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散文《只是愛了》淺析(落花滿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西子散文《只是愛了》淺析》是中國當代作家落花滿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西子散文《只是愛了》淺析
今早忽然看見被推上搜狐首頁雲西子的散文《只是愛了》,頓時感覺眼前一亮。心裡好像對本文,對西子想有話要說。
先說說和西子的認識,那是緣於2010年春天《漁陽風》網友的一次文學採風活動。活動中,發現西子和文中的她判若兩人,她一改文中小資女人的味道,她高聲說話,大步行走,笑起來能驚飛山那邊的一群喜鵲。就像她自己說的「有一股楊排風的味道」也有人稱她是「雙面佳人」的。事實正是如此。西子是行政人員,並且身上擔任比較重要的職務。工作中潑潑辣辣,風風火火,把個分管的工作做的風生水起。我說這些並不是要在西子身上堆積一些溢美之詞,而是要和文中的她做一個比較。其實在工作中我們常見到如西子一樣的女同志,但西子身上的另一種小資女人,文風秀雅的味道卻是別的女人不具備的。近而讓我對那句「文如其人」的說法在西子這裡產生了懷疑。當然另一面的「文如其人」西子是相當的符合,那就是文中的情感真摯和本人的情感真摯是如出一轍的。那次之後我們便成了好友,多次在網站裡,空間中看見她的美文。每每讀來都是津津有味,不忍掩卷,然後在眼前幻影交替出現,一面真人,一面文中雲西子。一個生機勃勃,雷厲風行;一個倦意細微,旖旎漢文。
不信你看看她撰寫的《只是愛了》這篇散文,她在辛勤於具體工作的同時,她用文字變換疲憊的姿勢,從另一個角度關照更加具體的生命細節。
「深悔當時只為了偷懶未能留下一塊土地,原想着有了土地就有了污穢,卻未曾想過,有了泥土才會有豐盛的生命。」
你再看:「隔周,山藥已經抽出尺長的嫩莖,再隔周,居然順着倚在旁邊的鐵鍬爬到了窗邊,隔了窗子痴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
你還要再看:「那金燦燦的絲瓜花,那紫幽幽的圓茄子,還有那,顛了一雙小腳,穿梭在其間的背影,正耐心地在用一根根細長的馬蓮草捆綁着正努力爬上架去的黃瓜秧。國槐樹淡黃的花苞處,黑白相間的喜鵲嘰嘰喳喳地叫得正歡,那熟悉的味道和着那熟悉的叫聲久久徘徊在記憶里。」
從這如此的關照里,已經不難看出西子生命里的清新,乾淨,細膩,委婉。這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心靈鮮活的女人,是一個一邊從政,一邊正從另一條路上朝着內心的桃花源趕赴的人。我想在這樣一個紛繁喧囂的社會裡,於西子而言身在政界,應該是疲憊不堪,不忍重負的局面;應該是苦不堪言,煩事纏身的局面;應該是分身無術,文中貫穿了左顧而言他,說明文和文學語言混雜一起的局面。(我真的看過這類的文章)因為她所面對的是鎮村裡的老百姓。老百姓的土地,老百姓的生育,老百姓的糾紛等等。但是西子整個人卻是清爽利落,笑容可掬。在她的臉上你看到的永遠是一派生機。就像她不曾擁有那份事務纏身在政界的工作。這樣的身份轉換於我而言是千難萬難的。
而西子的角色轉換是那樣完美華麗。我那麼佩服她在文字裡面的乾淨清麗,婀娜多姿,旖旎漢文的樣子,就像看到了她在你面前鮮鮮亮亮的一舉一動。她有時也會慵懶,也會倦意,也會在文字的開頭閃現一絲無奈的影子。然而都被她一帶而過,當進入書寫文字的境界,她會精神煥發,我好像真兒真兒看見了她那雙閃爍光芒的眼睛。西子為什麼能做到這樣。縱觀她所撰寫的文字,不難看出西子是一個女人中的個例,所以被稱之為「雙面佳人」是當之無愧的。
我們繼續以《只是愛了》為例說明西子散文的功力。如果用書寫散文的要求來衡量,西子的散文符合散文的各種要求,符合一篇散文要求求真求實,寫出真情實感的標準。她從一捆山藥發芽起始,調動發散性思維,其中穿插回憶,穿插進她曾經的觀察到的茄子,絲瓜,西紅柿的生長狀態,回憶媽媽的小院。這看似零零落落,但這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規則,又那麼符合現狀的存在,這就讓我們看到她所闡述的都是我們摸得着看得見的,正符合那種,人人心中有,我卻筆下無的說法,讓人看了新鮮,實際,符合人的心理要求,所以被人喜歡。
例如:「轉眼不見,長出鮮綠的枝芽。兒子說了,趕緊栽吧,再不栽的話,過幾天就會幹枯萎死了。把它栽到花盆裡?也許可以長出長長的小山藥,看了看家裡並不富餘的花盆,搖了搖頭頭。再望了望院子裡嚴嚴實實的透水磚,終是無奈地嘆口氣,深悔當時只為了偷懶未能留下一塊土地,原想着有了土地就有了污穢,卻未曾想過,有了泥土才會有豐盛的生命。」「再隔周,居然順着倚在旁邊的鐵鍬爬到了窗邊,隔了窗子痴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而窗外的夕陽毫不慳吝地投在嫩芽上,劃出大大小小不規則的幾何圖案。驚訝之餘,拍了多張照片,卻仍不知如何要處理這些枝芽。」
例如:「老家是老媽一生的勞苦的結晶,正房、西廂、南倒座,再借了鄰家廂房的山牆,小院就密密實實地成了獨一的一統。一棵柿子,一棵紅果,一棵桃樹,支撐起小院整片的天空。顛了小腳的姥姥把四方小園變成了一個百草園,黃瓜、西紅柿、萵筍…北方農村常有的蔬菜這裡都會有,從開春、盛夏、直至整個秋末。」
例如:「春時,最早生出的是宿根的韭菜。它的生命力是最強的,只要一小片北牆的遮擋,只要一把春日的暖陽,再就是一場清新的酥雨,便會蓬蓬勃勃生長起來。午時,只需割上一小把,配上鮮黃的雞蛋,熱炒一番,一餐便飯便活色生香起來。更不用擔心園子裡的事情,不用幾日,割過之處會再長出新鮮的苗苗,仍是一派鬱鬱蔥蔥的模樣。」
例如:「晚秋時,華葉已衰,而那些搭在鄰家山牆處的竿子上仍會長着一串串的扁豆角,胖嘟嘟的紫色月牙船樣的掛滿枝頭,吃也吃不盡,巧手的姥姥每每把那些將要老去的摘了,切成細細的絲,暴曬在秋日的陽光里,晾乾透後收起。冬時,放在水裡清洗乾淨,用肉絲炒了,成就一道佳肴。不過,小時吃來並不喜歡,總也覺得有股子味道,反倒是到了現在的年紀,卻越發地喜歡起來。每至春餅店都會點上一道,卷在春餅里細嚼着,如同品味起舊日的時光。」
另一個受人喜歡的原因還在於她向大家傳送的是生命力的鮮活和旺盛。我們看一篇文章不但要看完整篇文章,還要從具有由表及里的認識。西子表面上看並沒有大說特說讓大家關照生命,她只說「只是愛了」我們應該體會那句:說古是論今,說東是問西的道理,把文本中最深的道理找出來,這樣比你看了一整本書都得利一些。而潛意識中,我們的心思早已融入了文字的字裡行間了。我們的喜歡就是一個佐證。有時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層意思罷了。
而西子卻意識到了。她不辭辛苦,不厭其煩的抒情描寫闡述,並在闡述中絞盡腦汁的細膩。細膩。再細膩,她用暗喻,比擬,象形等等寫法,是在千百次地告訴大家生命的重要。
這一特點更加符合散文需要用細節說話的要求,這點西子做的細膩有加,恰到好處。比如文中對各種植物生長狀態的描寫,在文中都有體現。
另外我還要說的是,西子在散文中的語言運用。她的這篇以思緒為線索,對景物事物的深思,遐想是抒情散文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她特別會運用動詞和比擬,它們跳動在字裡行間,像一個個會跑會跳的精靈,讓人感到發自內心的喜愛。例如:
「還有那,顛了一雙小腳,穿梭在其間的背影,正耐心地在用一根根細長的馬蓮草捆綁着正努力爬上架去的黃瓜秧。」 「顛了一雙小腳,努力爬上架去」
再例如:「隔周,山藥已經抽出尺長的嫩莖,再隔周,居然順着倚在旁邊的鐵鍬爬到了窗邊,隔了窗子痴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 「痴痴地」
「而那些搭在鄰家山牆處的竿子上仍會長着一串串的扁豆角,胖嘟嘟的紫色月牙船樣的掛滿枝頭,」 「紫色月牙」 「胖嘟嘟」
「春時,最早生出的是宿根的韭菜。它的生命力是最強的,只要一小片北牆的遮擋,只要一把春日的暖陽,再就是一場清新的酥雨,便會蓬蓬勃勃生長起來。」中「一把春日,一場清新的酥雨」
等等。這完全符合散文要求的堅持抒情散文,要運用美妙的語言,營造意境,達到文章文脈貫通的目的。
總之,學習西子的散文,讓我們有一種清新,別樣的美的感受,那種新鮮的滋味如同在春天嘗到的第一口頂花帶刺的黃瓜,鮮味兒久久蕩漾。。。。 所以,西子的這篇散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範例。從這篇散文的寫作中不難看出西子內心所積累的文學素養,文學技巧已經如火純青了。讓我們讀着讀着就不能自拔了,內里的真摯情感便也一併兼收了。如此,我今兒又斗膽亮出了她「雙面佳人」的秘密。希望西子見諒。文中觀點只是個見,不妥之處也請西子粉兒們見諒。。 [1]
作者簡介
落花滿肩,又名雲西子,北京作協會員。著有文集《落花滿肩》、《花開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