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血痂(scab),指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呈黑红色,对伤口有保护作用,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血痂自行脱落,强行掰落可能会导致流血,痊愈后可能留下瘢痕。尿囊素可保护伤口结痂,不致于抓痒,又可帮助脱痂。[1]
病因及常见疾病
血痂是由于血管破裂,皮肤黏膜出血后凝固的外观。 常见疾病: 1.夏季皮炎 季节性浅红斑片、疱疹、丘疹、瘙痒、血痂等。 2.体虱 风团、皮肤瘙痒、丘疹、血痂等。 3.曲霉病 鼻分泌物增多、鼻塞、充血、盗汗、低热、恶心、霉味血痂样块状物等。 4.神经官能性表皮剥脱 臭汗、继发感染、血痂、蚁走感等。 5.鼓膜外伤 恶心、耳聋、耳漏、耳鸣、耳痛、耳溢液、听力减退、眩晕、血痂等。 6.螨皮炎 充血、乏力、风团、腹泻、干性脂溢、剧痒、皮肤瘀点、丘疹、血痂,湿疹样变或继发感染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机制相关检查等。 2.原发病的有关检查:如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检查。
治疗原则
尿囊素为皮肤愈合剂,具有局部麻醉作用,能助上皮增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伤愈合,一方面起到伤口的结痂保护,不致于抓痒。另一方面又可帮助脱痂。血痂的脱落也可用盐水冲洗辅助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