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莽洞探奇(朱法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莽洞探奇》中国当代作家朱法元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莽洞探奇

在修水山区,有好多地方被称作“洞”,比如我家周边,就有“鸣水洞”、“鹿角洞”、“东源洞”等等。说是洞,其实就是一个个深山峡谷,恰如四川人把大峡谷称作“沟”一样,有“九寨沟”、“海螺沟”等等。这些洞,一般都是山高林密,怪石嶙峋,溪流隐现,野兽出没,一般是没人敢冒险进入的。

莽洞就是这样的一个神奇去处。

顾名思义,莽洞就是常有蟒蛇出没的一个山沟。它坐落在修水最西边的黄龙山麓,只几千米远就越过边界到达了湖南平江县,直抵著名的石牛寨景区。莽洞有一股清凌凌的山泉,泉水从山间冒出,汇成激流,飞越几十处高坡,形成一道道瀑布;淌过几十个急弯,画出一幅幅险滩。水下的河床,在修水的一段是白色的,叫“白玉潭”,到平江的一段是绿色的,叫“碧玉潭”。更令人称奇的是,就在碧玉潭的一处河床上,明显的卧着一条白龙,在清澈的水下,正在摇头摆尾,蓄势欲飞,见过的无不啧啧称奇。

莽洞离我老家很近,不到三公里,可是我在离家前却从未去看过,那时也没有什么旅游开发一说,恁好的风景也只能藏于深山人不识。只记得曾听人说过,莽洞入口处,有一个深潭,打不到底,那里是东海龙王的一处居所。附近村庄的人家若是办婚丧大事,可到这里借取餐具,都是金盏银盘,十分贵重。不论谁家来借,只要请法师作法,咒语一念,纸钱一烧,餐具就会浮出水面,任人拿取。但有两条,一是要有德者才能借到,若是借的人家做了缺德事,那就不仅怎么也借不到,而且还会遭到龙王的严惩。二是必须严格遵守“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规矩,若是有人没有及时归还,或想贪图宝物留下一点,那就会留下祸殃,严重的还会招致灭顶之灾。当然这都是民间的传说,它的作用无非是告诫人们要对天地神灵怀有敬畏之心,为人处世不要做亏心事,否则就会遭到报应。

到了本世纪初,这里也被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看中,连同隔壁平江的石牛寨一起,开发成了旅游景区。莽洞一段辟为漂流探险项目。莽洞漂流当然有其独到之处,它发自幕阜山深处,为汨罗江之源头;它藏于深山密林之中,漂流一次长达四个多小时,其险、奇之境随处皆有,甚为吸引人刺激人;它下水处在江西修水,上岸处在湖南平江,可谓“一漂跨两省”。像这样的漂流恐怕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水源人朱啸,乃饱学之士,工于古典文学,尤善诗赋,曾到此考察,留下一幅对联,颇为绝妙。道是:

幕阜山麓,黄龙十里连天岳;石牛寨前,修水一漂过平江。

今年清明时节,我回家乡扫墓,友人邀我去看看莽洞和石牛寨,我便调整了行程,安排了一个半天的时间前往游览。莽洞景观果然奇险。入口处,但见两边山峰高耸,云缠雾罩,远看似乎那山峦把沟壑抱紧了,见不到一丝缝隙。那股清泉却慨然奔涌而来,推开山谷,拨动树藤,直从岩石上纵身跃下,溅起烟雾阵阵,腾空而去。岩石下面,便是那个据说可以借到餐具的深潭。潭在嶙峋山崖之下,半隐半露;水呈螺旋婉转之状,时高时低。水依崖,崖恋水,一阵缠绵悱恻之后,只见那水又一个义无反顾,昂首挺胸,跳下另一个悬崖,奔自己的前程去了。莽洞的激流啊,就这样循环往复,在岩石、树木、藤草的衬托下,上演着一幕幕悲壮激越的感人活剧,感染和激发起人类的雄猛气概和奋斗精神。

我长久地凝望着这奔腾咆哮的溪流,倾听着渐渐远去的震耳瀑声,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人类社会千年万载,总是歌颂江海咏叹河流,可有谁会清楚,在这样的深山老林里,还有如此顽强执着如此川流不息的小溪呢?不正是它们,用了舍身破岩的勇气,才换来了河流的秀美、江海的广阔么?我猛然想起,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溪,和千千万万涓涓细流一起,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汨罗江,成就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千年一跳,留下了亘古不息的传世壮举。这万物生长的地球上啊,究竟谁成就了英雄好汉,谁该慨叹谁该赞美?谁又能辨别得清呢?

由于时令还是四月初,山里的水还冷得很,不可能漂流的。我们只得离开了莽洞口,驱车取道石牛寨而去。

石牛寨正好坐落在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处,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形成的景观。从东面看去,是三座高约500余米的山峰,第一座苗条秀美,形似少女仰面望天,名叫“美女峰”,其余两座粗大硕壮,分别叫“大茅峰”、“小茅峰”。因山峰上有石形如巨牛,故得名石牛山。元末明初,有个叫汤旷的草莽英雄,聚集乡民数千人,在石牛山上占山为王,扎寨落草,后人便呼为“石牛寨”。石牛寨寨上风光无限,寨下景色诱人。寨上是由怪石、奇峰、石洞组成的石的世界,鬼斧神工,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其景点可概括为“一牛二龟三关险,四桥五寨六线天,七奇石八寺庙,四十八岩景无边。”寨下是一望无际的丘陵山地,一律的暗红色山包,山头上略有草木覆盖,属冲击风化而成的丹霞奇观。若是站在寨上望去,这种丘陵山包绵延数千平方公里,横跨三省地面,煞是壮观。

我在来之前就已简单查阅了一些资料,得知石牛山的自然景观是可看可不看的,与其他类似的景区大同小异。倒是这个“寨”字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提议,登上大茅峰,去汤旷的兵寨里探一回营。

果然,登山的路虽不算高,可却异常陡峭,有的地方几乎成了直角,最紧处只能从石头缝里钻过去。真的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山上却很宽阔平坦,是个屯兵的好地方。当年汤旷在这里开设了一个练兵场,至今四周砌筑的石头围墙还有200余米完好无损,山上的一些岩石上,还留下了当年用来制作炸药的石坑。从山头上一直往西,是一垄垄水田,夹在逶迤的山岭之中,可提供一定数量的屯兵用粮。难怪当时朱元璋围了7年多都拿不下来。听导游说是后来汤旷见山下兵退了,想下去散散心,不料明军用草木掩护,全埋伏在丘陵中间,一下就把汤旷抓住了。我总不能信服,想汤旷何许人也,竟至如此粗心?如若说成是因围困太久,山上供应短缺,汤旷不得已率兵下山抢粮,中了埋伏,倒还说得过去一些。

汤旷虽最终失败了,但他在这一带的口碑却异常的好。传说这里有一樊姓人家,有一年遭到兵匪洗劫,数百口惨遭杀戮,只有一个三岁小孩于混乱中逃了出来,幸免于难。小孩吓得不知所措,惶急间躲进了一个稻田中过水的涵管内。由于穿的是开裆裤,屁股有一半浸泡在水中,时间一久,竟被蚂蝗咬得鲜血淋漓。至今当地人还以“边屁股”来取笑樊姓人呢。后来被汤旷发现,才救了小孩一命。汤旷从此把小孩养在自己家中,放他读书,直到长至成年,又为他娶妻成家,生儿育女。樊姓家族自此又不断繁衍,逐渐昌盛。因此这樊姓小孩对汤旷感恩戴德,没齿不忘,临终还留下遗言,告诫后代“永世不忘汤,忘汤永不昌”!自此这一家训被写进族谱,代代相传。当地樊、汤两姓虽分居两省,却亲如同宗,每年清明扫墓,樊家人必先扫汤家祖坟。前些年石牛寨景区为汤旷塑了一尊雕像,樊姓人开了80多辆小车前去拜祭,场面极其壮观。就在我们游览的过程中,导游都反复申明,汤旷绝不是土匪,而是一支正规部队,只不过没打赢朱元璋罢了。我想也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争斗,争斗的历史,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呢?

总之是这么一段历史文化,才使石牛寨出名的。前几年,搞这个风景旅游业的老板又突发奇想,从动物园里租来了一只老虎,放到山上,拍成照片,谎称是从深山跑出来的。妄图以此提高石牛寨的知名度,吸引顾客。其实这个假造的太没有水平,很快就被凿穿了,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笑话,供游人取乐。

我想,人之于物,是何等渺小。山水自然养育了人,给人提供了赏心悦目的景致,人们却不可太急功近利,妄想从中谋取私欲。这与“莽洞借物”有异曲同工之理。无欲者,大自然自会给于恩赐;贪心者,大自然必会给予惩罚。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们不可不从啊!

从大茅峰上往下望去,最美的还是汨罗江水,它从黄龙山中奔来,穿过莽洞,绕过石牛,向西流去,划出了一道柔和的曲线,阳光下,闪着银光,泛着素浪,是那样的教人爱怜。我突然想,莽洞漂流为何不叫“汨罗江源头漂流”呢?一个世人皆知的著名故事难道不比一个小地名响亮吗?

真是该炒的不炒,不该炒的却炒坏了![1]

作者简介

朱法元,1955年出生,本科,出版专业编审,现任上市公司中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600373)董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