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道:尋覓往日風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荷李活道:尋覓往日風華》一書,描述從香港開埠以來不同時代的荷李活道。主編:鄭宏泰、周文港。[1]英國軍隊於1841年1月侵佔香港島,在水坑口登陸不久,便開始修築幹線道路,荷李活道則成為其中一條香港開埠後隨即修築的重要道路。
背景
荷李活道沿香港島北海岸線由東向西延伸, 全長約1公里,東端是港英政府的管治核心,西端是華人聚集的民間社會,中間有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大小店舖,以及不同族群、信仰與社會背景的市民,彼此有著微妙而奇特的交往互動。無論是店舖或民居,哪怕空間不大,生活豐厚優裕或貧窮,卻可和諧相處,譜寫了社區發展歷史,同時亦推動了香港經貿商業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成為以華洋雜處聞名的香港一大特色。[2]
有鑑於此,2017年在黃紹倫教授帶領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模式,於該年12月連續三個周末的下午,舉行三場公開講座,集中探索有謎般色彩的荷李活道。
主題集中那些曾在荷李活道上留下足跡,身處不同時代、階層、種族或性別的大小人物,目的是藉着他們的傳奇故事與經歷,訴說香港社會從漁港發展到金融中心的歷程,從而折射中華大地、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彼此相連和巨大社會變遷。三場演講均座無虛席,其中一場更要另闢課室,以視像「直播」的方式招待向隅的民眾。[3]
講座分享輯錄成書《荷李活道:尋覓往日風華》共收錄了九篇文章,藉不同人物或群體的故事,訴說他們和荷李活道,乃至於香港社會的淵源和關係。
- 第一篇: 黃文江博士撰寫的〈理雅各與荷李活道社區〉
- 第二篇: 許楨博士撰寫的〈皇仁書院畢業生黃作梅與香港抗戰〉
- 第三篇: 黃紹倫教授撰寫的〈英商、印商抑或巴斯商人:塔塔集團在荷李活道的早期足跡〉
- 第四篇: 李建深博士撰寫的〈荷李活道與文物交易〉
- 第五篇: 閻靖靖博士撰寫的〈紅塵裏的遠親近鄰:《華僑日報》與岑氏父子的一個世紀〉
- 第六篇: 孫文彬博士撰寫的〈域多利監獄中的胡志明案:背後的較量〉
- 第七篇: 莊玉惜博士撰寫的〈以經濟角度管理公共衛生:造就「公廁大王」點糞成金〉
- 第八篇: 鄭宏泰博士、鄭心翹小姐合寫的〈暴發速亡的盧亞貴與文武廟〉
- 第九篇: 鄭宏泰博士撰寫的〈青樓妓院:遊走於燈紅酒綠的何娣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