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斯廷教堂始建于1445年[1],由教皇西斯都四世发起创建,教堂的名字“西斯廷”便是来源于当时的教皇之名“西斯都”。教堂长40.25米,宽13.41米,高18米。是依照《列王纪》第6章中所描述的所罗门圣殿,按照比例(60:20:30)所建。西斯廷教堂是罗马教皇的私用经堂,也是教皇的选出仪式的举行之处。
西斯廷教堂在意大利的罗马城中,属梵蒂冈所有;梵蒂冈是个宗教国家。西斯廷教堂建于1473年,是以教皇西斯托四世名字命名的。教堂的建筑非常简单,是个长方形--43X13X26米,用于举行重要的宗教仪式。现在,枢机们在这里选举新的教皇--例如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去世后,他们在这里的一个封闭房间里投票选出新的本笃十六世教皇。
中文名:西斯廷教堂
外文名:Cappella Sistina
位 置:梵蒂冈宗座宫殿内
开工时间:1473
竣工时间:1481
建筑师:巴乔·蓬泰利,乔瓦尼·德·多尔奇
地 位:教皇礼拜堂
目录
介绍
教堂的外表很简单朴素,里面真是无处不珍贵--壁画顶画,每幅画都是珍品,无论大小,所以说标志是什么还真挺难说的。一是教堂内有一座精致的、横贯大理石框式屏风,把教堂隔成两部分,这在其他的教堂里是没有的;二是教堂的圆顶--圆穹,是米开朗基罗所画的《创世纪》,《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在大厅天顶的中央部分按建筑框边画的连续9幅宗教题材的壁画。由“上帝创造世界”、“人间的堕落”、“不应有的牺牲”三部分组成,每幅场景都围绕着巨大的、各种形态坐着的裸体青年,壁画的两侧是生动的女巫、预言者和奴隶。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力度非凡,拱顶似以因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在颤抖。
来历
西斯廷教堂本来只是罗马教皇的一个私用经堂。其教堂内的天顶画,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绘画艺术丰碑,它与同一教堂的另一幅壁画《最后的审判》并立为米开朗基罗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巨制。西斯廷教堂因为米开朗基罗创造了《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而名扬天下。这两幅壁画工程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伟大的艺术贡献。 关于米开朗基罗创作西斯庭教堂壁画,有着一段辛酸的历史过程,这里介绍一下它的梗概。1503年,教皇朱理二世取得圣彼得王位后,便想把整个意大利归在他的教权统治下。他要改建梵蒂冈,兴修圣彼得大教堂,装饰豪华的[罗马宫廷]],便请来了建筑家布拉曼特。5年后,教皇为纪念其叔父西克斯特四世,请布拉曼特重建西斯庭小教堂,尔后又把米开朗基罗召来罗马,让他停下正在进行的陵墓雕塑工程,要他涂掉教堂内的旧壁画,为其重绘天顶上的壁画。米开朗基罗没有办法只好接受(据瓦萨里说,布拉曼特与米开朗基罗存有芥蒂,因妒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任务,布拉曼特乃说服教皇,使其就范,迫使他放弃雕塑)。
米开朗基罗建议让布拉曼特帮助制作绘画脚手架。布拉曼特设计了一个悬挂式吊架,在屋顶上凿了好些窟窿。米开朗基罗气愤地问他画到有窟窿处如何办,后者无言答对。米开朗基罗就禀告教皇,撤掉他的吊架,并羞辱了这位建筑家,要求另请帮手。天顶全部画稿完成后,他决定让助手来完成一部分绘制任务。但这些助手一开始就令米开朗基罗不满,于是再度抹掉已画上的部分,由他独自一人来完成全部天顶画。在这间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家要完成全部壁画加上装饰,时间长达4年5个月(自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底),除了配制颜料的助手外,没有第二个人上去帮助他,其绘画工程之浩大和艰巨性甚难想象。当他走下脚手架时,眼睛已经毁坏。事后,他连读信也要把信纸放到头顶上去。那时,米开朗基罗不过37岁,可是那长期高仰脖子的艰苦作业,使他的脸容变得憔悴不堪,已俨然一个多病的老人了。
建筑
教堂于1481年完工后,波提切利等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以耶稣基督为主题创作了一批壁画。1483年,在此举行过西克斯图斯四世的圣体告别。
最初的西斯廷教堂的穹顶绘有天空图案的壁画。1506年,教皇儒略二世(又称朱理二世)为了纪念叔父西克斯图斯四世,命米开朗基罗重新绘制穹顶壁画。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于1508年开始设计创作此壁画,并命名为《创世纪》,壁画于1512年最终完成。此幅穹顶画描绘了旧约中创世纪的9个场景。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 而西斯廷教堂也正因拥有了米开朗基罗最有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巨制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而闻名于天下。
西斯廷教堂(SistineChape):米开朗基罗的巅峰画作「创世纪」和的损坏。但近些年来对西斯廷教堂的修复工作正逐渐使着西斯廷教堂的穹顶画和壁画回复到原来的面貌。
内景
和《末日的审判》。《创世纪》为天花板上的天顶画,面积300平方米,由9幅中心画面组成。画中的343个人物,个个都是理想化、英雄化、大力士型的,充分表现了人体的力量美。“我的胡子向着天,我的头颅弯向着肩,胸部像头枭。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的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腰缩向腹部底地位,臀部变成称星,压平我全身底重量。我再也看不清楚了,走路也陡然摸索几步。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长了,在后背缩短了,仿佛是一张弓。”这是米开朗基罗对他五年工作状态的描述,为了完成天顶画,米开朗基罗在五年之中天天仰卧在高高的台架上。在工程完工之后的几个月内,米开朗基罗的眼睛不能平视,连看一封信也必须拿起仰视。米开朗基罗正是用这种生命的代价完成了天顶画,而他留给后人的是不朽的宏伟而严谨、富丽而庄严,正像《创世纪》中“创造亚当”的神指与人指的接触,表现得是那么的微妙。尽管米开朗基罗在艺术语言方面给与人们无限的解说空间,但是,人们对他那种工作精神的敬佩,同样成为审视这一艺术巨构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末日的审判》是《创世纪》为天顶画的继续和发展。该画描绘的是世界末日来临时,基督把万民召集在用己面前,分出善恶,善者升入天堂,恶者则被打入地狱。艺术家通过上帝分辨善意,表达了自己爱憎分明的情感。
上世纪末对天顶进行了两次大清洗。一些人物的衣服连同尘土和污垢一起给冲了下来,现在人物的衣服是后来添画上去的。清洗过后,这些画恢复了明亮的色彩。
上层简介
教堂上层是梵蒂冈图书馆,珍贵藏书100多万册,其中很多是中世纪的图书;现代宗教画廊,收集了克勒、闵希和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还有异教徒和基督教早期的古玩收藏。画廊(Pinecoteca)是绝对值得一去的,那里收藏着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珍品,其中不乏当时欧洲最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 1475年,随着以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为名义的风格谦逊的教堂的建立,西方艺术最著名的杰作诞生了。1508年,今天世界闻名的教堂天顶还未装修,这一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向米开朗琪罗提出创作今天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幅绘画。
选新教皇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当地时间周二下午5时49分烟囱冒出白烟,圣伯多禄大教堂随后鸣钟,表示枢机主教团已选出第三个千禧年的首位新教皇,以仅24小时的短时间便选出新教皇。约半小时后,当地时间下午6时30分公布新教皇身份,德国枢机主教拉青格成为已故教皇若望保禄二世的继任人,选号本笃十六世。最初各通讯社报道出现混乱,有些说是白烟,有些说是黑烟,梵蒂冈电台亦难以确定是黑烟抑或白烟。
据了解,上世纪罗马教廷共举行了8次闭门教皇选举,最快的选举期只有两日,最长的选举亦不超过5日,投票次数由3至14次不等,平均数为3日8次投票。若望保禄二世于1978年10月的投票日数及次数刚好与平均数相同。
教皇本笃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 ,1927年4月16日-)本名若瑟·拉青格(Joseph Alois Ratzinger,拉丁文:Iosephus Ratzinger),生于巴伐利亚,是第八位德国籍教皇,原为教廷信理部部长、宗座圣经委员会主席、国际神学委员会主席及枢机团团长,精通十种语言。本笃十六世在2005年4月19日的选举中被选为教皇,4月24日正式登基。之前为德国籍枢机主教,也是有资格的枢机主教中并非由若望·保禄二世册封的枢机之一。2013年2月11日,本笃十六世宣布因身体原因于2月28日辞去教皇一职,这令其成为600多年来首位主动退位的教皇。
【罗马天主教第266任新教皇产生】北京时间2013年3月14日凌晨3点20分许,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烟囱冒出白烟,115名红衣主教经过五轮秘密投票,最终选举出来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枢机主教豪尔赫-马里奥-贝尔高利奥为新任罗马教皇。伯格里奥被选为新教皇也是罗马天主教历史上首次,由来自美洲的枢机担任教皇。新教皇在发言时,形容自己由世界的另一端到来。
天顶画
1508年5月,米开朗琪罗开始作画,直到1512年10月31日那幅全长40米宽14米的巨画终于完成,整幅画面覆盖着天花板上。
像这样大规模的壁画,如此壮观的天顶画,画得又那样精确、和谐,多彩多姿,并且是出自画家米开朗基罗的一人手笔,这在16世纪以前是不能想象的,它所存在的精神价值在整个艺术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西斯廷小教堂的另一部杰作——覆盖教堂整面后墙的《最后的审判》(“LastJudgment”,1534—1541)使罗马成为一座与众不同的城市,也使米开朗琪罗成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他花了20多年时间装饰教堂天顶。
天顶画的装饰图案全部绘以建筑结构的样式,这与教堂实际的建筑结构取得谐和,因而当人们仰观整个天顶画时,它更显得庄严华丽。在主题思想上,米开朗基罗确定所绘人物的内容时,不拘泥于情节的宗教依据,只着重于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有的重在表现英雄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有的为加强先知与女巫的聪慧与睿智因素所有那些作为四角装饰的裸体形象,则是他的裸体雕像主题的绘画再现,他们有的是一些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有的在赞美自身的美,有的是在检阅巨大的天赋人权。 在这一幅《创造亚当》上,左侧那个体魄健壮的裸体青年男子,使我们联想起他那著名的雕像《大卫》,而右侧那个点化人类精英的耶和华,一位年长的智者形象,又使我们联想起他的雕像《摩西像》。他后面由一群天使拥戴着,背景空无一物,象征广袤的宇宙空间。这幅宗教画给人以新的提示,那就是说,创造生命的力量存在于无限的空间,亚当与人类的创造者,在这茫茫的太空中是真正的主宰,他们可以自由地创造一切!当拉斐尔看了这幅巨大的天顶画之后,不禁感慨地说:“米开朗基罗是用上帝一样杰出的天赋创造这个艺术世界的!”据报道,为了抢救天顶壁画,由詹路易吉·科拉卢西为首的修复小组,利用现代技术,经九年时间,现已修复如初。
最后的审判
是镇堂之宝,长方形的礼拜堂两侧共有十二幅壁画,左侧六面描写以色列救星摩西的生平;右侧六面描绘耶稣的生平;顶棚的「创世纪」画出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最后的审判」则位于正面壁上,充满绝望阴沉的气息。西斯延教堂之所以闻名遐尔,是因为艺术大师米开琪罗在此创作了绘画珍品《创世纪》和《末日的审判》。
《末日的审判》是《创世纪》为天顶画的继续和发展。该画描绘的是世界末日来临时,基督把万民召集在用己面前,分出善恶,善者升入天堂,恶者则被打入地狱。艺术家通过上帝分辨善意,表达了自己爱憎分明的情感。
长久以来西斯廷教堂作为一个宗教仪式举行地,常年受到蜡烛等的熏染,致使穹顶画和壁画受到了很严重的损毁。
画的设计
穹顶画
西克斯图斯四世之侄儒略二世于1506年,命米开朗基罗绘制。对于喜欢自称为雕刻家的米开朗基罗来说,虽非本愿,但1508年开始设计创作此画,从教堂内脚手架设置,到设计创作,均为单独一人创作。1512年完成。穹顶中心描绘了旧约中创世纪的9个场景。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在米开朗基罗创作途中曾前来观摩的拉斐尔深受此画影响,他当时正在创作壁画《雅典学派》。
祭坛画
20年后克莱孟七世聘请米开朗基罗设计创作祭坛背面的壁画。克莱门斯死后,由其继承者保禄三世接续。创作时间为1535年至1541年。以《马太福音》中描述的“最后的审判”为题材的作品。大体上分为四个阶层,从最上层开始,分别描绘有,天使群像,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天堂,被拖入地狱的人群,地狱。米开朗基罗“地狱”部分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但丁叙事诗《神曲》之地狱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给观者带来了震撼的效果,同时因为描绘了众多裸体人像,被当时很多人抵触,保禄三世死后,裸体的阴部被加绘上了遮羞布等。
修复
西斯廷教堂作为一个宗教仪式举行地,常年受蜡烛等熏染,穹顶画和壁画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坏,近年来的修复工作使得穹顶画和壁画重现了绘制当时的鲜艳色彩,一部分的遮羞布也被除去,还原了当时的本来面目。
著名画家
500年来的第一次,西斯廷教堂画家,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大师卡西姆.洛塞里有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展览。这一展览名为:“卡西姆.洛塞里:西斯廷教堂画家”,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它展出了40件来自有名的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和私人美术馆收藏的洛塞里作品。该展览得到了国际上众多博物馆馆长和艺术研究机构负责人,艺术界学者等的大力支持。他们都一直认为,洛塞里的作品展览是人们早就盼望的事。该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圣母和圣婴”,该作品由洛塞里创作于1470年,在1937年由萨米尔基金会捐赠给了卡内尔美术馆。展会上还展出了由洛塞里的学生创作的部分作品。洛塞里在西斯廷教堂所作的大型壁画的复制品也在这次展会上一展风采,在洛塞里在西斯廷教堂完成了这幅大型壁画的创作30年后,米开朗基罗在其屋顶上作了壁画。为迎接新千年在梵帝冈举行的庆典,这幅壁画在1999年作了清洁,到今年才揭幕,供人们参观。
圣母介绍
《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为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迩。这幅祭坛画,指定装饰在为纪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而重建的西斯廷教堂内的礼拜堂里的。最初它被放在教堂的神龛上,至1574年,一直保存在西斯廷教堂里,故得此名。现为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收藏。
画面表现圣母抱着圣子从云端降下,两边帷幕旁画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锦袍的男性长者乃教皇西斯克特,他向圣母圣子做出欢迎的姿态。而稍作跪状的年轻女子乃圣母的信徒渥娃拉,她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了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
位于中心的圣母体态丰满优美,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秀丽文静。在拉斐尔过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象。而这幅《西斯廷圣母》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13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对这位天神降临人间的女王唱出了至尊至敬的赞歌:她走着,一边在倾听颂扬,身上放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仿佛天上的精灵,化身出现于尘壤。这幅画没有丝毫艺术上的虚伪和造作,只有惊人的朴素,单纯中见深奥。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转过头,怀着母性的仁慈俯视着小天使,仿佛同他们分享着思想的隐秘,这是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们忍不住追随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圣母的塑造是全画的中心。从天而降的圣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初看丝毫不觉其动,但是当我们注目深视时,仿佛她正向你走来,她年轻美丽的面孔庄重、平和,细看那颤动的双唇,仿佛听到圣母的祝福。
拉斐尔画作构想
扒在下方的两个小天使睁着大眼仰望圣母的降临,稚气童心跃然画上。据说,这两个小孩是拉斐尔有一天在面包房前看到的,两个孩子曲肘作成天真的样子,拉斐尔敏捷地把他们速写下来,后来加在这幅画上。拉斐尔真是敏捷而又机智,而且也有非常诙谐之处。拉斐尔的这幅名画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显示出高雅、柔媚、和谐、明快的格调,因而使人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升华的精神享受。
拉斐尔在他短促的一生中画了近三百幅画,其中以描绘圣母的画居多。只要说是拉斐尔的圣母就是非常有名的,因为数量很多,因而要加上种种名字,如在庭园里的叫《花园里的圣母》,在座椅中的叫《座椅中的圣母》,在 大公爵府中的叫《大公爵的圣母》等等,最有名的当然是《西斯廷圣母》。而且拉斐尔的《圣母》受到所有的人欢迎,例如要是说某个女人“象拉斐尔的圣母一样”,那就等于是说那个女人无上的美,直到如今,在英国还是这样。
梵蒂冈图书馆
教堂上层是梵蒂冈图书馆,珍贵藏书100多万册,其中很多是中世纪的图书;现代宗教画廊,收集了克勒、闵希和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还有异教徒和基督教早期的古玩收藏。画廊(Pinecoteca)是绝对值得一去的,那里收藏着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珍品,其中不乏当时欧洲最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
视频
NihaoItaly名人:米开朗基罗与西斯廷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