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面积241776公顷(由勐腊、尚勇、勐仑、 勐养、曼搞五大片组成),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热带湿润气候[1]

目录

历史沿革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

  • 1980年,重新调整并扩大了范围。
  • 1981年,省政府重新区划调整。
  • 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1999年,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2]。  

地理位置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海县的接壤地区,距州府景洪市25公里。

气候特征

保护区属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

西双版纳处在世界季风热带的最北缘,横断山脉南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的山间盆地地势开阔,周围海拨1000多米的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并有利于热带海洋暖湿气流的引伸。热量充足,降水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分配合理,全年大都为静风环境。

地形地貌

保护区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有和缓起伏的山丘和群山环抱的宽阔盆地。保护区内沟谷纵横,溪流密布,澜沧江及其支流横贯全境。

区域面积

保护区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由勐腊、尚勇、勐仑、勐养、曼搞等互不相连的5片组成,总面积约24.12万公顷,占自治州总面积的12.7%。其中勐养片9.93万公顷,勐仑片1.12万公顷,勐腊片9.29万公顷,尚勇片3.05万公顷,曼搞片7304公顷。保护区内地形复杂,海拔从南腊河与澜沧江交汇处的457米到南贡山顶的2007米 。以保护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物种资源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视频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关视频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眼” 
西双版纳保护区内首次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鼷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