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莫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莫渝
出生 1948年(75-76岁)
教育程度 淡江大学

莫渝(1948年),本名林良雅,出生于台湾竹南镇,毕业于台湾省立台中师范专科学校淡江大学,是一位台湾本土派诗人。[1]

曾担任小学教师、书店职员、出版社文学主编、《笠》诗社诗刊主编,并长期与诗文学为主。

1972年应洪醒夫之邀加入后浪诗社。

1983年加入笠诗社。莫渝的创作文类有诗、散文、儿童文学与论述等等。曾获全国优秀青年诗人奖、中国新诗学会新诗创作奖、教育部新诗创作奖、笠诗社诗翻译奖。早期风格较为浪漫,继则转为对现实的批判。莫渝曾自我界定为“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台湾诗人”,从七○年代第一本诗集《无语的春天》诞生。[2]创作的题材就选择以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环境为主,并以任重道远的儒士精神,深刻表达对乡土的关怀。莫渝认为自己一直摆荡在写实和写意的秋千中,但不论是写实或者写意,他都期许作品可以一针见血地达到批判、一语击中地产生感动。

译诗注作

法国诗选三册(古诗选、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恶之华》、《比利提斯之歌》等作品,

有系统地将欧洲著名诗人介绍给台湾读者,已有二十馀部译作问世。

编选诗文集

《诗人爱情社会学》(2011年)。

《笠玫瑰园──笠女诗人选集》(2012年)。

《2013年台湾现代诗选集》(编者之一)。

著作介绍

他曾写作《无语的春天》、《长城》、《土地的恋歌》、《浮云集》、《第一道曙光》、《革命军》、《走入春雨》、《春天e5百合》、《光之穹顶》等诗集及散文集《犹里西斯手记》等,还有评论集《波光潋滟──20世纪法国文学》、《台湾诗人群像》、《台湾诗人侧颜》等[3],也曾翻译法国诗选、《恶之华》、《比利提斯之歌》等作品,参与编选诗文集《诗人爱情社会学》(2011年)、《笠玫瑰园──笠女诗人选集》(2012年)、《2013年台湾现代诗选集》。 现在国立联合大学兼任教职工作。

获奖

相关词条

参考及注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