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视觉心理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游戏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视觉心理学是一个细化的分类,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

比如,同样看到一朵花,人开心时觉其艳丽,伤心时觉其凄婉;同一处风景,初来之人欣赏其美丽,久住之人感觉其平淡等等。当然,也有一些共同的反应,它基于外在影像特征和民俗文化特征以及地域因素等在不同程度上会对部分群体产生相同的心里感觉或反应,比如雨过天空出现彩虹,人们普遍觉得美丽;看到一条龙的图像,英国民众觉其邪恶而恐惧,中国民众将自己作为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等等。视觉心理学对于美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视觉心理学的典型,其在美学意义上引起的诗意感觉令人赞叹。

基本内容

定价:197.6 元

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译者:瞿锦春 / 张芬芬

ISBN:9789571143521

书名:视觉心理学

出版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Richard L. Gregory

页数:360 页

类别:心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视觉心理的入门书,作者从各家心理学说来探究知觉的内涵,范围颇为广博。举凡物理光学、眼与脑的解剖和生理、视觉生理、视觉学习、视觉与艺术,本书都做了系统的介绍,与深入的探讨。最特别的是,作者对错觉的深究及其分类,尤其饶富趣味且具创见。凡是对视觉心理学、认知科学、视觉艺术眼科医学光学建筑人工智慧特殊教育、甚至眼睛演化等有兴趣的人,都可能在这本书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启发。

本书第一版于1966年出版,1997年第五版问世,迄今它已被翻译成十三种文字,其受肯定的程度可见一斑。有兴趣的读者必定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的。

本书作者Richard Gregory 生于1923年伦敦,曾先后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爱丁堡大学人工智慧与认知学系、以及布里斯托大学医学院与心理学系,教授的课程包括知觉、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慧、和科学研究法等。1970年他出版的另一本名著《The Intelligent Eye》,也已被翻译为五种文字。

目录

第1章 视觉面面观

知觉的派典

第2章 光线

光是什么?

第3章 眼睛

太始之初

眼内的影像

为自己造一付眼镜

视网膜上的焦点

看看眼球的内部

由两眼看到深度

第4章 脑

形状与颜色的处理管道

用机器与大脑看东西

对大脑功能的造影

第5章 亮度视觉

暗-亮适应

对比

眼睛对光的敏感度

随机的含意

神经能传递什么?--唯特定性质而已

第6章 对移动物的视觉

“影像-网膜”移动侦测系统

“眼睛-头颅”移动侦测系统

当我们转动眼球时,为什么不觉得世界在动?

移动的相对性

运动与距离

活体物的移动

电影及电视中的移动

看出因果关系

第7章色觉

色盲

眼见岂只颜色而已

第8章 学习如何看东西

生理变化

对被扰乱的影像的适应

与适应有关的一些连结

文化差异

从眼盲到重获视力

知觉与行为

婴儿究竟看到什么?

忘了如何去看

第9章 艺术的现实面

透视的再现

大小恒常的调整

暗影与影子

错视画的真相

第10章 错觉

错觉是什么?

梦境与幻觉

欧普艺术-及所有的眩目画

异常现象的分类

“透视性”变形失真的各种理论

藉暧昧性分开“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

缺乏透视所造成的变形失真

对变形失真与深度的测量

错觉的破除

矛盾悖理

虚构不实

第11章 推测

将错觉放在它们该在的位置

错觉的分类

心智的示意图

意识是什么?[1]

参考文献

  1. 视觉心理学豆丁网,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