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荷李活道:寻觅往日风华

荷李活道:寻觅往日风华》一书,描述从香港开埠以来不同时代的荷李活道。主编:郑宏泰、周文港。[1]英国军队于1841年1月侵占香港岛,在水坑口登陆不久,便开始修筑干线道路,荷李活道则成为其中一条香港开埠后随即修筑的重要道路。

目录

背景

荷李活道沿香港岛北海岸线由东向西延伸, 全长约1公里,东端是港英政府的管治核心,西端是华人聚集的民间社会,中间有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大小店铺,以及不同族群、信仰与社会背景的市民,彼此有著微妙而奇特的交往互动。无论是店铺或民居,哪怕空间不大,生活丰厚优裕或贫穷,却可和谐相处,谱写了社区发展历史,同时亦推动了香港经贸商业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为以华洋杂处闻名的香港一大特色。[2]

有鉴于此,2017年在黄绍伦教授带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岭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部和香港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模式,于该年12月连续三个周末的下午,举行三场公开讲座,集中探索有谜般色彩的荷李活道。

主题集中那些曾在荷李活道上留下足迹,身处不同时代、阶层、种族或性别的大小人物,目的是藉着他们的传奇故事与经历,诉说香港社会从渔港发展到金融中心的历程,从而折射中华大地、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彼此相连和巨大社会变迁。三场演讲均座无虚席,其中一场更要另辟课室,以视像“直播”的方式招待向隅的民众。[3]

讲座分享辑录成书《荷李活道:寻觅往日风华》共收录了九篇文章,藉不同人物或群体的故事,诉说他们和荷李活道,乃至于香港社会的渊源和关系。

  • 第一篇: 黄文江博士撰写的〈理雅各与荷李活道社区〉
  • 第二篇: 许桢博士撰写的〈皇仁书院毕业生黄作梅与香港抗战〉
  • 第三篇: 黄绍伦教授撰写的〈英商、印商抑或巴斯商人:塔塔集团在荷李活道的早期足迹〉
  • 第四篇: 李建深博士撰写的〈荷李活道与文物交易〉
  • 第五篇: 阎靖靖博士撰写的〈红尘里的远亲近邻:《华侨日报》与岑氏父子的一个世纪〉
  • 第六篇: 孙文彬博士撰写的〈域多利监狱中的胡志明案:背后的较量〉
  • 第七篇: 庄玉惜博士撰写的〈以经济角度管理公共卫生:造就“公厕大王”点粪成金〉
  • 第八篇: 郑宏泰博士、郑心翘小姐合写的〈暴发速亡的卢亚贵与文武庙
  • 第九篇: 郑宏泰博士撰写的〈青楼妓院:游走于灯红酒绿的何娣颜〉

视频

街道串联起的民间社会《荷李活道:寻觅往日风华》

参考来源

  1. 荷李活道:寻觅往日风华. yesasia. [2022-01-09]. 
  2. 令人入迷的荷李活道. 香港地方志中. [2022-01-09]. 
  3. 令人入迷的荷李活道. 灼见名家. [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