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雪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袁雪芬
艺人或艺术家
国籍 中國
出生 1922年3月26日
代表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
《西厢记》
《祥林嫂》
活跃年代 2001年至今

袁雪芬(Yuan Xue Fen)[1]((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浙江绍兴人,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工正旦。袁雪芬1933年开始学艺,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袁雪芬认真唱戏,洁身自励,持斋茹素。2011年2月19日下午2点,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简介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人。中共党员。历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等。11岁入四季春越剧科班,14岁开始在杭州演出。1938年到上海,1942年起致力于女子越剧改革。她的表演和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韵味醇厚,节奏明快,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被称为“袁派”。

袁雪芬参与整理并主演了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编演了历史剧和现代剧《木兰从军》、《红粉金戈》等。1946年,演出了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   袁雪芬1953年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代表剧目

戏曲类

除去《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三出影响最为深远的剧目以外,还有《王昭君》、《红粉金戈》、《黑暗家庭》、《香妃》、《绝代艳后》、《一缕麻》、《忠魂鹃血》、《凄凉辽宫月》、《相思树》、《山河恋》、《双烈记》、《梅花魂》、《白蛇传》、《秋瑾》、《壮丽的青春》、《火椰村》等等。

电影电视片类

1948年,黑白越剧电影《祥林嫂》,启明影业公司出品,主要演员还有范瑞娟、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张云霞等。

 

1950年,彩色越剧电影《越剧菁华》之双看相,文化影片公司出品,与徐玉兰、吴小楼、筱水招合作。

1950年,16毫米彩色电影《相思树》,文化影片公司出品,与金艳芳、张茵、胡少鹏、高剑琳等。

1953年,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海电影制片厂,与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等。

1978年,彩色宽银幕电影《祥林嫂》,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出品,与金采风、史济华、周宝奎等。

1979年,电视片《祥林嫂》,上海电视台录制,与史济华、金艳芳、张桂凤、周宝奎等。

任职情况

 

1978年底,袁雪芬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主持和组织了一系列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1979年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日本。 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剧院名誉院长。

1986年,以“艺术指导”身份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获格诸布尔市、里昂·维勒班市、勒阿弗尔市荣誉奖章和荣誉公民称号。

1989年夏率团去美国演出。她曾担任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

1996年被授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作为总策划组织编纂的《越剧舞台美术》画册1997年10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撰写的《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袁雪芬自述》

2002年8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出版的书籍还有:1984年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艺术道路》、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1987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选集》。

荣誉成就

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不同的唱腔流派

1950年初,拍摄16毫米彩色越剧影片《相思树》,创造了新的(男调)腔。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翌年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

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

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

1986年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以“艺术指导”身份获格诸布尔市、里昂·维勒班市、勒阿弗尔市荣誉奖章和荣誉公民称号

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1991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

1996年被授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2003年12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第二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2006年04月,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获得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2008年5月,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同时入选的老越剧艺术家还有徐玉兰、傅全香、王文娟、范瑞娟、张桂凤

书籍文献

1984年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艺术道路》;

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

1987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选集》;

1997年10月袁雪芬作为总策划组织编纂的《越剧舞台美术》画册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8月袁雪芬撰写的《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袁雪芬自述》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此外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及各种刊物上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专业和学术文章不下百数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被收入2003年1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文集》。

袁雪芬剧照

视频

越剧经典《西厢记》袁雪芬专场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 越剧流派艺术——袁雪芬,中国网,20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