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蒿儿团2(孙同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蒿儿团2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蒿儿团2》中国当代作家孙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赏

蒿儿团2

蒿儿团是清明节的时令食品。在如东乡下,人们不仅食用它,它更重要的还是祭祀用品。

在《诗经•小雅》中有:“鹿鸣呦呦,食野之蒿”的诗句,说明清明吃蒿儿团的习俗早有流传。在一些地方,也有将蒿儿团叫做青团的,这也不无道理,因为蒿儿团一身青碧,一副油旺旺人见人爱的样子。

儿时,每到清明节,母亲就会带我们到野地里“掐”蒿儿。“蒿儿”有好多种:青蒿儿、茅蒿儿、草蒿儿等等。用于做“蒿儿团”的蒿儿亦称青蒿儿、香蒿儿或面蒿儿。蒿儿在百草之中是很好辨认的:它有碧绿的叶子,叶边上呈锯齿形状,叶背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绒毛,一副纤纤弱弱的模样,身上还带有淡淡的艾草味。清明时节的蒿儿很嫩,脆生生的,用手轻轻一掐就下来了。我们贪玩,下到地里,心思已经不在蒿儿身上,当母亲在地里转了一圈,篮子里已经有了半篮鲜嫩“蒿儿”的时候,我们往往还是两手空空。母亲所选的当然都是标准的“面蒿儿”。

母亲将洗净的蒿儿放到锅里煮开,随即捞出凉透,然后倒进早已备好的糯米粉中,搓啊揉啊,直搓得蒿儿和糯米粉“水乳交融”,直揉出一个翠绿色的大粉团。母亲将大粉团在桌面上揿扁,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这时,姐姐和我伸出几双小手,领取母亲赏赐的一只只小团,抓在手里使劲地搓、揉、捏,最后成为一个个小圆子——蒿儿团。可惜的是,我照着母亲说的方法,却总是搓不圆,不是搓成一个长条儿就是捏成了一个扁饼,惹得母亲和姐姐们笑声一片。我所做的蒿儿团最后还得经过母亲的再加工,才能摆上“蒸箩”。

蒿儿团入锅只是十几分钟光景,一股带着蒿儿和糯米的混合气味就从锅沿边溢了出来,袅袅地散发在空气里,诱得我们一个个涎水欲滴,直喊“我肚子饿了”。这时的母亲偏偏是那样地不紧不慢,又是要拿竹筛来清洗,又是要准备冷水盆,等这些事情弄完了,才终于掀开蒸蒿儿团的锅盖,随着热气升腾散尽,一个个青碧如玉,幽幽地透着翡翠般光泽的蒿儿团终于展现在眼前——好美呀!

母亲将手醮一下水,拿起一个个蒿儿团,摊放在竹筛里,到这时,她似乎才忽然想起身边的我们,用筷子夹起一个来,吹一吹,一一递给我们,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我,接过蒿儿团来,一阵狼吞虎咽。母亲看着我那副“穷相”,说:“慢点儿吃,以后有得你吃的。”说归说,事实上,我知道,哪能保证我们“有得吃”呢,那时的清明节,为了让我们能吃上一回蒿儿团,母亲可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

如今,每到清明时节,我还会重温母亲做的蒿儿团的情景。母亲的蒿儿团,和着亲情,掺着挚爱,依然香在我的心中。 [1]

作者简介

孙同林,男,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人,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