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行政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中央社东京29日综合外电报导)全球各地相继传出感染COVID-19新变异株Omicron确诊病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如临大敌,今天宣布明天全面禁止外籍人士入境,并强调自己会一肩扛起过度谨慎招致的所有批评。
  •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日本政府今天下午在首相官邸召开相关部会首长会议,商议防堵Omicron因应之道。
    • 岸田会后受访时说,为避免日本发生最坏状况,作为紧急避难的预防措施,“将先从11月30日零时起,禁止全世界外国人入境日本”。
  • 行政区
    原图链接

行政区(Administrative District)指一国按行政需要,将领土分区。

  • 中国行政区划自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之后,从宪法角度,地方分为三个层次即
  • 第一级:省级行政区;第二级:县级行政区;第三级:乡级行政区
  • 中国大陆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 直辖市同埋较大慨市分为区、县;
  • 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 宪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同埋人民政府。
  • ”各级行政区设政府。据此,“三级行政区划制度”为直辖市慨基本行政区划制度。
  • 事实上,除4个直辖市、海南省以及部分省实行局部慨省直接管辖县、县级市以外,全境以四级行政区划制度为主。

台北各行政区不可分割的特色

  • 有些大台北市的居民对于台北市与新北市行政区的划分有著非常不同的看法意见:
  • 有网友表示,如果真的台北市各区分治,光抢资源就饱了,不用运作了,因为各区都有各区的东西啊,比方说各区区界上都有很多东西是共有的啊~
  • 以下资讯供大家分析体悟:
    • 中山区、大同区:南西商圈、马偕医院、花博公园
    • 中山区、松山区:小巨蛋
    • 中山区、内湖区:大直商圈
    • 大同、中山、中正区:台北车站
    • 中山区、万华区:西门町
    • 中正、文山、大安区:台大、台科大
    • 松山、信义、南港区:松山车站
    • 信义、大安区:国父纪念馆
    • 他表示:“台北市就这么小,12区都紧密连在一起,还分那么多喔?”
  • 另外一位网友则是没有那么认同,他举例了台北市各区的重要设施机关让大家比较一下…
  • 以下资讯供大家分析体悟:
    • 中正:府院(总统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中央车站(北车)、中央银行&台银等总行、中央广场(自由广场)&两厅院、台湾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自来水博物馆、植物园、医学中心(台大医院)、3C聚落(光华&三创)、同志圣地(228公园)
    • 大安:敦南商圈、东区百货、中央公园(大安森林公园)、最高学府(台大&台科大)、美国在台协会、医学中心(国泰医院)、林荫大道(敦化&仁爱)、建国花市、神庙(台北清真寺)、第二殡仪馆、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
    • 信义:台北市政府&议会、世贸、101、德英澳加等多国在台协会办事处、信义百货商圈、证券交易所、医学中心(北医)、国父纪念馆、松山文创园区、大巨蛋
    • 文山:考试院、动物园&猫缆、政大、瀚星百货
    • 北投:医学中心(荣总)、阳明大学、北投温泉、阳明山(竹子湖)、好市多
    • 万华:西门商圈(电影院等)、青年公园、神庙(龙山寺)、同志圣地(红楼)、国税局、公路总局
    • 板桥:新北市政府&议会、中央车站(板桥车站)、金管会、新板府中百货商圈、林家花园、医学中心(亚东医院)、远东通讯园区、新北市图总馆、板桥殡仪馆
    • 中和:四号公园、国立台湾图书馆、神庙(烘炉地)、环球(中和店&中和2馆)及好市多等卖场聚落、远东世纪广场
    • 永和: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比漾广场、乐华夜市
    • 这样一路看下来比较了一下,他的结论就是:“欢迎文北万加入新北市的行列…”
  • 虽然说其实每个行政区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是台北市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
  •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还真的有某行政区是边缘人,因为不但前面“边缘人”排行榜上有名,而且后两位网友在点评各行政区景点设施时,它都没有出现啊啊啊啊好哀伤… [1]

台湾行政区重划的始末

  • 台湾的行政区划,自 1945 年盟军来台受降,将五州三厅改制为八县,1950 年 8 月再改制为五市十六县大体沿袭至今。
  • 随著陆上交通愈趋发达,各行政区之间的界线也愈趋模糊,县市长期作为实务上的一级行政区,渐已显得不合时宜,遂有“区域联合治理”的主张,邻近的多个县市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密切合作,然而成功与否取决于地方首长之间的默契和合作意愿。
  • 为了有效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区的重划和整并变得势在必行,大行政区不再如同以往受限于交通因素,被迫分割成多个小行政区,相反地,将城际互动紧密的毗邻区域整合成同一行政区,能透过一致的政令拟定更宏观的建设方针。
  • 许多县市存在“多核心”现象如桃园市的桃园、中坜和大溪,台中市的“山海屯”,彰化县的彰化、员林和北斗,宜兰县的宜兰、罗东和苏澳;也有“飞地”的情形如新北市辖基隆北海岸地区,既有区域格局早在日本时代已经存在,甚至可以说当年的划分,是分析城际关系后得到的结论,比起现行的县市,州厅制时期的“郡”真实反映地方生活圈,当代地方势力的分布也和“郡”的划分脱不了关系。
  • 回顾历史,曾经稳定实施较长一段时期,且有效控制全岛的大行政区制,只有 1920 年至 1945 年间的州厅制,因此当代的行政区域重划,不妨回归州厅制思维,兼顾《地方制度法》规范,不适用的条文则略作修改,再针对现代的城际关系微调行政区边界,以“一城多乡”为原则,将多个市郊划入邻近核心市镇,共享相对充足的编制和资源,多个乡镇市区(街庄)设一个县(郡),多个县设一个省(州),看似把省变小,其实是把县变大。对照邻近国家,新的“省-县-区”恰能对应日本的“县-郡-町”和韩国的“道-郡-区”。
  • 目前“省”虽已虚级化,然而行政院研考会在 1997 年曾提议恢复省的地位,以“省”的名义设置“大县”,除了宜兰划归东部,澎湖划归离岛以外,州厅制的影子在这项未实现计划中清晰可见。
  • 作为扩大城乡差距的元凶之一,直辖市应予以削弱,台北市以一级行政区而言太小,其它五个直辖市又显得太大。
    • 兼具首都机能的台北市拥有最多资源,国家重大建设常受到“台北观点”的检视或影响,台北市的扩张相当顺利,周围卫星城镇陆续加入大台北生活圈,另外五个直辖市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升格或合并升格前后,除了地方政府编制以外并没太多变化,使得升格直辖市沦为政治戏码。
    • 但是人口高度密集的都会区,人口数甚至不逊于现行的一个县,特殊的行政法人地位仍不可少,设置省辖的广域市和特别市,将是可靠的折衷办法。
  • 广域市和特别市,参考自大韩民国现行制度的两种都市型行政区,但不完全相同。
  • 广域市顾名思义,管理广大区域的都市,可以理解成直辖市,规模约为台湾日本时代的“郡”,接近日本现行的“政令指定都市”,台湾地形破碎,人口密度又高于韩国,同级的行政区略小于韩国,我认为相当合理。
  • 广域市将不会是一级行政区,而是隶属于“省”的二级行政区,相较于县,广域市被赋予更大的自治弹性,由于人口众多,在中央政府应当拥有足以反映民意的地位。
  • 以两院制的国会举例,参议院由各省选出的两名参议员组成,除了所属各省的一席“省组”参议员,广域市尚须独立拥有一席“市组”参议员,与“县组”参议员平行选举,避免西部各省因人口集中于广域市,选出独厚广域市的参议员而忽略居住于县的国民。
  • 特别市和广域市大同小异,全国只有中央政府所在地(首都)设置特别市,同样是二级行政区,若国会改成两院制,亦独立拥有一席“市组”参议员。
    • 适合设置特别市的区域,我认为非南投莫属,南投特别市将涵盖目前的南投市、名间乡、中寮乡、草屯镇以及彰化县芬园乡。
  • 三级的“区”和“社”,大致上维持既有的乡镇市区不变,其中“区”仅作为县市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编制,人口成长快速且面积较大的区,可再拆分成多个区,以利政令推广。
  • 与“区”不同的是,“社”保有自治体地位,即原住民乡镇市区,在制度上尽可能最大化原住民族自治空间。
  • 台湾的三级行政区,应透过区内的繁荣或衰落决定辖区大小,没必要细分乡镇,加剧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形,除了原住民传统领域以外,其它一律设区为宜。[2]

参考来源

  1. 神拉一笔. 哪个行政区根本不该划在台北市内?呼声最高的就是…. 联合新闻网. 2016-10-19 [2021-11-30] (中文). 
  2. Syang. 行政区重划. 巴 哈 姆 特 电 玩. 2019-10-10 [2021-11-3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