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蓬壶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蓬壶镇位于永春中部,素有永春的“次中心”之称,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与商贸重镇。蓬壶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像一片湖泊,故早称毗壶、肥湖。因其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民风淳良,酷似蓬莱仙境而得名蓬壶。蓬壶镇总面积81.3平方千米,总人口70521人(2017),辖有22个行政村,1个场,泉德线、福三线两条省道交汇贯穿境内,有“三通万里金三角”之誉。2019年10月,蓬壶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中文名: 蓬壶镇

外文名: Penghu Town

别 名: 蓬湖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地理位置: 永春中部

面 积: 81.3 km²

政府驻地: 美中

电话区号: 0595

邮政区码: 362609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70521人(2017)

著名景点: 百丈岩、仙洞山等

机 场: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闽C

武 术: 白鹤拳

车 站: 蓬壶汽车站

著名学校:永春三中,汤城中学,蓬壶中学

年均降雨量: 1681.6毫米

乡镇概况

蓬壶镇位于福建省永春县中部,素有永春的“次中心”之称。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与商贸重镇。蓬壶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像一片湖泊,故早称“毗壶、肥湖”。因其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民风淳良,酷似蓬莱仙境而得名蓬壶。作为泉州市首批市级试点小城镇,蓬壶镇当年就先后投入6亿多元建设聚星商住大厦、聚星酒店、维港酒店、文明景观大道、小流域治理和蓬八公路拓宽提级等59个项目,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全镇总面积81.3平方千米,人口70521人(2017),辖有22个行政村,1个场,全镇居民通行闽南方言。215省道、联三线两条省道和建设的泉三高速公路交汇贯穿境内,有“三通万里金三角”之誉。古时,永春西部、德化、泉州、大田、三明、永安等地的商贾云集于此,如今,每逢一日的“墟日”,仍可让你体会昔日商贸重镇的风采。

历史沿革

最早建制于隋朝开皇9年(公元584年)。

1955年置蓬壶区,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

1997年,面积81.3平方千米,人口6.1万,辖八乡、联星、南幢、孔里、丽里、高峰、高丽、壶南、鹏溪、观山、壶中、军兜、都溪、魁都、美中、美山、西昌、美林、汤城、仙岭、东星、魁园22个村委会。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蓬壶镇充分发挥地域、人文、侨台和资源优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镇已初步建成芦柑、琯溪蜜柚、枇杷、茶叶、蔬菜、毛麻竹、食用菌、禽畜养殖、淡水养殖等农业生产基地;拥有水电、造纸、建筑、煤炭、农副产品加工等集体、联营、三资及个体企业1000多家,产值上百万的有40多家,特种线材厂及树脂工艺厂等高科技新产品为依托的蓬壶工业已组建了壶南和壶东两个工业区。新世纪的到来,美山开发区和孔里工业园区也正在建设中,镇政府已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各地企业家来蓬壶投资办厂。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0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23亿元,以鞋业、树脂工艺、蜡烛工艺等出口产品的出口值43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05元。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7.88亿元,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942元,被评为福建省100强乡镇。

基础设施

蓬壶镇投入6亿多元建设聚星商住大厦、聚星酒店、维港酒店、文明景观大道、小流域治理和蓬八公路拓宽提级等59个项目,镇区面貌焕然一新。环境的美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搬到蓬壶镇区居住。蓬壶镇镇长郑维泽说:“镇区条件好了,人气也更旺了,蓬壶中心幼儿园和一所私立幼儿园生源都处于饱和状态了。”为了满足就学需要,蓬壶镇在去年完成7幢1万多平方米教学楼建设的基础上,还将按照12个教学班的规模新建蓬壶第二幼儿园,投入500万元建设壶中小学。不仅生活环境要好,还要让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蓬壶镇党委书记郑兴波说,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将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工业企业曾经是蓬壶镇的“短板”,为此,蓬壶镇除了运用好县里“飞地工业”政策外,还根据自身实际建设了1000多亩的工业园,已有源福祥卫生用品、福建恒烨轻工、旭晟服装织造、天绿木业、志和食品等5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入驻。

交通

215省道,省道联三线穿境而过,泉三高速公路在蓬壶镇鹏溪村设有蓬壶收费站,有“三通万里金三角”之誉。

电力

全镇现有水电站30座,装机容量近4000千瓦,年发电量1400多万度,实现了农村生活电器化;先后完成5000门电话扩容,兴建了支局邮电大厦和移动电话发射塔,村村通上了可直拨国内外的程控电话;三效线、福三线、泉德线穿镇而过,境内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道路硬化,一个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镇村交通网络已形成;在供水方面,共投入500多万元创建日供水5000吨的自来水厂,全镇安全卫生饮用水达100%。集资1亿多元建成的新集贸市场和旧街的拓改使蓬壶的投资环境日趋完善。镇区面积由原来的0.93平方公理扩展为5.93平方公里,各村因地制宜绘制新村蓝图,镇容村貌焕然一新。

科教文卫

全镇文教卫生事业蒸蒸日上。境内现有三所中学(永春三中、蓬壶中学、汤城中学)、21所小学。永春三中已是省一级达标中学;蓬壶中心小学是省级文明学校、农村示范小学;在美中村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一座中心幼儿园。以镇文化中心为核心的群众文化艺术,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丰富活跃,传统的南少林武术、高甲戏、木偶戏历久不衰。1998年蓬壶镇被评为泉州文化先进乡镇以及省、市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先进单位。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中心卫生院经扩建改造已晋升为一级甲等农村医院;初级卫生保健达到省级标准,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镇区开展移风易俗与禁炮、文明竞赛活动,创建文明安全小区,1998年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

农林发展

食用菌,花卉,早钟六号枇杷是蓬壶镇三大支柱农业产业。

花卉

蓬壶镇是全国最大的桂花种植基地镇。同时还是全省最大的杜鹃花和茶花基地镇。蓬壶镇现有桂花树30多万株,桂花苗圃300多万棵,经纪人网上交易平台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桂花交易市场,仙岭一位居民通过网络交易平台销售一株桂花价值高达34万元。

食用菌

蓬壶镇是全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有草菇,蘑菇,鲜菇,金丝菇等。

枇杷

蓬壶镇是全县最最早最大的早钟六号枇杷基地。

特色物产

水果

蓬壶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81.6毫米,气候温和,具有夏长秋短的特点,农林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早钟六号”枇杷,琯溪蜜柚,芦柑,荔枝,龙眼等名质水果。食用菌,花卉,早钟六号枇杷是三大支柱农业。

特色小吃

蓬壶肉羹远远驰名,参加县政府市旅游局举办的“永春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评选活动,选送参赛的蓬壶贡糖,蓬壶鼠粬龟被评为永春十大小名吃。蓬壶肉羹汤不仅经济实惠,还味道鲜美。炸粿,炸豆腐干也是非常不错的。

食用菌

食用菌产业发达是全县最大的食用菌之地,有草菇,蘑菇,鲜菇,金丝菇等。

旅游资源

蓬壶山清水秀、四季如春、风光如画、名胜遍布、人文荟萃、民风淳朴,酷似蓬莱仙境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用“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诗句描绘蓬壶如诗如画如仙境的自然风光。蓬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仙岭、农村科技文化园和观山、汤城景光带为两翼,以福建省唯一供奉炎帝、闽南人祭拜中华民族三皇始祖神农大帝的仙洞山和高僧弘一法师诵经著书弘法、俗称“桃源甲刹”的普济寺为策应,辐射周边呈祥的雪山言、锦斗的乌髻岩,构成永春中部生态朝圣旅游中心。同时,三角古街、马跳天险、温泉地热、南音、白鹳武术白鹤拳、舞狮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期待着您来探索、解读和开发。蓬壶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镇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点20多个,较著名有百丈岩(马寺)、仙洞山、普济寺、南幢庵、壶口桥、马跳峡、鳌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白水祭瀑布及汤城温泉等,美景胜不枚举,是宗教朝圣、旅游度假的好去处。1999年,已聘请华侨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对“蓬壶一日游”开发进行整体规划。近几年来,镇政府已筹集资金近亿元投入于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蓬壶一日游”已初具规模,每年已迎接20多万人次的游客到蓬壶观光旅游、宗教朝圣和休闲度假。蓬壶现有海外乡亲7万多人。改革开放以来,三胞们争相回乡谒祖观光、贸易兴办公益,至今在境内捐资已达2000多万元。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蓬壶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视频

美丽的蓬壶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