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蒲山镇

中文名 :蒲山镇

所属地区: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蒲山镇原名槐树湾公社,办公地点在今槐树湾街,1986年6月迁至蒲山脚下的姚亮村井洼,改名为蒲山乡。1997年改名为蒲山镇,沿用至今。位于南阳市北15公里,是卧龙区十五个乡镇办之一,南接七里园乡,西连谢庄乡,北和石桥镇接壤。

境内有蒲山,独山,丰山,紫山四座孤山。独山、丰山为风景名胜区,丰山有霜钟、古柏等文化遗址。境内东南部黄山村内有黄山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全镇总面积124.7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10.3万亩,总人口104202人(2017年)。辖32个行政村。蒲山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乡镇企业及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全镇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卧龙区15个乡镇办第一位。[1]

目录

基础建设

蒲山镇交通便利,焦枝铁路、豫02公路贯穿南北,龙祥路自南向北在西部丘陵区,依次穿过丁庄、火星庙、赵官庄、高庄、师杨庄、倪家洼、陈家岗7个行政村。2005年动工的靳小(靳岗乡至小寨乡)公路路过清泉村。蒲山镇的小城镇建设按照工矿服务型的思路,1995年聘请河南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专家,完成近、远期规划编制工作,并稳步实施。2001年完成市场街硬化。为改善镇区脏、乱、差面貌,2002年至2005年蒲山镇对中心镇区及豫02公路蒲山段进行了8次综合整治,累计投入人力18000余人次,车辆1500台次,清理垃圾、规范大理石市场及沿街门市的经营行为,拆除违章建筑300余间,拆除石灰窑8座,搬迁石子机40台。截止2005年完成市场街改造,豫02公路翻新,新建镇中教学楼、宿舍楼,完成了镇政府办公楼及新楼续建工程和镇财政所综合楼、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文化中心综合楼,完成小商品市场、汽车配件市场、车辆服务中心、电信大楼、电业大楼建设、完成镇区农网改造,全面实现自来水。建成两纵三横五条街,建筑面积达4.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东起丰山,西至焦枝铁路,南起李彩村,北到田营村石雕市场,共6.5平方公里。蒲山电厂总投资14.3亿元,1996年筹建,1998年上半年运行发电。电厂建设同时,豫02线和电厂间3公里的电厂路已建成,2003年底电厂至赵官庄总投资45万元的电厂西路也贯通通车。

社会事业

2004年全镇有中小学校33所,其中民办中学1所,民办小学2所,共276班,教师660人,在校学生10000余人,小学、中学入学率均达到100%。1986年-2004年,先后筹资1450万元,建成了30个行政村小学教学楼。1995年筹资130万元,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镇一中教学楼1座。投资11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镇二中教学楼一座。期间,建成文化站1个,高标准文化大院15个,文明学校5个。镇中心卫生院设病床50张,有医务人员82人,有村级卫生室34个,全镇防疫率达90%。2004年镇有兽医站1个,兽医8人,兼职防疫员4人。1986-2004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2.9‰以下,计划生育率连年保持在94.8%以上。镇成人学校每年培训实用技术人员4600人次,培养农村各项专门技术人才660人,农业科技方面推广豫麦18、豫麦34、丹玉十三玉米等优良品种和奶牛、皮尔蒙特肉牛养殖品种。1986-2004年,蒲山镇先后被授予"省先进乡镇文化站"、"省级重点镇"、"省级先进党校"、"科技示范乡镇"、"市级文明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人口民族

该镇有187个自然村,294个村民组,104202人(2017年)。境内除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清泉、张营、蒲山店3个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约1200人。

视频

南阳市蒲山镇王俊平,史永康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