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安高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安高腔

中文名称;西安高腔

起源;弋阳腔、婺剧

发源地;浙江省衢州

传统曲目;《槐荫树》、《合珠记》

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阳腔影响下结合婺剧形成的戏曲剧种,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西安”是衢州古称,“西安高腔”即“衢州高腔”,是地道的浙江乡土戏曲。这一曾经濒危的剧种,如今焕发出新的光彩。

2005年5月,西安高腔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简介

起源

西安高腔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的戏曲艺术,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一批传统剧目。它原来仅以锣鼓伴奏,清道光后与昆腔、乱弹合班演出,受昆山腔和乱弹腔的影响,在保留原音乐特征的前提下加入管弦、昆笛、板胡、提胡等乐器,也有了简单过门。现存的西安高腔唱腔上"大吼大叫",表演上"大蹦大跳",舞美上"大红大绿",乐器上"大鼓大号",乡土气息浓厚,在剧目、行头、唱法、行当体制、演出程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戏的风貌,对南戏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2]

成长

近代以来,因战乱不断,西安高腔流散于民间。解放后,地方政府对西安高腔进行了抢救,保存了大量相关资料,上演了部分剧目。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西安高腔观众流失严重,人才稀缺,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再次面临新的生存危机,这一状况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加以重视,认真对待。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西安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柯城区 航埠镇的严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特色村,是"西安高腔"的发源地,2005年严村的西安高腔被申报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目,07年建造了占地640平方米的村农民文化中心,用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近年来,衢州市在保护西安高腔传统剧目的同时也不断取得突破创新,由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演出的大型现代婺剧《橘红满山香》成功上演。该剧入选浙江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第十批扶持项目,以传统的戏剧形式表现新时代的故事收到观众广泛好评。

渊源及演变

以弋阳腔为代表的高腔,渊源是比较清楚的:宋元时期的南北曲,孕育了高腔音乐。从史料和所演剧目等方面,都能看出宋元南曲与高腔之间的渊源关系,此外,在演唱方式和伴奏形式上,高腔的"帮腔"及打击乐伴奏和南曲"一唱众和"及"不被管弦"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高腔在对宋元南曲有一定承袭的同时,对元代北曲也有多方面的吸收。

高腔在流传的过程中,运用徒歌加众和的演唱形式,和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改腔换调,趋于自由化。经过长时间的流变,高腔在各地的支脉变迁很大,它们与各地的民间音乐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因而形成各地不同音乐风格的高腔。明中期至清前期是高腔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但到乾隆年间,梆子、皮簧等花部戏曲兴起,高腔在总体上呈衰落趋势,即便如此,仍有十余种高腔存留于南方各地,以川剧高腔、湘剧高腔、祁剧高腔和赣剧高腔较有影响。

唱腔结构

高腔音乐的外部形式特征高腔音乐的外部形式特征,可概括为三个字:帮、打、唱。帮,指后台帮腔。打,指打击乐伴奏。唱,指除帮腔之外的脚色之唱。与昆腔、梆子腔、皮簧腔相比,高腔较为独特的演唱形式"帮腔"自然比较突出,传统高腔的帮腔由担任打击乐伴奏的乐队演唱,通常是由鼓师领帮,众乐手齐唱。从戏剧的角度看,帮腔有着渲染戏剧气氛、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等作用。

高腔唱腔同昆腔一样,同属于曲牌联套体。高腔唱腔还有一个特点,即"滚唱"。滚唱又称滚,其形式及其在唱腔中的位置都比较自由,常常是对偶句的形式,也不乏长短句。在高腔中,与南北曲曲牌格律(字句格式)完全符合的曲牌已经很少,许多曲牌的体式相当灵活,甚至有些曲牌因"加滚"而与原曲牌格律完全对不上。滚唱在高腔中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对曲牌限制的突破,它对高腔的"自由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高腔唱腔在腔调组织上运用了"乐汇拼组"的方法,所谓乐汇拼组,即以乐汇之类音调片断为基本材料,再根据具体所唱文词的字句格式把这些材料拼组起来--不同"乐汇"拼组成一个个腔句,不同的腔句再拼组成一个个的曲段、曲牌。

高腔诸剧种所用的板式也各有特点。川剧高腔的"一字",清唱时用节拍自由的散板,帮腔则为一板三眼,唱与帮之间形成节奏对比。湘剧高腔则常以出现切分节奏为特色,形成正规节奏与切分节奏的交替。而浙江诸高腔则往往一种板式运用到底,但在速度上却有或紧或慢的变化。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获得"西安高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相关视频

解码非遗:西安高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