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成為斯嘉麗
《誰將成為斯嘉麗》(英語:The Scarlett O'Hara War)是一部1980年的電視電影,由約翰·厄曼執導,根據加森·卡寧所著小說《映畫館》(英語:Moviola)改編而來。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20世紀30年代後期,當時好萊塢對飾演郝思嘉的演員的尋找工作浩浩蕩蕩地開始了。
目錄
劇情介紹
1936年,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出版了,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轟動,好萊塢的所有製片商都想要到電影版權。在米高梅餐廳吃午餐時,路易·B·梅耶正與他的女婿大衛·O·塞爾茲尼克談論着電影版權。塞爾茲尼克創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即塞爾茲尼克國際影業公司,並希望他的公司能夠拍出一部電影,足以鞏固他自己以及他公司的名聲。
回到米高梅,瓊·克勞馥正在商談她出演這位廣受好評的女主角的想法,甚至讓塞爾茲尼克回到她的地方過夜以「達成協議」。但是,有必要對其他女演員進行測試以找到最佳人選。波萊特·戈達德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之一,她的試鏡是最受讚揚的。塔盧拉·班克黑德也從紐約來參加該角色的試鏡,雖然她自己是一個可以很容易就把角色演好的南方人,但塞爾茲尼克決定給她更多考核並尋找其他可能的候選人。但是當露艾拉·帕森斯得知這件事後,她錯誤地告訴電台聽眾,說塔盧拉已經獲得了這一角色,因為塔盧拉父親威廉·B·班克黑德當時是美國眾議院議長。宣布這一消息後,瓊·克勞馥將她的收音機砸向鏡子,波萊特則徑直走向她的情人查理·卓別林的書房,告訴他塔盧拉已經獲得了這一角色。
在此謠言被澄清,並且女演員們已經確信該角色人選仍未確定之後,試鏡過程繼續進行。有一天,當克拉克·蓋博和邁倫·塞爾茲尼克在打獵時,蓋博提到他正被考慮出演白瑞德一角。弗萊明同意蓋博是合適的人選,但是蓋博不確定該不該演這個角色,因為這部電影將由喬治·丘克執導,而他以導演女性電影見長。蓋博首先試圖打消這個想法,但後來在路易斯·B·梅耶威脅中止合同後終於決定繼續擔任這個角色。不久之後,蓋博的戀人卡洛爾·隆巴德就被考慮出演郝思嘉。
一天晚上,在塞爾茲尼克的一個地方舉行了派對,來祝賀那些最可能贏得郝思嘉一角的女演員,招待了一干明星,諸如霍安·本尼特、瑪格麗特·蘇利文、珍·亞瑟和米麗亞姆·霍普金斯。塔盧拉·班克黑德也在場,坐在桌旁自言自語:「天哪,何時才會停止?」派對上,喬治·丘克正與女演員們交談,看看她們是否有興趣在《飄》拍完後出演他的新電影《女人們》。當丘克問班克黑德是否願意在《女人們》中露面時,她的反應令人難以置信——為什麼會有女演員願意出演一部「根本沒有男人」的電影?共進晚餐時,塞爾茲尼克坐在塔盧拉和卡洛爾之間,她們倆決定報復一下製作人。她們站起來,把湯碗倒在他的頭上,說道:「老實說我親愛的我們一點兒都不在乎(Frankly my dear we don't give a damn)。」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
1938年,在波萊特·戈達德因未能證實她是否與查理·卓別林結婚而被拒絕出演該角色之後,塞爾茲尼克仍未決定誰將出演郝思嘉。亞特蘭大布景正燃燒之際,他的哥哥邁倫·塞爾茲尼克帶着一位新演員來見他。當他讓塞爾茲尼克看着她時,大衛最初是拒絕的,但邁倫不斷糾纏,他最終還是同意了。這位年輕的女演員摘下帽子後,他看到了費雯·麗,並告訴她她就是他的郝思嘉。
其它
在1980年艾美獎頒獎典禮上,《誰將成為斯嘉麗》憑藉理查德·布萊爾的化妝和威廉·特拉維拉的服裝設計獲得兩個獎項。另獲五項提名:迷你電視系列劇/特別節目最佳執導、迷你電視系列劇/特別節目最佳男主角(托尼·柯蒂斯)、最佳迷你電視系列劇、迷你電視系列劇最佳男配角(阿羅德·古爾德),以及迷你電視系列劇最佳女演員(卡麗·奈伊)。[1]1981年金球獎該片獲戲劇類最佳電視系列劇提名。[2]
大部分工作室內的場景都是在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的華納兄弟伯班克工作室的第12和第19號舞台拍攝完成的。[3]這部電影反響好得後來又拍了一部名為《沉默的愛人》(1980年)的電影,同樣是以20世紀30年代的好萊塢為背景,講述葛麗泰·嘉寶和約翰·吉爾伯特的關係。這部電影由華納兄弟電視公司發行。
摩根·布列塔尼實際上是第二次扮演費雯·麗;1976年,她在電影《蓋博與朗白》中首次飾演這名著名女演員。此外,演員安妮·帕茲在片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她出演一名參與郝思嘉試鏡的演員。
華納家庭娛樂《亂世佳人》70周年限量版藍光DVD第二碟收錄了本片的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