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夢泉(王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山夢泉》是中國當代作家王寧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西山夢泉
尋泉
「西山泉脈隨地湧現」,這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英廉等人奉敕編纂的《欽定日下舊聞考》中的記載。不過,僅時隔二百多年,今人竟然有些難以想象。
北京西山雖稱不上是中國名山,北京人還是對它情有獨鍾,都說是上風上水的好地方。
西山是北京西北部山地的總稱,又稱小清涼山,是太行山北端的一支余脈。西山峰嶺挹抱環回,延綿不斷,素有「京城之右臂」「太行第八陘」之稱。
自古西山湖泊棋布、泉水豐沛,林木蓊鬱、古樹參天,兼有江南水鄉的秀美和北方山林的粗獷,被稱為北京的西花園。自遼、金以來,歷代王朝皆在西山一帶大興土木,營建各種皇家行宮、苑囿、別墅、寺廟等,其中金章宗修建的行宮「八大水院」頗負盛名。
金章宗(1168 — 1208)是金朝第六位皇帝,在北京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整修並命名了「燕京八景」,並在西山一帶選中八座寺廟,修建成融廟宇與山水園林為一體的行宮別院。因這八處行宮皆有清泉,俗稱西山「八大水院」。
如今,西山「八大水院」經歷了八百多個春秋,有的只存遺址, 有的依然存在,但已不復當年勝景。
西山「八大水院」有六處在海淀區,其中四處在北安河一帶。大覺寺位於北安河鄉的陽台山麓,是人們公認的金章宗「八大水院」 之一的清水院,也是保存最完好、現存文史資料最豐富的金章宗行宮。
大覺寺始建於遼代咸雍四年(1068),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時稱清水院。金代沿襲清水院之名,被金章宗闢為離宮別苑。元代更名靈泉佛寺。明宣德三年(1428)重建時易名大覺寺,並一直沿用至今。
大覺寺的曾用名「清水院」和「靈泉佛寺」,皆因泉而得。
流經大覺寺的山泉為靈泉。在深冬一個清爽的中午,探訪大覺寺,希望能找到靈泉。
冬日的大覺寺,沒有遊人如織的喧囂,可以從容地走、靜靜地看、細細體味,就像跟大覺寺的一次約會。
去掉了春、夏、秋各季色彩的粉飾,繁花密葉的遮蓋,冬天的大覺寺及陽台山,都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大覺寺的青磚黛瓦,以及屋脊房檐的圓潤敦厚,無論是色彩還是線條輪廓,都與陽台山如此協調契合,渾然天成地融為一體。
大覺寺依山而建,坐西朝東,占地面積四萬平方米。寺院古建築群落遵循中軸對稱的形制分為三路,中路是寺廟建築,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悲壇等;北路是僧居用房,包括方丈院、玉蘭院和香積廚。南路是清代皇帝的行宮,有四宜堂、憩雲軒兩座庭院建築。
寺院後面的園林是大覺寺的精華所在,也是靈泉的入口處。於是直接穿過天王殿等四進院落,拾階而上,到達寺院的至高點——寺廟園林。
園林由白塔、古樹、龍潭、龍王堂組成,經典精緻,小巧可人。
白塔即迦陵舍利塔,是清代雍正年間寺院住持迦陵禪師的墓塔,建於乾隆十二年(1747),高十二米,覆缽式建築,與北海永安寺白塔的形制相仿。
白塔兩側,曾有一松一柏,樹齡均在五百年以上,松柏的枝條從兩側伸向白塔,像要把白塔環抱懷中,故稱「松柏抱塔」,是大覺寺的「八絕」之一,但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景觀了。據說,白塔左側的古松遭雷劈之後,於2003年左右徹底枯死,寺院曾用一棵假樹替代,後來又補栽了棵小松樹。
白塔後面有個方形小池,古稱龍潭(即靈泉池)。潭邊設有白石欄板,上面雕刻着牡丹花卉,欄板柱頭上雕有姿態活潑、神情各異的石獅子。潭內西側有個石雕螭首,山上的泉水匯集到螭首,從口中流出,注入龍潭。專家考證,龍潭的欄板和螭首都是金代清水院的珍貴遺存。
據載,龍潭之水不溢不涸,始終保持平滿。乾隆帝還為之題詩一首:「山畔涌天池,淙泉吐龍口,不溢復不涸,自是靈明守。」其實是池中設有機關,泉水豐沛時會從兩側流出。
龍潭中還有一座呈筆架形狀的小山石,泉水流量大時,從螭首口中噴射而出,穿過筆架形山石,激起巨大浪花,形成「噴泉射竇」的景象。
而此時,龍潭裡只有一汪墨綠的死水。螭首隻是空空地張着大嘴,不見一絲泉水流出。
龍潭上方有龍王堂。龍王堂是座二層小樓。登上小樓,憑欄遠眺,俯瞰大覺寺及遼闊的北京平原,視野開闊,心情疏朗。
古樹參天,泉流淙淙,既可在龍潭前欣賞潭中龍王堂的倒影,也可在樓上俯瞰潭中的白塔,這古代的景致,應是別有情趣。如今,塔、潭、堂、古柏還在,只是潭中之水不再清澈,也難以尋覓清泉的蹤影。
悵然。準備離開。突然聽到一絲汩汩水聲。驚詫地轉身尋找,但潭面平靜。屏氣聆聽,像是從螭首深處傳出來的,但螭首處的潭水沒有一絲波紋。再側耳細聽,雖然微弱,但水聲確實存在。怦然心動,精神振奮。靈泉,確實還在,沒有斷流!
夢泉
山貴有脈,水貴有源。大覺寺的水源頭在寺院西北李子峪。
《欽定日下舊聞考》中對水源頭有詳盡記述:
水源頭兩山相夾,小徑如線,亂水淙淙,深入數里,有石洞三旁鑿龍頭,水噴其口。又數十武,土台突兀,石獸其鉅,蹲踞台下,相傳為金章宗清水院。章宗有八院,此其一也。
關於大覺寺的泉水,在諸多歷史文獻中不乏生動有趣的描寫。
清代英和(滿洲正白旗人)在著作《恩福堂筆記》中記述:大覺寺內到處都是泉水,潺潺淙淙地晝夜流個不停,與房檐上清脆的馬蹄鈴聲相互呼應,悅耳動聽。
清人完顏麟慶(1791—1846),官至河督,博學多才,見識深遠。他利用為官在外宦遊四方之便,將耳聞目睹的名山勝跡編成文字,繪成圖畫,付梓印行,這就是研究大覺寺的重要文獻《鴻雪因緣圖記》。在《鴻雪因緣圖記·大覺臥遊》中,他這樣描述大覺寺的泉水:
大覺寺矮牆外有雙泉,從鑿開的牆洞中流入寺內,它們左右環繞着龍王堂,匯進堂前的龍潭中。潭中泉水沉碧泠然,還有許多魚兒在歡快地游嬉、跳躍。
靈泉從龍潭南北兩側依山勢順流而下。北路泉水呈溪流狀,潺潺流淌,經暢雲軒、竹林、碧韻清池,匯入功德池。南路水線,依陡峭山勢,呈三疊飛瀑狀,匯於憩雲軒後的石渠,經四宜堂等院落流入功德池。從山上望去,兩股泉水猶如二龍戲珠,將大覺寺環抱其中。
現在,從隨處可見的水渠,可以想見當年大覺寺飛瀑流泉的醉人情景。
大覺寺南路的主要建築有憩雲軒、四宜堂和領要亭。其中四宜堂和領要亭是雍親王胤禛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對大覺寺進行修建時增建的。
大覺寺南側最高處是領要亭。領要亭的亭名源於乾隆帝的詩「山水之趣此領要,付與山僧閱小年」。領要亭的造型古樸雅致,站在此處,居高臨下,全寺風景盡收眼底。
領要亭旁邊有尊遼代石獅,這是大覺寺僅存的幾件遼代文物之一。
在領要亭與憩雲軒之間,有青石堆疊的假山,山勢陡峭,東低西高,連貫起伏,因此,山泉順勢呈現出「三疊飛瀑」的景象。這是大覺寺最壯觀的瀑布。
憩雲軒是一座具有園林風格的建築,由乾隆帝題寫匾額。憩雲軒依山傍水,曲徑縱橫,林木茂盛,翠竹叢生。軒前有青石鋪就的台階,兩側堆砌有山石。從山坡下向上看,憩雲軒掩映在假山翠竹之中,顯得清幽隱秘,含而不露,只有登上石階,才能感受到它的氣宇軒昂。
在《大覺臥遊》里,完顏麟慶生動地描述了他與友人在憩雲軒煮茶品茗的情景。
完顏麟慶一行人到了憩雲軒,僧人化成已經準備好了粥飯。飯後,他們隨手舀瓢身邊的泉水煮茶。不久,賀煥文拄着拐杖去找僧人,陳郎齊倚欄作畫,貽齋也有事先回了,完顏麟慶則撣去竹床上的浮塵,放好藤枕,躺下來休息。此時,淙淙錚錚的泉水更加喧鬧,完顏麟慶的心裡則更加寂寥沉靜,不知不覺,漸漸進入夢鄉,暢遊到千里之外、安樂平和的華胥之境。此時,他的心無拘無束,輕鬆自在,沒有任何顧忌、思慮和牽絆,就像到了世外桃源。
完顏麟慶是督修水利的官員,最擔心的就是每年汛期的水情,以至於平時聽到水聲就緊張,只有到了大覺寺,聽着大覺寺的泉聲,才能酣然入睡。夢醒之後,他若有所悟:「寺名大覺,吾覺矣。」
完顏麟慶是金世宗的後裔,他游大覺寺,會不會有種回家的感覺?他寫大覺寺,也許感觸更深,滋味更濃。至於「覺」到了什麼,今人無從得知,不過,如果也希望能像古人一樣有所覺悟,也許還需要有古人的情懷吧。
喚泉
跌宕的山泉,從憩雲軒雙渠繞流而下,流進四宜堂院內。
四宜堂俗稱南玉蘭院,康熙五十九年(1720),雍正親王胤禛以自己的齋號命名,並御書匾額、賦詩一首:
佛殿邊旁經舍存,肅瞻聖藻勒楣軒。四宜春夏秋冬景,了識色空生滅源。
豐沛的泉水,滋潤了大覺寺的花草樹木,現在大覺寺內的古樹就有一百六十株,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千年古銀杏,還有四宜堂內的古玉蘭樹。
古玉蘭樹有三百多歲,樹冠龐大。每年清明前後,玉蘭盛開,花香襲人。其花瓣晶瑩剔透、如冰似雪,宛若仙子。無論姿、色、香,均為北京之最,也是大覺寺的「八絕」之一:「古寺蘭香」。
據說此花原生四川,乾隆年間,寺院主持迦陵親手從四川移植而來。也有人說,迦陵在四川病逝,曾留下遺囑,要將此花移植京師, 之後隨迦陵靈柩一起來京,種植於此。不管哪種說法,有兩點相同, 一是此樹來自四川,二是都與迦陵有關。
大覺寺的玉蘭,與法源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並稱為北京三大寺廟名花。
北京是座文化名城,大覺寺也與許多文人墨客結下不解之緣。1934年4月17日,在玉蘭花盛開時節,朱自清與友人同游大覺寺,之後特意為玉蘭花賦新詩一首,詼諧有趣:「大覺寺里玉蘭花,筆挺挺的一丈多。仰起頭來帽子落,看見樹頂真巍峨……」
更奇特的是,四宜堂內有棵古老遒勁、高聳挺拔的古柏,在一米多高的地方分成兩大樹幹,分杈處寄生着一棵婀娜多姿、嬌小嫵媚的小葉鼠李樹。它們剛柔相濟,相得益彰,遠遠望去,鼠柏不分,故稱「鼠李寄柏」,也是大覺寺的「八絕」之一。
四宜堂院落還有南北兩座廂房及耳房,院內有石水槽在各屋門前環繞。四宜堂房前的水槽, 在南北拐角處,各有一個方形淺池,池裡臥着石雕青蛙;四宜堂前的水池內則有一大一小兩隻,小青蛙趴在大青蛙的背上,模樣十分俏皮可愛。院門口有明惠井,用來匯集泉水。現在早已乾枯。
如今,四宜堂已經成了京城著名的茶院——明慧茶院。自1997年起,每當三四月份玉蘭花開放時節,明慧茶院都要舉辦玉蘭花節。
明慧茶院的廣告詞說,到大覺寺:賞百年玉蘭、品泉水香茗、聽花間古樂、嘗紹興菜餚、觀高僧炒茶,已成為一些北京人「踏青」的首選。若真是如此,也算是極其風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已不能像古人那樣「挹泉煮茗」了。
據資料記載,在大覺寺北路的玉蘭院中,還有一個用整塊天然大理石雕琢的水池,長約兩米,寬一點三米,深約半米,池的兩端各有一個凹口,一個進水,一個出水。池的西沿刻有「碧韻清」三個字,這也是大覺寺「八絕」之一:「碧韻清池」。
當年取名「碧韻清池」,既充滿詩意,又很寫實。「碧」是形容泉水匯集池中碧綠的顏色;「韻」是山泉流入流出時的聲響;「清」是指池子的功能,從山上流下來的泉水不免會夾雜些落葉泥沙,經過池子的沉澱,流出去的水變得清澈透明。
「碧韻清池」旁,還有一座寬敞高大的建築——香積廚,是僧侶們的食堂。在此建池,也是為了取水方便。
但此時北玉蘭院朱門緊閉,不再對外開放。據說,「碧韻清池」在近年的改建中被埋在地下,已經無緣見到了。
功德池在大覺寺前院的山門與天王殿之間,是兩個方形水池,四周砌有半米高的棋盤式花欄,池中有石橋相連,池南北兩側正中各有一個石刻螭首。乾隆帝為功德池賦詩《石橋題》:
言至招提境,遂過功德池, 石橋亘其中,緩步虹梁躋。一水無分別,蓮開兩色奇,左白而右紅,是誰與分移。
如今,一池白蓮一池紅蓮的美景已經不復存在,而池中泉水也早已換成了自來水。據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為了攫取更多泉水,放炮取水,反而把泉脈崩斷了。只是每逢陰曆四月初八「佛誕日」,還有許多人帶着金魚、烏龜在此放生。
午後,冬日的陽光照在功德池底薄薄的一層冰上,折射出刺眼的光。一隻花貓正臥在螭首口中愜意地曬着太陽,見有人走來,它骨碌碌地轉動着又圓又亮的眼珠,機敏地注視着來人。螭首距欄板和池底都有一定距離,想不出這貓是如何跳到螭首之上、再鑽進螭首口中的。
在大覺寺沒能找到泉水的蹤影,西山一帶也大致如此。即使尋遍整個北京城,也很難再找到清泉了。北京,早已是個嚴重缺水的都市。好在,南水北調工程已經成功將清澈甘甜的丹江水引入北京。從西山經過的京密引水渠,與黑龍潭路並肩而行,一起將這生命之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市內的千家萬戶。
碧水蕩漾的渠水,以及引水渠兩側的依依垂柳,也算得上一道不錯的風景。西山,也總算不枉這有山有水的好名聲了。只是不知道是否有一天還能見到「西山之水隨地湧現」的景象。[1]
作者簡介
王寧,就職於中央部委媒體,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