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31日 (二) 20:44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文学特征
前往: 導覽搜尋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仂語:ᦈᦹᧈ ᦈᦹᧈ ᦵᦋᦲᧁᧈ ᦘᦱ ᦉᦱ ᦺᦑ ᧑᧒ ᦗᧃ ᦓᦱ,國際音標:[ʦɯ˧˥ʦɯ˧˥ʦəu˧ pʰaː˥˩saː˥tai˥˩ sip˥sɔŋ˥ pan˥˩naː˥˩],泰語:สิบสองปันนา ) ,簡稱西雙版納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下轄的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南端。州境北面與普洱市毗鄰,西南與緬甸相連,東南與老撾接壤。地處橫斷山脈南段,北面臨哀牢山和無量山,東西兩側為山地,中部為谷地和盆地,瀾滄江縱貫州境。全州總面積19,096平方公里,人口116.4萬,漢族人口比例約30%,傣族[1]人口比例約28%,自治州首府駐景洪市。

位置境域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的最南端,介於北緯21°08′~22°36′,東經99°56′~101°50′之間,與老撾、緬甸山水相連,和泰國、越南近鄰,土地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966公里。

地質構造

西雙版納橫跨唐古拉-昌都-蘭坪-思茅和貢山-騰衝兩個褶皺系,以瀾滄江斷裂為分界線。前者為半坡復背斜和德化復向斜,後者占有臨滄-勐海褶皺系東南端。

半坡復背斜以中生界類復理石建造、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建造並伴以磨拉石建造為主,紅色建造零星出露,新生界磨拉石建造不整合其上。德化復向斜,中生界紅色建造大面積分布,局部為磨拉石建造、碳酸鹽建造與含煤碎屑建造。臨滄-勐海褶皺東南端,出露元古界瀾滄群與大勐隴變質岩,華力西-印支期勐海花崗岩基占據很大空間。

氣候特徵

西雙版納年平均氣溫在18~22℃之間,年均溫20℃的等溫線相當於850米等高線。西雙版納最冷月均溫8.8~15.6℃,≥10℃的活動積溫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區2013年活動積溫皆在7 500℃以上,長夏無冬,秋春相連且為期較短。西雙版納年日照時數1800~2 100小時,季節分配較均勻,其氣溫年較差不大,日較差則較大,如最冷月與最熱月溫差只有9.9℃,而日溫差最大可達27.3℃,這和我國大部分地區迥然不同。從西雙版納地貌垂直分異而言,800米以下為熱性氣候(熱帶),800~1500米為暖熱性氣候(南亞熱帶),1500米以上為暖溫性氣候(中亞熱帶)。州內史無雪跡,只是海拔較高處有輕霜,特大寒潮時有短時0℃左右的低溫,會對熱量敏感性的熱帶作物造成災害。

西雙版納有明顯的乾濕季之分,年降水量在1193.7~2 491.5毫米。其中盆地稍低,而山區略高。濕季降水占2013年總量的82%~8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250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但是,乾季降水少卻霧濃露重,提高了乾季濕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降水不足。

河流水系

西雙版納境內河流屬於瀾滄江水系[2]。有大小河流2761條,河網總長達12177公里,河網密度0.633平方公里。全區水資源豐富,總量達145億立方米。

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脈崗果日峰的扎曲,留置昌都後始稱瀾滄江,全長2354公里,流域面積16.5萬平方公里,其中在中國境內全長2198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南北向河流。瀾滄江在景洪市河段幹流總長174公里,流域面積7093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7.89億立方米。河水大流量出現在9月份,歷年最大流量128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59立方米/秒,出現在4月份;年平均流量1845立方米/秒。瀾滄江於內勐臘縣南臘河匯口流出國境出境後稱湄公河,流經東南亞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後匯入南海。

地形地貌

西雙版納地貌多為中低山和丘陵區,海拔800~1300米的低山區,占西雙版納總面積的65.3%,構成西雙版納地貌格局的主體。次為海拔500~800米的低丘區域,占西雙版納的19.4%。 1300~2 500米的中山區占 10.6%。山間盆地與河谷區,只占西雙版納的4.7%。西雙版納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49個,以勐遮-勐混盆地最大,面積為229平方公里,其餘皆在10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10~99平方公里的盆地共有19個,總面積684.2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已查明有金屬、非金屬礦點131處。具有相當儲量的礦種有鐵、銅、鉛、稀土、錫、鎢、錳、硫鐵礦、石鹽、鉀鹽、煤、汞、銀、砷、金、化工灰岩、綠柱石等19種。

鐵礦儲量1.18億噸,分布在景洪市疆峰、惠民、大勐龍、曼養、勐臘縣新山、勐海縣西定、曼來、吉良等地。鹽礦儲量250億噸,含鹽層面積約54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勐臘縣東部勐伴、尚勇、磨歇等地。

煤礦儲量1450萬噸,主要分布在勐海縣大河溝、曼養、勐崗、勐往,景洪市勐養、普文、景訥和勐臘縣勐遠、尚勇等地。

銅礦儲量10530噸,主要分部在景洪市三達山、大勐龍,勐臘縣瑤區、易武、象明等地。

鉛鋅礦主要分布在勐海縣三棵樁、勐板、舊豪,景洪市勐嶺山,勐臘縣的鑄鍋河、易田、曼康等地。

地熱資源

西雙版納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占雲南省第二位,僅次於騰衝,共有熱泉、礦泉149處。熱水泉多出露於瀾滄——勐遮——勐海主幹斷裂帶及景洪壩子。分布在景洪市的嘎灑有16處、小街至大勐龍5處;勐海縣的勐阿8處、勐往至蚌崗11處、勐滿5處;勐臘縣的勐捧、關累等地。水溫最低25度,最高達103度,流量0.1——3.9公升/每秒。鹽滷泉多分布在勐臘縣東部,密集於勐伴、尚勇、大荒壩、曼隆等地。含有豐富的鉀鹽與鹽,故稱「鹽泉」。

林業資源

1997年,西雙版納森林覆蓋面為59.26%,有森林面積1753.5萬畝,林產品十分豐富。建成了大龍山、勐養、普文、勐侖輕木林場。營造思茅松幼林1萬畝、輕木1萬畝、鐵刀木炭薪林20萬畝、依蘭香1萬餘畝、油茶1萬餘畝。

水力資源

西雙版納地表水資源量可分為三部分:一是瀾滄江幹流過境水量,徑流總量555.2億立方米;二是發源於境外的河流匯入本州境內,總量為23.6億立方米;三是州內降雨產生的地表水,總量為119.2億立方米。從西雙版納流出國境的總水量達69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22.52億立方米。西雙版納水能理論蘊藏量529.23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463億度。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人均占水量為全國人均占水量的7.7倍。有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147座。庫容總量達2.3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0.03千公頃。有中小型電站80餘座,發電量達28814萬度。

生物資源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有多種植物是珍貴藥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藥物美登木、嘉蘭;治高血壓的羅芙木;健胃驅蟲的檳榔;風吹楠的種子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 發動機和石油鑽探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的特需潤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譽為「花中之王」依蘭香可製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雨傘「;會聞樂起舞的跳舞草、果實吃後會改變味蕾味覺的神秘果、見血封喉的箭毒木……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西雙版納生物醫藥產業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寶庫。

已知有鳥類429種,占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占全國獸類總數的16%, 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其中被列為世界性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 懶猴等13種,還有許多二、三類保護動物。

交通

水路

瀾滄江—湄公河航道發源於青海的扎曲,其在中國境內的水域稱為瀾滄江,出境後被稱作湄公河(Mekong River),為東南亞第一長河,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一江連六國(中、緬、老、泰、柬、越)的瀾滄江-湄公河,上湄公河航道是國家5級航道,中、緬、老、泰四國可常年通航250噸的客貨輪。

西雙版納景洪港是中國國家一類口岸,與老緬泰三國商船通航,開闢了多條國際水運航道[3]

航空

西雙版納嘎灑國際機場系國家一類口岸,西南「文明機場」,雲南省第二個國際機場,雲南省重要的幹線機場、中型樞紐機場,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市西南約4公里的嘎灑鎮。1990年通航至今,經三次擴建,現飛行區等級為4D,可供波音767、空客330及以下機型起降。

西雙版納嘎灑國際機場現有3.3萬平方米國內航站樓、11萬平方米停機坪。跑道長2400米,寬45米,PCN值58/F/B/W/T;有18個停機位供飛機停場使用,有登機橋位10條;安檢通道10條,值機櫃檯25個。

截至2014有通航城市有:通航城市有:北京、上海、香港、廣州、西安、長沙、南京、杭州、成都、重慶、鄭州、武漢、天津、昆明、麗江、香格里拉、大理、騰衝、琅勃拉邦等。國內航線18條,國際/地區航線2條[4]

鐵路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在2020年前,建設由昆明起始途徑西雙版納景洪市至磨憨口岸出國門的泛亞鐵路中線——「中老鐵路」。

按照整體規劃,中通路項目為昆明-磨憨-萬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全長3894公里,是中國西南、西北等地區通往東南亞核心地區最順直的通路。修成後將結束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部的景洪市不通鐵路的歷史。

語言文字 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西雙版納傣文為傣泐文(西雙版納傣文),以印度梵文為基礎。

20世紀50年代,對西雙版納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改進後的傣文稱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稱為老傣文。改進後的西雙版納傣文,在保留原來字母形式和表音特點的基礎上,根據實際語音增刪了若干字母,改變了聲調符號,並對字母讀音、附加符號的使用和書寫規則作了規範。

文學特徵

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 《葫蘆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

傣族民間流傳的故事多為口頭流傳,少數的手抄本。故事的種類有神州、歷史傳說、風流傳說、生活故事、人物故事、動植物故事、童話寓言等等。

壁畫藝術

傣族創造了民族特色鮮明的繪畫藝術。其繪畫主要有壁畫、長詩文本插圖,版漏金水裝飾圖案等。壁畫主要繪製在佛寺的牆壁上,多是佛經故事和佛本生故事,有「三魔女鬥法」、「薩陲太子出遊」、「鹿本生經」、「捨身餵虎」、「六象朝拜」、「菩提樹下誕生」、「涅般」等。此外有少量以敘事長詩為題材的壁畫和反映傣族生活、勞動、狩獵、沐浴、出征活動的畫面。

歌舞

傣族稱歌曲為「甘哈」。傣族傳統的歌曲有歌樂、歌舞樂、贊哈樂三大類。民歌樂包括傣語稱為「甘哈也尚」的勞動歌,稱為「浪笙」的歡喜歡調以及山歌,用胡琴伴奏的歌曲、訴苦歌等。

傣族的傳統舞蹈,主要有孔雀舞蹈,主要有孔雀舞、金鹿舞、白象舞、歌舞、象腳鼓舞、武術舞等。表演孔雀舞、金鹿舞和白象舞,分別以孔雀、馬鹿、白象的模具為道具,由表演者披戴模型,模擬孔雀、金鹿、大象的各種動作。

歌舞,常見有《依臘灰》、《花環舞》、《軟蘇舞》、《荷花舞》、《臘條舞》、《帽子舞》、《扇子舞》等。

象腳鼓舞,是以象腳鼓為道具,挎鼓邊走邊舞的男性舞蹈。舞者自作伴奏,配以蹲、踢、蹬、掃等腿部動作。節奏鏗鏘明快,動作剛柔兼容。

武術舞,是舞蹈與武術兼容的舞種,包括拳術舞、精術舞、刀術舞。舞者為男性,或赤手空拳、或手持刀、棒、雙人對舞,作擊、刺、劈、砍、配以腿部的躍、蹲、蹬、掃動作,以鑼鼓作伴奏而舞。

貝葉經與傣族文學

傣文貝葉文獻包括兩個大類:佛教經典、傣文文獻。傣族的貝葉文學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部分:記錄、整理和改變傣族民間古老的口承文學作品;引入信奉南傳佛教的諸民族國家的文學作品;由佛寺培養的傣族知識分子創作的作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5月,有11個項目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二三批國家級保護名錄,17個項目被列為省級保護名錄,州級保護名錄62人。

國家級保護名錄:傣族潑水節、傣族慢輪制陶技藝、傣族章哈、基諾族大鼓舞、傣族象腳鼓舞、布朗族彈唱、傣族織錦技藝、貝葉經製作技藝、召樹屯與南木諾娜、普洱茶(大益)製作技藝、傣族醫藥

省級名錄:傣族壁畫、傣族高升製作技藝、傣族關門節.開門節、普洱茶(七子餅)傳統製作技藝、哈尼族服飾製作技藝、基諾族特懋克節、傣族傳統武術、傣族傳統手工造紙技藝、傣族大鼓製作技藝、傣族象腳鼓製作技藝、普洱茶老字號(車順號)傳統製作技藝等[5]

民間工藝

通巴、即挎包。傣族通巴,以各色毛線、棉線為原料織制。包長30餘厘米,寬20餘厘米。包正面、側面、後面。或織花卉鳥獸、或織幾何圖形,包底部綴有彩穗。

民族服裝:美觀、素雅簡潔的傣族女裝;繡有各色圖案、鑲有銀飾品的哈尼族、基諾族男裝;古樸的拉祜族、布朗族女裝。州民族工藝品廠,根據遊客的需求,開發了夫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和基諾族服裝生產,以傳統布料與現代布料相結合;傳統款式、色澤、飾品和現代款式、飾品相結合,設計縫製出民族特色鮮明的民族服裝進入市場。 木板畫:以木質細膩、色澤鮮明的木材和優質的層板為原料,採用繪樣、鋸裁、拼帖等方法,將反映西雙版納少數民族衣着服飾、生活習俗、民居建築、自然風光的雕刻藝術品,拼帖在成板框內,精心打磨、修飾而成。

傳統木雕:多為木刻佛像、神牛、金象,主要用於拜佛。進入80年代以後,木雕隨之出現。主要木雕產品,是木象、木獅、木牛、木馬、人像、變形人、木手鐲、木項圈等。

黑陶:1991年5月,勐海縣鄉鎮企業局為滿足旅遊業發展的需要,在景真八角亭所在地興建工藝美陶廠生產黑陶。1992年開始出壇、罐、壺、瓶、煙具、茶具、陶馬、陶牛等63個系列產品。

傳統銀飾品:主要有釵、耳環、項圈、手鐲、臂環、胸飾、腳鐲、戒指、腰帶等。

佛教建築:小乘佛教傳入雲南省西雙版納,成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佛寺建築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還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眾生活的中心場地,成為他們心目中的聖殿,佛教建築藝術也成了傣族人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西雙版納傣族佛寺建築,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東,屋頂坡面由三層相疊而成,中堂較高,南北兩側遞減,交錯起落。屋頂使用長方形片瓦,瓦尾鈎在平形的竹製橫椽之上。屋頂正脊及檐面之間的戧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種瓦飾。

傣族:「桑勘比邁」節:即潑水節,公曆4月13日至15日。舉辦盛大佛事活動,此外還有丟包、划龍舟、放高升、堆沙、鬥雞等活動。節日高潮是潑水,所謂「濕透全身,幸福終 生」。

哈尼族:「嘎湯帕」節:(思念祖先、棄舊迎新的意思),公曆1月2日至4日。人們舂糍粑,祭家神、辦酒席。男女青年邀約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無論老少都打陀螺。

拉祜族:「拉祜族」節:時間與漢族春節相同。主要食品是舂糯米粑粑。初一早晨去山泉搶新水。初一至初三稱為女人年,由男人招待客人,操持家務,初十四至十六為男人年,男人可以上山打獵,縱酒歡歌,節日主要活動是跳蘆笙舞。

布朗族:「豪瓦薩」節:即關門節,公曆7月中旬。家族成員向家族長舉行「松瑪」(懺悔)儀式,祈求來年平安無事,消災免難。

基諾族:「物懋克」節(過年):公曆2月6日至8日,敲響大鼓,舉行剽牛、備耕、打鐵、鐵匠收徙傳藝等儀式。

瑤族:盤王節:也稱「跳盤王」或「還盤王願」,「盤王」即「盤瓠」,它是瑤族的祖先和圖騰的象徵。

友好城市

奧斯汀市 琅勃拉邦省 清萊府 上海浦東新區

城市榮譽

中國避寒旅遊城市         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目的地 植物王國 動物王國 綠色王國 南藥王國 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之一 中國美麗山水城市 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視頻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相關視頻

航拍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景洪大橋 瀾滄江
【他山之石】雲南-西雙版納、傣族園
西雙版納傣族新年
西雙版納傣族舞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