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的图片

内容简介

★牛津大学人文学者的通识课,收录上百幅精美画作、照片及影印手稿

★哲学教授王恒、梁中和倾情推荐,短小精悍的思想史入门读物

20世纪见证了几场摇撼现代心灵的重大灾难,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也伴随着以主体为中心的哲学信念的碎裂崩塌。人文主义是否还有未来,取决于它是否能够面对新的挑战。人文主义的生命力及其历久弥新的吸引力,毋宁说正在于关于人类的信念与不灭的希望。

◎本书融汇哲学史与社会文化史,深入到欧洲社会的各个角落,重视思想、历史、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影响广泛的西方文化揭示历史根源。

◎新版力图重现经典文本,复刻英文原版装帧,还原上百幅画作、照片及影印手稿原貌;希望无论是精于一域的专家学者,还是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从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巨匠彼特拉克、阿尔伯蒂,从近代思想家笛卡尔、洛克、康德到现代文化塑造者尼采和弗洛伊德,莎士比亚、歌德、托克维尔、穆勒、罗素、威廉•詹姆斯、马克斯•韦伯、托马斯•曼……人文主义不是一种思想流派或哲学学说,而是一种宽泛的倾向,一种思想和信仰的视角,一场哲学、文学、社会、政治、心理和艺术诸领域天才人物持续不断参与其中的辩论。

“人生来不是为了懒散地日渐衰弱,而是为了积极地参与宏伟之事。”(阿尔伯蒂)

“人是那些无法预知自己结果的起因的产物;人的起源、人的成长、人的希望和恐惧、人的爱和信仰,都仅仅是原子偶然组合的结果;似火的激情、英勇的行为,以及强烈的思想和情感,都无法阻止个人的生命走入坟墓;各个时代所有的劳作、所有的忠心、所有的灵感、人类天才在鼎盛时期的所有光亮,都注定会在太阳系的宏大终结之中消亡——所有这些事情,尽管并非全无争议,但也近乎确定无疑,任何对它们加以否定的哲学体系都没有希望立足。”(罗素)

“我们正睡在火山之上……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地又在颤动吗?”(托克维尔)

名人推荐

◎本书呈现了一场持续而广泛的辩论,事关人类本性和命运。人文主义传统以人类经验为起点,崇尚个体价值、人的尊严、自我超越和自我奉献;只有结合信仰,并成为有行动可能的公民人文主义,才能摆脱科学与人文二中择一的偏执,创造真实的历史。这不只属于已将人文主义制度化的欧洲。布洛克以史家大手笔,端出思想史的新景观,叙述精要,洞见迭出,既是对人类自我认知这一伟大探险的追溯和体悟,也指出了思想前行的路径。

——王恒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所刻的箴言犹在耳畔:“人啊,认识你自己。”而今,置身于资本与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将把自己带往何方?人是否真如福柯所言,将像沙滩上的印记被海浪抹去?布洛克给出的回应深刻而简明。他重述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坚持有精神追求的世俗主义或人间立场,拒绝接受宗教或任何替代性真理兜售的决定论或者还原论。若我们仍然自认为“人”,且赋予其几分尊严和敬意,不妨与他呼应共鸣。

——梁中和 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四川大学西方古典哲学研究所所长

本书追溯人文主义传统的演变历程,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做了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全书勾勒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9世纪的浪漫主义、20世纪的现代主义的时代画卷,展现了天才人物们在哲学、文学、社会、政治、心理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璀璨成就。作者多年浸淫古典学的深厚学养及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为这本小书赋予了奇妙的感染力与穿透力。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最宏阔的主流之一,若我们的思考不拘泥于具体术语和学派,则可认为人文精神发源于古典,流衍于中世,爆发于现代诞生的黎明时刻,并为塑造这一现代文化及现代人的心灵奠定了基础。在甘美幻梦的背面,人文主义是否有其阴暗与弱点?或者说,人文主义与其对手——诸多反人本主义思潮之间的争端将迎来何种结局呢?本书对人文主义的讲述并不是一曲淳朴赞歌,反思与怀疑的暗线从一开始就被严肃地埋下,这意味着作者邀请并敦促读者们参与事关人文主义自身存亡的思考。

作者简介

阿伦•布洛克(Alan Bullock,1914—2004),英国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瓦德汉学院(1936),长期担任牛津大学副校长(1963—1973),还曾以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的“布洛克报告”闻名英国政坛。他对欧洲史学与文化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早期著作《希特勒:暴政的研究》和后期的三卷本著作《欧内斯特•贝文的生活与时代》之中。

★译者简介

罗爽,翻译专业硕士,一级翻译,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现任职于厦门理工学院,译有《奥威尔散文集》《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等作品。

原文摘录

如果我扪心自问,我一生所从事的历史与人文学研究可以让我从中得出什么结论?我只能回答四个字:前途未卜——天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过有一些事情的确是可以预测的,尤其是那些可以测量的东西,以及那些可能出现的发明创造与技术进步。然而即便你能够预测50或100年以后人类生活的外部状况,但却仍然无法预测那时人们对这种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是历史与人文学研究使我们保持了关于未来的开放意识,这与十四世纪发生在意大利的情况如出一辙:一些人毫无征兆地感到了一种重现古人世界的冲动,并由此产生了创造自己的新世界的信心。这也是人文主义传统在他传承的600年间所代表的价值——拒绝接受关于人类的决定论与还原论观点,并且坚持认为即使人类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选择的自由。 但是从那些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被动参与这个改变过程的人那里来的反应,从我们常用的"人类"这个抽象概念的组成成分的个人那里来的反应,却要暧昧得多。即使他们认识到改进卫生状况和提高生活水准的好处,但是不断响在他们耳边的信息却是,技术进步无法阻挡,甚至无法放慢,它所带来的后果你非承受不可,这使他们认可了可能深刻影响他们生活的东西,他们无力控制,作为人,他们在技术的价值天秤上已无足轻重。

书评

在我们由历史教科书所塑造的认知中,人文主义似乎滥觞于文艺复兴时期。这场发蒙启蔽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高举人的大旗,主张以人文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最为典型的就是莎士比亚借由哈姆雷特之口说出的那句名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英国历史学家阿伦·布洛克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以人文主义为聚焦点,追溯了人文主义传统的发展历史,并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作了一番详细深入的梳理。

人文主义并非起源于文艺复兴,其精神传统可溯源至更为遥远的古典时期,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在作者看来,人文主义不是一种思想流派或哲学学说,而是一种宽泛的倾向,一种思想和信仰的视角,一场持续不断的辩论。这场辩论中随时都会有极其不同的、有时截然相反的观点,将这些观点联合起来的不是某种统一的结构,而是一些共有的假设和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及话题的关注。一个个具体问题和话题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而对此最恰当的描述就是人文主义传统。

具体而言,本书分为五章,一一讲述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19世纪和20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最后则展望了人文主义的未来。正如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恒所评价的,这本书呈现了一场持续而广泛的辩论,事关人类本性和命运。人文主义传统以人类经验为起点,崇尚个体价值、人的尊严、自我超越和自我奉献;只有结合信仰,并成为有行动可能的公民人文主义,才能摆脱科学与人文二中择一的偏执,创造真实的历史。这不只属于已将人文主义制度化的欧洲。布洛克以史家大手笔,端出思想史的新景观,叙述精要,洞见迭出,既是对人类自我认知这一伟大探险的追溯和体悟,也指出了思想前行的路径。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进程一场奇妙而愉快的思想旅程,我们领略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尼采等哲学巨擘的深邃思想,又欣赏了莎士比亚、歌德、托马斯·曼等大文豪们的文学风景。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而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则是和多位圣哲先贤进行了对话。当然,我们更多的是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他们的思想,并收获甘甜可口、源源不断的知识泉源。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