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蒙古秘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蒙古秘史(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学典籍) 《蒙古秘史》是成书于13—14世纪的一部历史著作,作者佚名。该书记述了蒙古民族500多年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

《蒙古秘史》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兰勒写起,直到窝阔台罕十二年(1240)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并称为蒙古民族三大历史著作。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字经典作品,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

内容简介

该书以口述实录的方式,从蒙古民族的起源,以及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书中突出描述了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和他在战乱中壮大自己势力,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记载蒙古汗国南征并进兵中亚、远征欧洲的情况

《蒙古秘史》共12卷(或15卷),282节,内容涉及蒙古民族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横跨蒙古高原。全书大致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一是成吉思汗先祖的谱系,两位民族始祖的名字分别意为“白鹿”和“苍狼”,这鹿与狼缔婚,以奶汁哺育后代的故事,象征着这个富有野性和强悍生命力的民族,是具有喝母鹿奶汁长大的苍狼的高洁优美和坚强的品格。二是成吉思汗本人一生的活动历史,以成吉思汗军团艰难地崛起,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统一蒙古高原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为主干,描绘了成吉思汗及其部将的意志、战略和魄力;三是窝阔台罕的活动历史。

创作背景

13世纪,蒙古在漠北兴起。蒙古大汗责令必阇赤(书记官)写历史。蒙古人原来没有文字,这时已经借用畏兀儿字母写蒙古语,形成了畏兀儿体蒙古文。用畏吾儿体蒙古文写下的历史,当时的蒙古人称之为“脱卜赤颜”(又作“脱必赤颜”、“脱不赤颜”、“脱必禅”,都是同一个词语的异译)。在元代文献中,又把脱卜赤颜一词汉译为“国史”。脱卜赤颜是必阇赤们断断续续地修撰的,经过不止一次的增补和修订。

13、14世纪,蒙古草原出现了不少围绕着成吉思汗勋业的英雄叙事诗,如《征服三百泰亦赤兀惕人的传说》《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等,也就是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成功,使这个民族爆发出充分的自信,从而用秘史的形式追述自己的来源和纪录自己的精神历程。 [1]

其实,元朝皇室撰写《蒙古秘史》的初衷并不是要像《史记》那样流传千古,而是要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谱系史事如实记载下来,包括全部功过得失,以祖传家训的方式为蒙古族后世帝王训谕劝谏。[2] 此书出现的时代与汉族地区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相前后。

作品鉴赏

思想

法治思想

《蒙古秘史》记载,13世纪前蒙古部落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雏形,“约孙”制度则是古老的习惯法律制度。作为一种习惯行为规范,被蒙古部落全体成员认可与遵循,“约孙”在历史典籍中并没有被完整记录,甚至可以说是凌乱分散的,但通过今天自各种载体中片段的记录,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它的内容几乎包容了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军事等诸多方面,有氏族首领忽里勒台选举制、汗位继承世袭制、氏族血亲复仇制、生产围猎制度等等。蒙古族习惯法中还有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如禁止在生长有草木的地方挖坑、倒开水、倒灰,严禁乱采滥伐,为保证草场及土壤肥沃,一年四季根据不同情况繁殖牲畜,分片放牧。蒙古民族的习惯法产生于游牧生产活动中,水源、草场等自然资源对于蒙古民族的游牧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由此充分体现出蒙古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正是基于蒙古民族习惯特性,“约孙”的内容中还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诸如对“长生天”的敬仰、祖先祭祀、生活禁忌等等,与此同时,对于部落成员的婚姻、继承等事项,规定了氏族婚姻族外婚制、家庭主要财产幼子继承制等内容都有明确的表达。

伦理道德

《蒙古秘史》的道德规范论,可以说是此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叙述的道德规范类型,从图腾、禁忌、礼仪到箴言、规则、义务,极具民族特色,尤其是对蒙古语概念、范畴的阐释,详细到位;《蒙古秘史》的人生价值观论,《蒙古秘史》的道德教育思想论,资料运用娴熟,论说形式精当,考据、论证均很严谨,毫无把己见强加于古人之嫌。其中,人生价值论部分的思想观念之理论分析和生活场景之应用语言分析,均体现了与以往思想史研究不同的新的方法论,即它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当时蒙古上层贵族的人生价值观,阐释了其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力争战胜一切的英雄主义伦理特征。尤其对幸福、名誉、训谕等概念的蒙古语语境分析,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语言

《蒙古秘史》所用语言简洁明快,音韵节奏感强,散发着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 据统计,全书韵文部分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它们包容了大量的民间歌谣、祝词赞词、谚语、格言等民间口头文学,具有鲜明的草原生活特色。“影子以外没有朋友,尾巴以外没有鞭子”是流行于草原地区的蒙古族谚语,《蒙古秘史》中多次运用它来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含蓄深刻而耐人寻味。不仅韵文如此,而且散文也多有这样的精彩语言。如当成吉思汗派人去劝说王罕时,书中这样说:“一侧车辕如果断了,黄牛怎能将其拉着前行?我不正是那辆牛车的一辕吗?一侧车轮如果坏了,那辆车又怎能独轮前行?我不正是这辆车的一个轮子吗?”这种来自草原生活中的贴切比喻,在书中俯拾皆是。而语言的反复咏叹,节奏鲜明,自然也是富于草原韵味的蒙古族文学语言的重要特色。

作品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独特的艺术、美学和文学传统及天才的语言使它不仅成为蒙古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著作,而且也使它理所当然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的宝库。 [3]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东方学家、蒙古学专家符拉基米尔佐夫:如果可以说在中世纪没有一个民族像蒙古人那样吸引历史学家们的注意,那么也就应该指出,没有一个游牧民族保留像《蒙古秘史》那样形象地、详尽地刻画出现实生活地纪念作品。

文史学者郑振铎:天真自然的叙述,不知要高出恹恹无生气的古文多少倍!我们如果拿《元史太祖本纪》等叙同一的事迹的几段来对读,便立刻可以看出这浑朴天真的白话文是如何地漂亮而且能够真实地传达出这游牧的蒙古人的本色来了。

元史研究学者亦邻真:《蒙古秘史》首先是一部史书,写了成吉思汗的先祖谱系和成吉思汗一生的事迹,还写了窝阔台汗统治时期的历史。对研究古代蒙古社会结构和政治、军事机构的人来说,《蒙古秘史》是第一流的珍贵资料。在《蒙古秘史》中反映出的古代蒙古的社会心理和伦理道德观念,与藏传佛教传入之后的情形完全不同。《蒙古秘史》是古蒙古语独一无二的典范文献,现存的蒙元时代唯一的长篇蒙古语作品。《蒙古秘史》是公认的蒙古文学经典作品。书中有大量的韵文,诗文并茂,语言和形象具有草原民族特有的韵味。

美籍华裔学者洪业(洪煨莲):尽管这部书写作费时不久……其背景则为古代游牧民无数世代的生涯。

日本学者村上正二:《蒙古秘史》具有作为历史文学先驱的第一流作品的地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