超越时空,超越历史、文化、政治等诸多杂质,直射到人的灵魂深处,让人从“纯粹的人”的角度去感悟为人的自尊与高贵。

我在想,丁日昌这么被敌人敬重,且非军事将领,必有其超越同辈的才智和远见,那么他 “在偏见与反对面前”做出了怎样的事业?在敌人心目如雷贯耳的丁日昌,为何很多国人都不怎么知道他?在揭阳他的故居,我尝试着寻找答案……他创办了近代第一家军工企业,这一划时代的发韧成就,使中国乃至西方都为之震惊;他积极倡导建立中国的新式航运业,具有创榛辟莽的开路之功;他促成中国第一批幼童留洋,开了近代中国出国留学教育的先河,并让他产生全面革新科举的宏愿;他是洋人斗智斗勇的硬汉,独以理折,独以气伏,卒如其志以行;他首倡和实施海洋御敌战略,“及今而能变,则尚有可通之日;及今而不变,则再无可变只时”;他是经营和建设台湾的先驱,在台湾建成的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丁日昌的故居大部分屋顶已被风雨摧蚀,历史的遗忘,竟是如此可怕;岁月的磨砺声,仿佛能依稀听到。但是,这里诞生的却是一个创造无数‘中国第一’的人,一个旋开近代化国家建设阀门的奇才。 在浏览丁日昌生平事迹介绍中,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对腐败的纠治。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官场腐败极为严重。丁氏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认为“民心为海防根本,而吏治又为民心根本”,主张“为政须去其害马”。他“裁去冗员、汰除冗役”。他曾自撰一联:“官须呵出,于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民要持平,持看去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以此为座右铭,时刻提醒着丁氏成为清官。

丁日昌生活在一个动乱与变革的时代。纵观他的一生,他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强兵御侮。他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可谓孜孜不倦,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在那个时代,他的许多见解是精辟的,他的许多主张是具有开拓性的。是的,时代塑造了英雄,历史成就了伟人,他是时代的先驱,是民族的英雄,纵然是“洋务派”,但是他对中国近代化的推进与发展、民族的捍卫与国家的富强的贡献,有物可鉴,有史可查。历史与人民不应把他遗忘,正如他墓前牌坊的匾额所题,他是我“潮郡之光”,更是“一代名臣”。

具有传统“驷马拖车”格局的丁日昌故居建筑群,保留了潮汕地区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和工艺特点,而其梁架、屋脊的彩绘和泥塑采用西方建筑图案,中西合璧,开创了潮汕地区引进西方营造法式的先河。故居门前,两侧各置一尊保存完好的石狮,其中一只石狮右前爪玩弄绣球,另一只则在嘴里含着绣球,仰天长啸,威风凛凛,这也许和主人的性情相同。

抬头仰望,猛发现缕缕残阳照射着这片旧屋,还有门前的古榕和排水沟,于我,虽有“可怜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叹,但是从丁日昌的一生中我也悟出一个道理,没有举人、进士头衔,只要有真才实学、男儿血性,同样可以做出丰功伟业;新时代的青年,如没有硕士博士、留学生的头衔,只有高中、中专的学历,也不必心恢气馁,丁日昌就是一个“干而优则仕”的榜样。

丁日昌,这位晚晴的实干家,虽不被众多人所知,然其故居的存在,不就是这座文化古城历史文脉的折射吗!

[1]

作者简介

吴云峰,1962年生,大学本科,高级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