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海郡故城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海郡故城遗址

中文名;西海郡故城遗址

地理位置;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县城西约1千米

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保护级别;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III-212

所处时代;汉至南北朝

西海郡故城遗址,俗称三角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县城西约1千米,地处青海湖东北,为湟水流域规模较大的汉代(1世纪)城址 。

西海郡故城遗址出土文物有"西海安定"、"元兴元年"、"长乐未央"字样的瓦当虎符石匮、大泉五十陶范等,遗址内散布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残件 。西海郡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给研究汉代(1世纪)青海地区的社会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1988年1月13日,西海郡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沿革

汉元始四年(4年)十月,王莽在海晏县三角城设置西海郡(西海郡故城遗址),辖修远、监羌、兴武、军虏、顺砾五县,并分设驿站和烽火台 。

地皇四年(23年),王莽政权崩溃,西海郡废弃 。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西海郡故城遗址被考古人员发现,并在遗址内发掘出土石盖(虎符石匮上部分) 。

1958年7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西海郡故城遗址进行了调查 。

1982年、1983年和1987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海郡故城遗址进行了进行了复查 。

1986年,考古人员在西海郡故城遗址发掘出土石匮(虎符石匮下部分) 。

遗址特点

西海郡故城遗址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南宽北窄,东西墙长650米、南北墙长600米的,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城墙夯筑,存最高处约4米,因残留的城墙形似三角形,又被称为三角城,城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有几处隆起地带为建筑遗迹,城北部有一小城 。[1]

文物遗存

综述

西海郡故城遗址出土文物有"西海安定"、"元兴元年"、"长乐未央"字样的云纹瓦当、唐代(7世纪-10世纪)的莲花纹瓦当虎符石匮,还出土有钱范、五铢、半两、货布、货泉、大泉五十、宋代(10世纪-12世纪)铜钱崇宁重宝、圣宗元宝等多种货币陶范 ,以及陶罐、陶井、陶仓、陶灶、陶碗、玛瑙珠、铜钱、漆器、金饰等 。

虎符石匮

西海郡故城遗址内出土的虎符石匮,分上下座两部分,整体由花岗岩雕成,上为石盖,雕有俯卧状态石虎,石虎身长1.5米,背宽0.6米,怒目前视,栩栩如生,雕刻清晰、风格古朴;下为石座,又称石匮,座长1.3米,宽1.15米,高0.65米。石虎基座及石匮正面从右至左刻有:"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戒造"三行二十二个篆字 。

大泉五十

西海郡故城遗址内出土的新莽"大泉五十"陶范,宽23.5厘米,长21厘米-24.5厘米不等,厚5厘米,正面边沿凸起,背面平坦,钱模分三排,上有31枚钱模,各钱模之间均有分槽,钱径3厘米,厚约0.2厘米,周郭宽0.2厘米,内郭宽0.1厘米,是一块阳文正书范 。

研究价值

西海郡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给研究汉代(1世纪)青海地区的社会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经济、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西海郡故城遗址内出土的新莽"大泉五十"陶范的发现,为青海地方经济发展史和中国货币发展史提供证明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保护措施

1988年1月13日,西海郡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6年,西海郡故城遗址保护一期项目工程开工,包括建仿古城墙,东、西、南、北城门、文昌楼、点兵台等工程,水、电、路等附属设施建设,西海郡故城纪念馆、陈列馆、文化广场建设等内容 。

2018年2月,青海省文物局《关于西海郡故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请示》(青文物局〔2017〕75号)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要求深化展示规划,进一步合理组织参观游线,充分展示西海郡故城遗址与其周边山水环境的依存关系 。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西汉末年(1世纪初),王莽曾向平帝上奏建议设立"西海郡"之前即已设置的东海、南海和北海三郡,定名的缘由,乃是分别有大海在其东、南或者北面,而这个"西海郡"的名称,则是得自郡境西侧的一片内陆水域(青海湖) 。《汉书·王莽传》记载:"莽既致太平,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怀黄支,唯西方未有加。乃遣中郎将平宪等多持金币诱塞外羌,使献地,愿内属。""今谨案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未有西海郡,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汉元始四年(4年),王莽海晏县三角城建成西海郡,以示"四海归一"之意。汉代西海郡自建立到被废,存在十余年。王莽篡汉最后失败了,卑禾羌夺回青海湖故地,西海郡也很快被废弃 。

参考资料

  1. 西海郡故城遗址 , 新浪网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