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萎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8月13日 COVID-19全球最新情报(2021-08-13) 中央社 / 台北13日电 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大流行,日本、马来西亚和芬兰等地新增确诊病例创历史新高纪录;俄罗斯单日病殁人数也创新高;澳洲首都坎培拉出现1起确诊病例后,开始闪电封锁7天。
  • 世界卫生组织(WHO)11日宣布将对3款药物展开大型国际试验,探究能否改善COVID-19住院患者的病况。此外,世卫12日呼吁中国分享最早一批COVID-19病例的原始资料,好让疫情源头调查有所进展。

萎缩(atrophy)为身体部分或是完全的日渐渐消瘦。

  • 造成萎缩的原因包含突变(可破坏建立器官基因)、营养不良、不好的循环系统、失去激素(荷尔蒙)的帮助、失去目标器官的神经支持、超过的细胞凋亡以及缺乏体能锻炼或是组织本身的内在疾病所导致。
  • 维持器官或身体一部分的激素和神经输入,在医学名词上称为trophic。Trophic描述组织的营养状况。
  • 肌肉Trophic的减少,被称为萎缩。
  • 肌肉和骨头的 荒废形萎缩是指肌肉失去了质量以及力量,会发生于长期不动,或是长期卧床休息,或是身体的某部分,长期处于某一状态下(像是眼睛长期处于黑暗中,或是脚长期不能移动)。
  • 这种情形的萎缩可以透过运动改善,除非非常严重无法复原。
  • 萎缩是发育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
  • 是因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所致,可伴细胞数量减少称为萎缩。
    • 常有间质细胞增生。
  • 萎缩的机制还不明,可能主要涉及到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平衡。
  • 萎缩首先是细胞体积缩小,从而由萎缩细胞构成的组织或器官的体积也缩小,且往往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代谢率降低及功能减弱。

肌肉萎缩症应有的正面认知

  • 对许多肌肉萎缩症的患者及家属而言,得知诊断的一刻往往在心中混杂著震惊、悲伤 与绝望。当医生宣布了诊断后,常常很无奈的告诉病人说,这种病目前无药可治。
  • 病人的心理及调适大致可经过一个时期,初期的震惊与惶恐,疾病进行中接踵而来的 问题所带来的冲击,最后就是疾病进入末期时的煎熬。
  • 我们这里谈的肌肉萎缩症,或称肌肉失养症,指的是一类肌肉细胞持续萎缩、退化的疾病。
    • 大部分的肌肉失养症是源于基因的异常所造成的,这些基因的产物在于维持肌肉细胞 构造及功能的完整;当这些产物缺乏或构造异常时,肌肉细胞便会受损、退化了。
    • 不同的基因异常会造成不同的肌肉萎缩症,其轻重程度也不相同。  
    • 以最常见的杜显氏肌肉萎缩症而言,约在五岁前发病,十岁出头就须靠轮椅代步,而 在二三十岁时大多因呼吸或心脏的衰竭而死亡,比较轻的肌肉萎缩症则可能较少部位 受到影响,寿命也不会因而减短。
  • 对于肌肉萎缩症的患者及其家属,我们有以下几点呼吁。
    • 与医师建立长期的互动--您可能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帮助,同时医师也可从疾病的进展来推测预后。
    • 虽然医师知道一些统计数字,但并不能套用在每位病人身上。
    • 疾病的进展往往会受到并发症出现与否的影响,如果家属能积极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病人的生活品质及寿命便能提升。迷信偏方往往会虚耗时间与金钱。
  • 透过病友之间的交流来交换彼此间的心得及情感--目前已有一些民间的肌肉萎缩症病友团体在从事此类的工作,并指导病友如何去利用 一些社会福利的资源。
  • 找一位经验丰富的神经科或复健科医师--因为判断疾病的预后,必须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这并不是一般家庭医师可以胜任的。
    • 当然研究肌肉疾病的专家更能知道一些药物及其它的治疗方法。
    • 例如新的药物或是基因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虽仍在试验中,将来或许能有所 突破,这些治疗方法的新发展,就是您必须询问的。
  • 我们是否要将这疾病的预后告诉孩子呢?
    •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果孩子能配合我们并能发挥他的功能,倒也犯不著主动 告诉他说你大概能活多久。
    • 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一定能查觉本身疾病的恶化,当他主动要了解时,医师与家属便 应以审慎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 “哀莫大于心死”,希望病患及家属们能走出悲情,勇敢地迎向明天。[1]

肌肉萎缩症原因与预防

  • 有许多原因容易造成肌肉萎缩、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与持续恶化,就临床上常见的因子,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 一、神经系统方面:随著年龄增长而运动神经功能下降,将导致所涵盖的肌纤维数目运动单位少。
  • 二、内分泌部分:随著年龄增加而睾固酮 (testosterone) 与肾上腺皮质雄性,因老化而对食物摄取降低,造成身体所需营养素不足,导致骨骼肌减少,进而容易肌肉萎缩。
  • 三、营养摄取:因老化而对食物摄取降低,造成身体所需营养素不足,导致骨骼肌减少,进而容易肌肉萎缩。
  • 四、若是在生活中,不从事身体的活动与运动,也会造成此病症。
    • ● 肌肉萎缩的速度,与活动限制的程度及肌肉负重的多寡有关--肌肉在活动受到限制六小时后,蛋白质便会快速分解,并在三天后达到高峰-肌质量将减少7%;五天后则降低20%;七天后约减少35%;在无负重的状态两周后,肌质量的减少将达45%;若运动过低的情形持续42天,则肌质量的减少更达55%。
    • ● 长期卧床将导致肌肉日渐萎缩--在活动限制的情形下,肌肉萎缩进展十分快速,而最先受到影响的,便是位于下肢与背部的抗重力肌。
    • 其他肌肉也会因为肌肉负重的改变,跟著陆续受到影响;再加上站立本身即是维持肌肉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刺激源,所以当降低了腿部肌肉的负重后,肌肉质量也将快速地减少,故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肌力下降和行动不便等现象,也就接踵而至。
    • 只要躺在床上不动,肌肉便会开始萎缩、失去力气,且骨头里的钙质也会逐渐流失;甚至各个关节也开始僵硬,渐渐地,失去独立活动的能力。
    • 即使身体康复后,也可能会变得无法自理生活,进而使身体功能越来越差;有些长者即便扶坐在椅子上,也很容易倾斜倒下,造成日后活动上的障碍与家人的负担。
  • ● 怎么预防肌肉萎缩呢?
    • 1. 增加营养食物--随著老化,蛋白质的合成速率较年轻的成年人来得慢,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降低会造成肌肉质量的流失。
    • 不当的营养摄取,也可能造成肌肉减少症的因素之一。有些老年人的卡路里与蛋白质摄取不足,难以维持肌肉的质量。
    • 且老年人较少感到饥饿,吃的较少或是饮食较为单调,餐与餐之间较少吃零食,也较快感到饱足感;80岁的老人与20岁的年轻人相较之下,其每日所摄取的平均能量可减少超过30%以上,所以在饮食量上,许多老年人的蛋白质摄取量都未达到每日建议摄取量。
    • ● 蛋白质摄取不足与肌肉质量的流失有高度的相关,而逐渐发展成肌肉减少症或肌肉萎缩。
    • 2. 持续的运动--维持或获得肌肉力量和功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缺乏肌肉超负载以及阻力运动的情况。
    • 以同样是卧床不活动28天的情况为例,老年人腿部肌肉质量的流失将是年轻人的3倍。所以随著老化身体的总活动量减少,培养持续运动的习惯,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是重要。
  • 国泰医院职能治疗师沈明德表示,长期卧病的人的各部位关节很容易退化,必须常用(运动)才能防止挛缩退化。
    • 并非所有的运动都可以避免肌肉萎缩,如果运动的强度与时间不足,仍然可能会造成快缩肌的萎缩,而演变为肌肉减少症。
    • ● 照顾者或家人应多鼓励卧床的长者每天都要做关节运动,让长者维持最大的关节活动度,以预防关节挛缩、肌肉组织缺乏弹性、四肢末端血液循环不良等情况。
    • 被动关节运动--
    • 被动关节运动的重要性:维持关节周边组织、肌肉的活动度、柔软度及弹性;以避免挛缩、沾黏的产生。维持循环及维持润滑的功能,预防深部静脉栓塞。
    • 需要被动关节运动者:昏迷、不能起身走动或半边严重瘫痪的长者,皆需要进行被动运动。
    • 由照护者藉著翻身、移位、拉筋、按摩、牵引,协助卧床长者尽可能翻身、喂饭、刷牙、洗脸、穿衣等动作,以延缓长者失去自理能力,或关节肌力功能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这些动作也可以防止关节僵硬、退化、预防褥疮。
    • 被动关节运动重点:无论主动或被动关节运动,目的都是希望让卧床的长者尽可能地拉开筋骨进而活动到全身的每个关节。关节运动可以增加平衡感,避免长者跌倒,所以若是有一些长者能够独立做到的事,例如穿衣服、洗脸、刷牙及吃饭等行为,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以维持关节及肌肉的正常运作。
    • ● 若时间允许,建议每天最少做三次关节运动,每个关节做十下,即能达到灵活关节的目的。
    • 在进行“被动关节运动”时,若长者的关节出现疼痛或僵硬的问题,可以在进行运动前,先帮长者在关节处热敷15 - 20分钟;或是建议在洗澡后再进行被动关节运动。
    • 照顾者应尽量协助卧床长者每天进行关节运动,且尽量达到长者关节的最大活动程度;并在长者可忍受的疼痛范围内,缓慢地进行运动。
    • 运动的介入,可以减缓老化所带来的改变,在维持或提升肌肉量的原则下,有策略性的增加运动量,就可以减少卧床、肌肉萎缩的可能。[2]

参考来源

  1. 杨智超医师. 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台大医院. 2021-08-02 [2021-08-22] (中文). 
  2. 方慧雅护理师. 卧床照护/肌肉萎缩怎么办?2大预防重点,关节运动要每天做. 元气网. 2021-04-30 [2021-08-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