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蓝果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蓝果树(学名:Nyssa sinensis Oliv.)是蓝果树科,蓝果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粗糙,常裂成薄片脱落;小枝圆柱形,鳞片覆瓦状排列。叶片顶端短急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略呈浅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淡紫绿色,花序伞形或短总状,花单性;雄花着生于叶已脱落的老枝上,花萼的裂片细小;花瓣早落,雌花生于具叶的幼枝上,基部有小苞片,子房下位,核果幼时紫绿色,成熟深褐色,种子外壳坚硬,骨质,4月下旬开花,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北、四川东南部、湖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300-1700米的山谷或溪边潮湿混交林中。

该种木材坚硬,供建筑和制舟车、家具等用,或作枕木和胶合板、造纸原料。树干通直,树冠呈宝塔形,枝叶茂密,色彩美观,秋叶红艳,供观赏。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余米,树皮淡褐色或深灰色,粗糙,常裂成薄片脱落;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淡绿色,多年生枝褐色;皮孔显著,近圆形;冬芽淡紫绿色,锥形,鳞片覆瓦状排列。叶纸质或薄革质,互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稀卵形或近披针形,长12-15厘米,宽5-6厘米,稀达8厘米,顶端短急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略呈浅波状,上面无毛,深绿色,干燥后深紫色,下面淡绿色,有很稀疏的微柔毛,中脉和6-10对侧脉均在上面微现,在下面显著;叶柄淡紫绿色,长1.5-2厘米,上面稍扁平或微呈沟状,下面圆形。花序伞形或短总状,总花梗长3-5厘米,幼时微被长疏毛,其后无毛;花单性;雄花着生于叶已脱落的老枝上,花梗长5毫米;花萼的裂片细小;花瓣早落,窄矩圆形,较花丝短;雄蕊5-10枚,生于肉质花盘的周围。雌花生于具叶的幼枝上,基部有小苞片,花梗长1-2毫米;花萼的裂片近全缘;花瓣鳞片状,约长1.5毫米,花盘垫状,肉质;子房下位,和花托合生,无毛或基部微有粗毛。核果矩圆状椭圆形或长倒卵圆形,稀长卵圆形,微扁,长1-1.2厘米,宽6毫米,厚4-5毫米,幼时紫绿色,成熟时深蓝色,后变深褐色,常3-4枚;果梗长3-4毫米,总果梗长3-5厘米。种子外壳坚硬,骨质,稍扁,有5-7条纵沟纹。花期4月下旬,果期9月。[1]

主要价值

蓝果树是季节性彩叶植物,加之果熟时呈现深蓝色,非常美观。木材淡黄色,结构细匀,材质轻软适中,可作食品、茶叶包装箱。木材切削容易,易胶粘,可作胶合板的原料,也是制造家具、建筑物和室内装饰的好材料。

主要变种

矩圆叶蓝果树(变种)(植物分类学报),该种与蓝果树的区别在于该变种的叶片矩圆形,通常长10-15厘米,宽4-5厘米;核果近长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1厘米,直径5毫米,2-3枚成伞形果序,果梗较长,通常长5-6毫米,总果梗较短,仅长6-8毫米。[2]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生于低海拔的润湿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勐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