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荠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荠苎

荠苎,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荠苎MoslagrosseserrataMaxim.[Orthodongrosseserratum(Maxim.)Kudo]的茎和叶。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和安徽等地。具有利水消肿,和胃制酸之功效。常用于腹水水肿,泄泻,胃酸过多,虫积腹痛,痔疮肿痛。[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荠苎
汉语拼音:Qí Zhù
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胃、大肠经
毒性:无毒(《纲目》)
功能:利水消肿,和胃制酸
主治:常用于腹水水肿,泄泻,胃酸过多,虫积腹痛,痔疮肿痛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荠苎

拼音名:Qí Zhù

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夏、秋采收。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除节外均无毛,或疏生白长毛。叶对生;叶片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3厦米,宽1~2.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叶柄长5~15毫米。总状花序长3~7厘米,其上的花朵排列不甚紧密,花序中轴节上具白短毛;小花梗长2~3毫米;萼钟形,5齿裂,被疏毛,长约3毫米,结果时扩大,裂片2唇形,上唇齿宽阔;花冠唇形,长4毫米,白色,上唇短,顶端略凹,下唇3裂;雄蕊4,2退化;花柱着生子房底。小坚果卵圆形,网纹不明显。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

生长于河边草地及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东北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精油0.11~0.5%,精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约占90%,l-甜没药烯约占4%,α-石竹烯约占2%。

性味

《纲目》:"辛,温,无毒。"

归经

《本草汇言》:"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 ①《本草拾遗》:"除蚁瘘,捼碎敷之。亦主冷气泄痢;可为生菜,除胃间酸水。"
  •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驱虫剂。"[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参考资料

  1. 荠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荠苎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