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豹口之行(张思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虎豹口之行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虎豹口之行》中国当代作家张思信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虎豹口之行

大年正月初六,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一行四人怀着对红军的崇敬心情,踏着春回大地的暖暖阳气,驱车来到四十公里外的靖远县古渡口红色圣地一一虎豹口。

虎豹口,又名河包口。因后面是高耸的石崖,崖头向外突出形似虎嘴而得名。虎豹口位于白银市靖远县城以西约5公里处,是明清以来靖远四大官渡之一,是丝绸古道上的重要渡口。也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史称“边防要路”。

87年前,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红军强行渡河及民众鼎力相助,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流传止今,经久不衰,流芳百世。

1936年10月11日,中央及中革军委发布《十月份作战岗领》红四方面军一部奉命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十四日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代军长程世才率部开至靖远大芦子一带,在张家崖湾隐藏造船,红一方面军协助搜集材料并挑选工匠送到驻地。二十三日,造成船只十六只,随即运抵红嘴子渡口,徐向前,陈昌浩命令红三十军夜渡黄河,但因遇到浅滩渡河未成。二十四日晚红三十军88师263团组成渡河先锋连,一举突破国民党骑五师布设号称固若金汤的河防线,强渡黄河成功,二十五日至三十日,红九军及红四方面军总部,红五军,遵照中央军委及红军司令部的命令,相继在虎豹口、红嘴子、三角城渡过黄河。西渡黄河的红军将士21800余人,决心为实现宁夏战役计划,完成中央赋予的光荣任务而英勇奋斗。由于军情变化,中央军委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十一月十一日渡河部队根据中央决定改称西路军,深入河西走廊,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四个月,歼敌二万余人,终因寡不敌众,于一九三七年三月,惨烈失败。红军渡河期间,当地民众积极踊跃,鼎力相助,船头常庆福、叶满召集民众,成立了由常庆禄、叶树弟等人组成的强渡委员会,组织船工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往来划船,竭尽全力配合了红军的渡河行动,这足以显现了靖远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红军坚贞不屈的革命志向,此举,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

真可谓:

黄河汹涌湍流急,

暗礁浅滩八百米。

敌军河防铁箍桶,

红军脚下踏丸泥。

铁军强渡创奇迹。

英勇无畏泣血系,

民众竭尽相助力,

马匪丧胆远遁去。

我们一行被红军及民众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久久沉浸在不断的沉思和怀念中,不知那位提示说,这儿不远处有瀑布景观,咱们去欣赏欣赏,我们又驱车一公里,一排排雪白雪白,长短相宜,错落有致的瀑布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迫不及待的下车,争先恐后的零距离靠近瀑布,好家伙!眼前大概有四百余米长,足有三层楼高巍峨雄伟的瀑布展现在我们眼前,鬼斧神工的大小瀑布,形姿各异,神态万千。有的像翩翩起舞的仙女,飘舞在悬崖之壁;有的像九天落下的银河,倒泻在崖壁之上;有的像条条飞腾的巨龙,盘旋在悬崖峭壁;有的像久久伫立的老人;静静地在那里享受安逸;有的像纹丝不动的战士;在那里尽职地站岗放哨;经过我们同附近的老乡聊天,才知道此瀑布是由于高于黄河坪台地上的水浇地因水浇满外溢或渗透到悬崖而产生的冰柱、冰帘,连片连段长时间形成大片成群的瀑布。因瀑布蔚为壮观的美景,加之又是大年初六,观赏,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车水马龙。一些凑热闹的快手直播也在瀑布旁立起直播架,欣喜若狂,高歌一曲,手舞足蹈地直播着。游客们三五成群零距离在瀑布旁打闹戏玩,摄影留念。好一幅黄河、瀑布、田野、游客动静相宜的春景图。[1]

作者简介

张思信,甘肃白银人, 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