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褐簾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褐簾石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褐簾石

外文名;allanite

類型;單斜晶系

顏色;褐色至瀝青黑色

褐簾石是一種含有較高稀土組分的簾石族礦物。其中鈰可高達11%,此外還常含有釔、釷、鑭等,有時還有鈹可達3.8%,鎂、錳等的混入。成分(Ce,Ca)2(Fe,Al)3[Si2O7][SiO4]O(OH),含Ce2O311%,有時含釔、釷等。[1]

岩石簡介

在對膠東西北部花崗閃長岩成礦專屬性研究時發現,岩石中具黑色暈圈的揭簾石含較離的稀土和鈾,而黑色暈圈為放射性元素鈾衰變而致,故稱其為放射性暈圈。花崗閃長岩在膠東廣泛分布。為除玲瓏花崗岩之外的第二大岩類。其能否形成稀土及鈾礦床尤為引人注目。有的單位則據此找礦,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結果一無所獲,通過對岩石的系統研究,發現其不可能成礦。

花崗閃長岩

花崗閃長岩在膠東廣泛分布。主要呈岩株,岩枝狀產出,與其它岩類的接觸關係為侵入接觸或斷層接觸。主要造岩礦物為微斜長石、更長石、石英、角閃石、黑雲母,副礦物主要為磁鐵,黃鐵礦、磷灰石、鋯石、金紅石、褐簾石、綠簾石等,淺色造岩礦物約占90% ,角閃石、黑雲母約占7%。另外微斜長石以斑晶和基質2種形式產出。斑晶最大可達5cmx 6cmx 24cm。造岩礦物晶體形態較好,粒度較大,且其變化範圍也大。礦物的環帶發育,無論是造岩礦物還是副礦都常見環帶。目前關於岩石的成因尚無定論,但從岩石中礦物環帶發育,晶體粒度變化範圍大,岩相分帶以及其產狀可定為岩漿成因,且具淺成.高揮發分的特點。

褐簾石特徵

岩石中有2種揭簾石,一種顆粒小(0.05 mm),晶形較差,具環帶及放射性暈圈.另一種顆粒大(0.1 mm),晶形較好,無放射性暈圈、但具環帶,且外環帶有的為綠簾石,其為小顆粒褐簾石不斷生長的結果.褐簾石為褐色,柱狀,可見雙晶. 雙晶面{100}。主要出現的單形為{100}、{101}、{111}.從褐簾石的一般特徵可知,岩漿中稀土分布不均勻,且含量有限,不可能形成稀土和鉑礦床。有的小顆粒褐簾石長大,有的沒長,大顆粒褐簾石的外環帶為綠簾石,這表明稀土含量雖高,但有限,並且已用竭。 小顆粒褐簾石的成分特點 小顆粒褐簾石的成分由中心到邊部La, Y, U減少, Ca, Ce, Th增加,且La和Ce的含量均高達6%以上,因此其為富La, Ce等稀土的褐簾石,這在其它地區是少見的。另外由中心到邊部稀土總量降低,尤其是La降低幅度最大,表明隨褐簾石的不斷生長,岩漿中稀土含量減少,但總體來講岩漿中含稀土相對較高,這對形成稀土礦床有利.另外由於鈾含量較低,因此不可能形成鈾礦。 大顆粒揭簾石的成分特點 在大顆粒褐簾石中也具有La和Ce含量高的特點,大多數分析點的含量都大於5%,且由環帶中心到邊部總量減少,表明在其生長過程中岩漿的稀土含量仍在減少。但總量相對較高,這對其形成稀土礦床有利。但其外環帶為綠簾石,表明岩漿中的稀土已被用完大順粒褐簾石的成分特點表明其繼承了小顆粒褐簾石的特點,也證明了其為小顆粒揭簾石繼續生長的結果。另外在岩石中稀土主要含於褐簾石中,而重砂分析表明,在10kg岩石中只含大顆粒揭簾石,這說明即使使在褐簾石中稀土含量高,但其數量太少,因而不足以成礦。通過對膠東主要3個不同時代的岩類即玲瓏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及欒家河花崗岩的稀土分析表明。花崗閃長岩中稀土總量最高,所以郭家嶺花崗閃長岩中褐簾石含稀土高。且較其它地區褐簾石都高的原因是稀土富集在少量的褐簾石中。

總結

通過對花崗閃長岩高稀土褐簾石的綜合研究表明,褐簾石稀土含量高,但不一定能形成稀土礦床,需對褐簾石在岩石中的含量及其本身的演化特點綜合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1.褐簾石黑色放射性暈圈由鈾衰變而致。 2.雖然褐簾石含La,Ce>5%,但由於其外環帶為綠簾石,因此岩石中不可能形成稀土及鈾礦床

參考資料

  1. 褐簾石礦物分析,360問答 , 2020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