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布伦,外文名:ZEBULUN,基督教圣经人名。

《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1](含亚兰文)写就,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它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一共27卷[2]

目录

简介

雅各的第十子,即利亚的第六子(创卅19-20)。这名字原本的写法可能是 Zebulon 或 Zebul (西布勒)──亚比米勒助手的名字(士九26-41)。经文在描述他出生的记录中,暗示了双重的字源:za{b[al (“抬举”)和 za{b[ad[ (“赋予”或“赠予”)。在埃及、亚甲和迦南的资料中,均可找到类似的名字。西布伦在下埃及之前已经有三个儿子,就是西烈、以伦和雅利(创四十六14),他们分别是其宗族的始祖。

西布伦比其他支派能够拥有更多它所分得之地,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大部分尚未开发,也没有大城市(书十九10-16)。按士师记的描述,基伦(可能是书十九15的加他)和拿哈拉两地均未被完全征服(士一30)。一般而言,西布伦占领南加利利一幅广阔的楔形地带,在亚设和拿弗他利之间,玛拿西在它的西南,以萨迦在它的东南。它的南界大概是以斯德伦谷内的基顺河,这样,西布伦就好像以萨迦一样,可以控制贸易的路线。雅各的祝福(创四十九13)应许西布伦住近海边,然而并不清楚这是指加利利海或是地中海。无论何种情况,这祝福均未有实现。不过,雅各在这里可能是指西布伦与以萨迦共享重要的商业地利(参:申卅三18-19)。这两族亦分享同一座圣山(申卅三19),大概就是位于西布伦边境的他泊山(参:士四6)。虽然西布伦和别的几个支派一样分得较小土地,但它的土地肥沃,因受到带雨的西风所滋润。根据两次人口统计(民一31,廿六27),西布伦分别有战士57,400,和60,500人,是第四大的支派。

示剑举行的圣约更新大典中,西布伦与流便及“侍女(所生的)”支派被委予较次要的地位(申廿七13)。但在士师时期,它在对抗迦南人和米甸人的战事中屡立功绩(士四6、10,五14、18,六35)。其中一位较次要的士师以伦,也出自西布伦支派(士十二11)。当大卫初为统一以色列的君王时,西布伦给他提供了不少军事及经济上的支持(代上十二33、40)。约拿先知是来自迦特希弗的西布伦人(王下十四25;参:书十九13)。在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的侵袭下,西布伦严重受创(王下十五29;参:赛九1),许多居民遭流放,其领域被划入亚述帝国之内。虽然如此,其支派身份得以保存,它的居民也参与了希西家的逾越节聚会(代下卅10-22)。在新约,除了太四13-16的引述之外,只有启七8提及西布伦;不过耶稣早年活动的地方拿撒勒,是属西布伦传统的疆界以内。

参考文献

  1. 古希伯来字母的发展与演变,网易,2021-04-11
  2. 宗教文化的思想价值,豆丁网,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