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观赏黄吻蝴蝶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吻蝴蝶鱼,Chaetodon flavirostris (Günther, 1874),蝴蝶鱼科蝴蝶鱼属的一种鱼类。本鱼体呈长圆形,吻尖,体褐色,颈背部具一大黑斑,背鳍、臀鳍为黄色具棕色边。背鳍硬棘12至13枚、软条24至2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至21枚。体长可达18厘米。

简介

黄吻蝴蝶鱼(黑金刚蝶)Chaetodon flavirostris主要栖息在珊瑚丰富的潟湖或者岩礁深处,喜好隐蔽,很少在礁区边缘的开阔水域或者外海活动,有时也在河口或海藻覆盖的岩石区出现,幼鱼单独活动,成鱼多成对或者集小群。肉食为主,喜好啃食活珊瑚,栖息于无珊瑚地区的种群也啃食藻类。体侧扁,嘴尖略微突出,体黑色或深灰色,嘴白色,面部灰色,鼻部橙红色斑块,眼部黑斑覆盖,额头有黑色的角状突起,身体后上部有不分明的黄色或橙色斑块。背鳍、尾鳍、臀鳍基部黑色,主体亮黄色,中部有橙红色条纹穿过,外缘是较暗的红色。背鳍硬棘12-13枚,软条24-27枚;胸鳍透明,鳍条15-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21枚。侧线鳞片40-46枚。[1]

外形特征

本鱼体呈长圆形,吻尖,体褐色颈背部具一大黑斑,背鳍、臀鳍为黄色具棕色边。背鳍硬棘12至13枚、软条24至2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至21枚。体长可达18厘米。种属:海水鱼类,辐鳍亚纲,鲈形目,蝴蝶鱼科。

少见于水族贸易,不耐运输,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损耗极大,并且难以接受食物转换,通常不会开口人工饵料,适宜温和鱼类的大型纯鱼缸,需要活石造景供其躲藏,同时要有足够的开阔空间供其游泳,不建议同属或者类似外观的鱼类混养,会导致较严重的争斗。饲养难度极高,目前还没有长时间圈养的报道。

分布范围

太平洋区,包括台湾菲律宾澳洲罗德豪岛、东加、库克群岛、斐济、新喀里多尼亚、萨摩亚群岛、法属波里尼西亚等海域。

生活环境

热带,0°N - 30°S。

生活习性

栖息在珊瑚繁盛的对泻湖与临海礁石包括河口地区的藻类覆盖的岩石区,一般在水深2-20米的水域。,常成对出现,属杂食性,以珊瑚虫、小型无脊椎动物藻类为食。

经济利用

色彩鲜艳的观赏性鱼类,不供食用。

饲养

建议水族箱尺寸:750升

饲养难度:难

珊瑚兼容性:小心

盐度:1.020-1.026

温度:22-28℃

性情:温和

食物:肉食为主,包括各种珊瑚和底栖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啃食藻类

最大体长: 21厘米

分布范围:西南-中太平洋的热带浅海,主要是澳大利亚至皮特凯恩群岛海域

生活水深:2-30米

IUCN评级:LC 低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