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表面修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表面修飾在陶坯未燒制之前對表面的加工,如表面磨光,增加器物的亮度,磁山、裴李崗、仰韶文化陶器即已採用;施陶衣,也叫色衣,用粒度較細的陶土加水製成泥漿,塗於胎坯表面,因陶衣成分不同,燒後呈紅、棕、白等顏色,使陶器更加光潔美觀。[1]

20px; text-align:left"
[]

我國燒制陶器的歷史約有1萬年之久。原始社會製造陶器,開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製成一定器形,後來發展為將陶土搓成粗細一樣的泥條,再把泥條盤築成一定器形,將其內外用手抹平。到父系社會階段出現了輪製法。進入封建社會後,又發明了模製法,即將陶泥填入模中,脫出器物的全形。人們推測,最原始的燒制方法是堆燒法,把曬乾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燒。在六七千年前,開始使用陶窯燒制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據陶器的顏色,把陶器分為紅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繪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紅陶是原始社會最常見的一種陶器,它的顏色有如紅磚色。這是在燒窯時,充分供應氣體,形成氧化氣氛,使陶土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便呈現出紅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為灰色或灰黑色。這是在燒窯後期,控制火候,形成還原氣氛,由於窯中缺少氧氣,陶土中鐵的氧化物轉化為二價鐵,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見,一般都比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窯前,在陶坯上進行彩繪,燒後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盆即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這是新石器時代後期才有的,主要是因為陶土中氧化鐵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擾便呈現白色了。

彩繪陶也是帶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區別是陶器燒成後再着色。由於顏色沒有經過焙燒,與坯體粘結不牢,很容易脫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馬俑就屬於彩繪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見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這是在焙燒後期用濃煙熏翳,使煙中的碳微粒滲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現黑色。黑陶製品中有的壁像蛋殼一樣薄,被稱為「蛋殼陶」,十分珍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