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音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觀音壋鎮東鄰潛江市,西接鑼場鎮,北依長湖,南靠岑河。面積174.5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55976畝,精養漁池5569畝。總人口49290人(2017年),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7畝。鎮轄17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除宜陽、泗場等村有小丘陵外,70%以上均屬平原,可自流灌溉。[1]

中文名稱: 觀音壋鎮

外文名稱: Guanyindang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 湖北

下轄地區: 觀音壋 ,黃屯,金雞等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區碼: 434000

面 積: 174.55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49290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機 場: 沙市機場

火車站: 荊州火車站

車牌代碼: 鄂D

概況

沙市區轄鎮。東鄰潛江市,西接鑼場鎮,北依長湖,南靠岑河鎮。常住人口49290人(2017年)。轄2個居委會、3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觀音壋。

沿革

始建於明末清初,1958年成立江陵縣觀音壋公社,1984年改名為觀音壋區,1987年設觀音壋鎮。1994年12月3日,將原江陵縣的觀音壋鎮劃歸沙市區管轄。1996年,面積182.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新陽、玉壺、觀音壋、皇屯、槍桿、鐵豆、張場、高嶺、宜陽、朱場、五一、楊林、二龍崗、金雞、北河、新台、天星觀、黎灣、泗場、泥港、文崗、習口、偃月、北州、三州、台林、豉湖、皇陵、丫角、何橋等30個行政村和永興街、漢沙街、觀音街3個居委會。2003年轄30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

2004年,鎮政府駐318國道觀音壋鎮段路南,人口31416人,面積173平方千米,轄觀音壋1個居委會和新陽、玉壺、皇屯、鐵剅、張場、觀音壋、高嶺、宜陽、朱場、五一、楊林、二龍崗、金雞、北河、新台、黎灣、泥港、天星觀、泗場、文崗、偃月、習口、三洲、台林、豉湖、皇陵、丫角、何橋、北洲29個行政村。2005年,鎮政府駐觀音壋,人口46100人,面積173平方千米,轄觀音壋、丫角2個居委會和新陽、玉壺、皇屯、鐵剅、張場、觀音壋、高嶺、宜陽、朱場、五一、楊林、二龍崗、金雞、北河、新台、黎灣、泥港、天星觀、泗場、文崗、偃月、習口、三洲、台林、豉湖、皇陵、丫角、何橋、北洲29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鎮名:觀音壋鎮。

區位:東鄰潛江市,西接沙市鑼場鎮,北依長湖,南靠岑河望長江。是荊州市的東大門。

特產:甲魚、黃鱔、棉、油菜、西甜瓜等。

郵政編碼:434012

電話區號:0716(荊州地區)

地區代碼:421002102

觀音壋鎮地處荊州市東部邊緣,屬江漢平原。政府駐地距市中心城區18公里,位於北緯30°13′至30°25′,東經112°13′至112°27′。

觀音壋鎮東以四湖乾渠為界與潛江市浩口鎮和運糧湖農場為鄰,南以豉湖渠為界與岑河鎮相銜,西與鑼場鎮接壤,北與長湖和荊門市後港鎮、毛李鎮隔湖相望。她是荊州市中心城區的東大門,扼漢宜水陸要衝,交通便利,工商發達,農漁豐盈,人文萃,是荊州市的衛星城鎮之一。下轄觀音壋、丫角2個社區、17個村委會:新陽、觀音壋、皇屯、鐵剅、槍桿、宜陽、金雞、朱場、天星觀、泗場、習口、三洲、坮林、豉湖、皇陵、丫角、何橋。鎮人民政府駐觀音壋。

歷史文化

鎮名由來

觀音壋鎮機關東北150米的中襄河堤上,明清時有一個拖船的壋(相傳為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治水所建),壋的西面有一座觀音廟,由是壩名即為觀音壋。明末清初在壋西中襄河堤上形成集鎮,集名觀音壋。1984年觀音壋公社改區制,將社轄觀音壋管理區改為區轄鎮。1987年撤消觀音壋區,改為縣轄建制鎮。鎮名沿用至今。

建置沿革

明代,觀音壋之大部署江陵縣譚莊(都)管轄,莊都署設今偃月村譚店。今新陽村、觀音壋村和玉壺村陟屺橋以北等地屬諸倪莊(都)管轄,莊(都)署設今鑼場鎮花台村諸倪廟。清代,觀音壋鎮屬江陵縣北鄉捕衙譚區管轄,民國初期,觀音壋屬江陵縣第二區管轄,區署設觀音壋。1947年,觀音壋屬江陵縣忠孝鄉管轄,鄉公所設宜陽寺,後遷觀音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草市區管轄。1951年5月,觀音壋地區7鄉劃岑河區管轄。1958年10月,屬岑河人民公社管轄。1975年11月29日,觀音壋從岑河分出,成立觀音壋大公社,社址設觀音壋。1984年2月24日,改觀音壋公社為觀音壋區,1987年10月,改區為建制鎮至今。

人文景觀

觀音壋是清廷丞相唐紹堯御駕、孟培禎翰林和孟學珠翰林的故鄉,索嗣經、索嗣倫等索氏一門17舉人的故里,唐代尉遲恭曾率部在此屯墾。辛亥革命首義功臣曾尚武、祝甘亭、王一卿也是喝長湖水張大的。軍政要員陳德謀、楊紹盛、李維貞、李其茂和第一個貼林彪大字報的荊楚女傑舒賽,都出生在長湖南浦。古江陵外八景玉壺荷香、孝子橋(陟屺橋)、蕭梁銅橋、關聖帝偃月城等歷史景觀,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皇陵冢、偃月城遺址是省市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天星觀古墓群被國務院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紀南故城。1978年和2000年分別從天星觀1、2號墓中發掘出4000餘件文物和大量竹筒、其中天星觀楚簡、虎座鳥架鼓、豬形酒具盒、木豆等為稀世珍品。

教育事業

觀音壋鎮城區內有全日制中、小學校9所,1中8小共有9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700人,在崗教師280人。教學體系完善,師資力量雄厚。觀音壋中學是湖北省重點示範中學,在全國享有盛名。

宗教發展

上世紀90年代初,恢復寺廟40餘座,經市宗教局審批發證,合法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有11處即:觀音寺、玉壺寺、皇屯寺、宜陽寺、孟屯寺、伍屯寺、廣山寺、高真寺、三聖廟、楊泗廟和紫雲觀,信教公民近萬名。

自然優勢

氣候雨量

觀音壋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冷夏炎,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充足。全年日照1800-2000小時,太陽輻射總量每年每平方厘米108千卡。全年日平均氣溫為16.1°C,極端最高氣溫41°C,極端最低氣溫-7°C(1994年)。年無霜期從3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約250天,初霜期一般在11月10日到來。年降雨量約為1000—1200毫米,以夏季偏多。

土壤肥沃

觀音壋鎮屬沿江平原湖區,部分為低丘崗地,海拔高程為19—36米,其地勢平坦,土地面積大,土質松疏,土壤肥沃。土壤類型主要是潮土、水稻土兩大類。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在2—3%的面積約70%以上,含量低於2%的面積占耕地面積的30%。

交通便捷

318國道與漢宜高速公路並列橫貫東西,滬漢蓉高速鐵路漢宜段橫跨境內,觀習公路、觀楊公路、丫習公路縱貫南北,境內鄉村公路村村相通,組組相銜,現有公交7路(觀音壋-沙市)、新7路(丫角-沙市)、33路(丫角-荊州)、34路(習口-荊州)、36路(習口-觀音壋)往返。

獨立水系

觀音壋鎮瀕臨長湖,是全市少有的幾個獨立水系之一,長湖長年蓄水31米(海拔,下同)左右,觀音壋鎮有80%地面高程在30米以下,充沛的湖水,滋潤良田,豐富的談水,為發展水產養殖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礦產資源

觀音壋地處江漢油田西部,底下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和滷水。地下水資源也非常豐富。

經濟發展

這裡物阜民豐,交通便利,資源豐富,通訊發達,地理位置和軟硬投資環境優越,是湖北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鄉鎮」和「水產十強鄉鎮」之一。1995年10月,被列為小城鎮綜合改革國家聯繫點和湖北省試點。已初步形成以萬樹集團、東信藥業為龍頭,以板材、醫藥、化工、糧棉加工、飼料為支撐的工業體系和以文崗馬志湖、潘泊湖等特種養殖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體系。2007年被省委評為「五好鄉鎮黨委」;2008年,觀音壋鎮被省政府評為「十佳文化鄉鎮」。

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5003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1585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9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227萬元,農業總產值28451萬元,財政收入62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50元。

2008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92157萬元,財政收入931.68萬元。

今後五年鎮委鎮政府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翻一番、五年翻兩番」的要求,大力實施「工業興鎮」戰略,做強做大森鑫木業和東信藥業,使觀音壋鎮成為湖北林木生產加工和藥品製造的中心之一。 同時將強化工業支撐,打造板材家具產業集群,推動家具工業園區建設。

主要景點

天星觀古墓群

天星觀古墓群位於沙市區觀音鎮天星觀村,1978年1月荊州博物館考古工作者對天星觀1號古墓進行了發掘,出土了大批竹簡及珍貴文物。2000年2月荊州博物館考古工作者又對天星觀2號古墓成功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1400多件文物,其中鳳鳥蓮花豆、羽人、豬形酒具盒、龍形銀帶鈎等均為國內第一次出土,虎座鳥架鼓也是國內出土的最大的一座,這些都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實物佐證。這是荊州50多年來古墓發掘級別最高、保存最好、藏品最豐、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墓。天星觀古墓群在2006年被國務院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紀南故城。

關聖帝偃月城

偃月城,原名劍潭城。荊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荊州城東35公里處,即現在荊州市沙市區觀音壋鎮偃月村。劍潭城的城垣上及附近的劍潭店,在清代豎有兩塊石碑,分別雕有「關聖帝偃月城故址」、「劍潭店者,關聖帝舊駐軍處也」的字樣。乾隆《江陵縣誌》稱:「城狀如偃月,一日偃月城」,但城址發現遺物均屬宋代。城址破壞嚴重,僅東西城垣各殘存一小段牆基。東垣長30米,西垣長200米,高3—4米,基寬約15米,面寬3—5米。城垣離地面一米以上為夯築。城內文化層厚3米。

提起這偃月城,有一段關於關羽的傳奇故事。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有天,他提着青龍偃月刀,跨着赤兔馬,慢悠悠地出城來到長湖邊。這湖邊的小灣子裡有一個農夫,正手握鐵鍬,在一鍬一鍬壘田埂。關羽上前說道:「壘田埂如此之難,如果壘座城池豈不要幾年了。」農夫一見是赫赫有名的關將軍,敬重地回答:「是啊!常言道,一鍬不能挖一口井,如同一夜不能築座城一樣。」關羽笑道:「真是這樣嗎?」

農夫聽了,卻認真地說:「關將軍,不是我不信你的能力,如若你一夜築一座城池,我就傾家蕩產也殺豬宰羊請你的客,邀全村的人作陪客,為你祝賀。反正你喜歡打賭,九仙女輸給了你,這次你敢賭,我可不會輸給你咧!」關羽的「賭癮」也來了,他把胸一拍:「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明日雞叫之前,我就築起一座東西南北各長四十八里的城池來。」說完,便跳上赤兔馬,飛奔而去,當晚真的來此築城了。

再說這灣子東頭,住着一戶年輕夫婦,新媳婦非常勤勞,這天深夜為準備一家人的口糧,就用簸箕簸舂好的穀子。而關羽揮舞着青龍偃月刀,正憑藉着神刀築城,卻突然聽到簸箕發出的「撲撲」的聲音,便誤以為是雞鳴時先撲翅的聲響。就想,築城的工程還差一小半,天亮前完成是不可能了。但自己當着老鄉的面已誇下海口,天亮時若不能兌現,怎麼有臉面見人呢?於是,騎上赤兔馬溜回城裡去了。

當關羽回到家中坐着生悶氣的時候,方才雞叫,才猛地意識到自己弄錯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覺?他不禁想起當年與九仙女打賭築荊州城的情景。當時,自己不也是要老百姓拍打簸箕,假裝公雞開口叫之前「撲翅」嗎?唉,這叫做一報還一報啊!

因為關羽築的城有一大半,好像一彎明月,加上他又是用偃月刀挖土築的,所以人們就叫它為「偃月城」。

皇陵冢

相傳為戰國四君子之一楚國春申君黃歇之墓,此說法見於陳橋驛主編的《中國都城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072頁):「皇陵冢、即春申君黃歇墓,在江陵城東35公里處,泥港湖東岸,經勘探,為土坑木槨墓,墓道向南,封域高5.5米,下周長110米。」

視頻

荊州皇屯村金花廣場舞串燒天下姐妹向前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