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萧珊,巴金之妻。作家、编辑、翻译家。
萧珊(陈蕴珍) | |
---|---|
巴金妻子 |
基本信息
本名: | 陈蕴珍 | ||
---|---|---|---|
乳名: | 长春 | 笔名: | 陈嘉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日期: | 1917年1月8日 | 出生地点: | 浙江鄞县(宁波)迎凤桥 |
逝世日期: | 1972年8月13日 | 逝世地点: | 上海 |
学习院校: | 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 ||
职业: | 作家、编辑、翻译家 | ||
代表作品: | 《在伤兵医院》、《萧珊文存》、《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等 |
人物介绍
萧珊 (1917年-1972年),巴金之妻,与巴金厮守28年直到逝世。原名陈蕴珍,乳名长春,1917年1月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迎凤桥。1936年至上海,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扮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进而结识进步人士。在上海读中学期间读到巴金的作品,喜爱巴金,开始与他通信相识并相恋。并在巴金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根据抗战期间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经历,创作了处女作散文《在伤兵医院》,1937年发表于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随后,她跟随巴金一路西行避战,发表多篇抗战题材的游记散文,并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1942年决定辍学陪巴金筹备文化生活出版社,照顾巴金。1944年5月两人于贵州花溪结婚,次年生下女儿小林。抗战后期两人返回上海,作为女主人照料家事、照顾孩子。1950年儿子小棠出生。在理料家务之余,萧珊积极学习俄语,并协助巴金处理出版事务,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后为《上海文学》、《收获》等杂志义务编稿、组稿,翻译俄文书籍。著作有《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萧珊文存》等,译作有《阿细亚》(屠格涅夫)、《奇怪的故事》(屠格涅夫)《初恋》(屠格涅夫)《别尔金小说集》(普希金)等作品。
文革期间巴金受到残酷迫害,萧珊也因与巴金的关系受到非人待遇。精神受辱、亲友隔绝,身心受到摧残。1972年7月萧珊因患癌症住院,而巴金在干校劳动不被允许探望,萧珊只得独自在医院接受治疗,半个月后病逝上海。在萧珊去世3年之后,巴金才获许把萧珊的骨灰捧回,巴金将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边,一直到2005年去世。骨灰于2005年与巴金骨灰掺和,撒入东海。
人物图片
更多图片请点击:萧珊图册
1936年8月,萧珊寄给巴金的第一张照片[1]
人物关系
人物生平
年份 | 事件 |
---|---|
1917 |
|
1930 |
|
1931 |
|
1934 |
|
1936 |
|
1937 |
|
1939 |
|
1940 |
|
1941 |
|
1942 |
|
1943 |
|
1944 |
|
1945 |
|
1949 |
|
1950 |
|
1967 |
|
1968 |
|
1972 |
|
2005 |
|
爱情婚姻
萧珊由于饰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并与“进步人士”交往过密而被上海爱国女子中学开除。像那个年代许多热血但迷惘的年轻人一样,《家》的出现点燃了萧珊追求爱情与自由的信念。在萧珊的眼中,巴金犹如一盏照耀自己生命的航灯,她不停地给巴金写信,迫切地想从巴金那里得到人生方向的指点。
由于有着13岁的差距,每次给萧珊回信,巴金总是称她为“我的小友”。在巴金的眼里,萧珊还是个孩子,这个小女生不过是千万个给他写信的读者中的一员。巴金曾经翻译过俄国著名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在四川老家时也参加过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但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所以,于巴金而言,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年轻人的束缚。并且,在这样的乱世里,处在革命新思想之风口浪尖上的巴金,也不想在某一时刻,世事出现风吹草动时,连累他人。正因如此,当时的巴金虽然已是32岁,却依旧孑然一身。
1936年的大上海,年仅32岁的巴金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两方面已是声誉卓著,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家》,深深唤醒了青年一代。当时追求巴金的人很多,但他却没看上任何人。在给他写信的爱国学生中有一女孩的信给巴金留下了特别的印象,他们通信达大半年之久,却未见过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写道:“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李先生能答应我的请求……”信中不仅约了时间、地点,还夹着一张她的照片。
按信中的约定,那天上午,巴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约定的饭店。一会儿,一位梳着学生头、身着校服的女生用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巴金,文雅、快活地笑着说:“李先生,您比我猜想的可年轻多了。”不善言语的巴金一下子少了许多拘束,开心地说道:“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娃娃呀!在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于是,18岁的萧珊开始介绍自己。两人开始了8年的恋爱。
姑娘的挚爱帮助巴金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巴金为维持生计拼命地写书、译书、编书,他不能被经济问题所困扰,更不能影响自己的创作心境与创作质量。1944年5月,恋爱八年之后,与巴金在贵阳共结连理。
生活轶事
- 笔力出色的翻译家
作为巴金先生的夫人,萧珊女士常年以照顾家庭、协助巴金先生处理出版事务为重,她的文学功底、翻译水平常常被低估甚至忽视。萧珊女士抗战时期的随笔作品《在伤兵医院中》《在孤军营中》《沪港途中》《在海防》《滇越路上》等,记下与民族共艰危的经历,文字里洋溢着坚定、乐观的精神。又如1960年代的散文《幸福的会见》《在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描写药店营业员劳模事迹的散文《亲人》等,反映了她主动融入社会生活的经历,她以富有个性的笔调写出自己对新社会的理解。
巴金故居的餐厅里有一架钢琴,是萧珊用自己第一部翻译作品《阿细亚》的稿费购买、赠送给女儿小林的礼物。在萧珊1952年8月25日致巴金的信中记录了翻译的缘起,萧珊写道:“我不知道你会不会笑我,我想译屠氏的《阿细亚》,我有了一本俄文的、但不知英文的你放在哪只书柜,我知道你要译这本书的,但还是让我译罢,在你帮助下,我不会译得太坏的。”译文不仅有《阿细亚》,还有萧珊译《初恋》《小姐——乡下姑娘》《别尔金小说集》等作品。巴金曾这样评论萧珊的译笔:“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
- 倾心付出的妻子和母亲
作为武康路113号的女主人,这座庭院的每个角落都留有萧珊女士的足迹,她与巴金相濡以沫、忠贞不贰的爱情,她对子女倾情奉献的母爱,她美丽端庄的形象、生活中的点滴都在展览中呈现。从活泼鲜丽的青年到沉稳端庄的中年,再到凝重疲惫的1960年代,多幅萧珊的珍贵历史照片配以同时代作家描述她的文字展示。照片墙上,集中组合了各个时代巴金一家的合照。萧珊当年使用的上海公交月票、手包、穿过的外套、“上海”牌手表、帮助巴金批复读者来信的信封及病后申请医疗费用的报告,让观众接触到一个真实立体的萧珊。
巴金与萧珊的爱情生活在二人的信件中可窥端倪。“我的心里永远有你。……在任何情况下我要做一个值得你的爱的人。”(1952年巴金致萧珊)“当我寂寞的时候,当我想念你的时候,你会特然的站在我的前面。”(1952年萧珊致巴金)他们的爱情,转化为家事的安排、对孩子的叮咛、在工作上的交流,融于整个家庭生活,化于无形。萧珊1960年代的就诊记录旁,是巴老《怀念萧珊》的手稿,淡蓝色的笔迹记录着两人经历的风雨,抒写对亡妻的深情,不禁使人动容。冰心曾这样评价巴金:“他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他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这是他最可佩处之一。”
- 受欢迎的女主人
萧珊天性活泼,待人热情真诚,朋友们都喜欢她。黄裳在《琐记》中回忆:“当时巴金住在霞飞坊(今淮海坊),他家来往的朋友多,兼职就像一座文艺沙龙。女主人萧珊殷勤好客,那间二楼起坐室总是有不断的客人。……萧珊有许多西南联大的同学,如汪曾祺、查良铮、刘北汜也不时来做。谈天迟了,就留下晚饭……”全家搬至武康路后,萧珊的个性依然为她获得许多友情。为刊物义务编稿、组稿时,她“又热情,又撒娇”地向冰心催稿“你再不来稿,我就要上吊了”;为朋友沏茶待客时,她“濯器、炽炭、注水、淋壶、筛茶”,使汪曾祺写道“印象深刻”;1972年身心疲惫时期收到沈从文来信时,她“拿着五张信纸反复地看,含着眼泪地说:‘还有人记得我们啊!’”
个人作品
文章 | |||||
---|---|---|---|---|---|
出版时间 | 作品 | 作品类别 | 阅读 | 出版社 | 备注 |
1937.10.31 | 在伤兵医院中 | 散文 | 《烽火》杂志第九期 | 署名:慧珠 | |
1939.6.16 | 在孤军营中 | 散文 | 《宇宙风》杂志 | 署名:陈嘉 | |
汽车中 | 散文 | 阅读 | 《现代人》杂志 | 署名:陈嘉 | |
沪港途中——旅途杂记一 | 散文 | 阅读 | 《宇宙风》杂志 | 署名:陈嘉 | |
1939 | 在海防——旅途杂记二 | 散文 | 《宇宙风》杂志 | 署名:陈嘉 | |
1939 | 滇越路上——旅途杂记三 | 散文 | 《宇宙风》杂志 | 署名:陈嘉 | |
1940.12.1 | 在昆明的一个女生宿舍 | 散文 | 阅读 | 《中国与世界》第5期 | 署名:陈嘉 |
萧珊自述 | 散文 | ||||
幸福的会见 | 散文 | ||||
亲人 | 散文 | ||||
1943.5 | 挽歌——愿在天之灵安宁 | 新诗 | 《宇宙风》杂志第131期 | 悼念友人林憾庐 | |
1966.6.22 | 在刘胡兰烈士家乡 | 散文 | 文汇报 | ||
合集 | |||||
1998.9 | 《探索人生》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萧珊和巴金的合集 | ||
2009.3 | 《萧珊文存》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1994.10 | 《家书——巴金萧珊通信集》 | 书信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李小林编 | |
译著 | |||||
出版时间 | 译文 | 作品类别 | 著作者 | 出版社 | 备注 |
1953.6 | 《阿细亚》 | 中短篇小说 | 屠格涅夫 | 平明出版社 | |
1954.5 | 《初恋》 | 中短篇小说 | 屠格涅夫 | 平明出版社 | |
1954.11 | 《奇怪的故事》 | 中短篇小说 | 屠格涅夫 | 平明出版社 | |
1954.12 | 《别尔金小说集》 | 中短篇小说集 | 普希金 | 平明出版社 | |
1959.6 |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 | 中短篇小说集 | 屠格涅夫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与巴金合译 |
1982.11 | 《黑桃皇后及其它》 | 中短篇小说集 | 普希金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与巴金合译 |
未刊稿和未完成稿 | |||||
1960年代 | 《萧珊自传》 | ||||
1960年代 | 《王平和苏强》(又名《两个男孩的故事》) | ||||
1960年代 | 《外婆的故事》 | ||||
1960年代 | 《我怀念城门公社》 |
作品评价
巴金在1964年12月24日致萧珊的信中说:“刚才曹葆华来,他患心脏病,在休养,用俄文对照读了你译的《初恋》,大大称赞你的译文。”
曾经协助鲁迅主编《译文》的黄源曾对巴金说:“她的清丽的译笔,也是我所喜爱的她译的屠格涅夫的作品,无论如何是不朽的,我私心愿你将来悉心地再为她校阅、加工,保留下来,后世的人们依然会喜阅的。”
穆旦曾经写信给巴金:“不久前有两位物理系教师自我处借去《别尔金小说集》去看,看后盛赞普希金的艺术和译者文笔的清新,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我高兴至今她被人所赞赏。”穆旦精通俄罗斯文学翻译,我想在这里他不仅仅是在转述两位读者的看法,也代表着他内心的评价。
黄裳对萧珊译文的评价是:“她有她自己的风格,她用她特有的女性纤细灵巧的感觉,用祖国的语言重述了屠格涅夫笔下的美丽动人的故事,译文是很美的。”他还说:“我希望,她的遗译还会有重印的机会。”
人物评价
“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巴金先生在《怀念萧珊》中这样形容妻子萧珊,她也作为巴金先生一生的爱人被我们熟知。作为一个颇有灵气的翻译家,一个思想进步敢做敢为的现代女性,她的灵魂有着多面的色彩。
人物纪念
时间 | 文章 | 作者 |
---|---|---|
1978年 | 怀念萧珊(上)(下) | 巴金 |
1984年 | 再忆萧珊 | 巴金 |
一双美丽的眼睛 | 巴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