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内容简介

《茶疏》是明代许次纾创作的植物书。 《茶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目,并评日:“是书凡三十九则,论采摘、收贮、烹点之法颇详。中间‘择水’一条,误以金山顶上井为中泠泉,考证殊为疏舛。”主要刊本有:(1)万历丁未(1607年)许世奇刊本;(2)宝颜堂秘笈本;(3)茶书全集本;(4)居家必备本;(5)欣赏编本;(6)广百川学海本(不全);(7)说郛续本(不全);(8)古今图书集成本(不全);(9)古今说部丛书本;(10)丛书集成本(即宝颜堂秘笈本的排印本)。 此以茶书全集本(甲本)为底本,以丛书集成本、广百川学海本、古今说部丛书本等作校。

作者简介

许次纾(1549年~1604年),字然明,号南华,明钱塘人。清历鹗《东城杂记》载:“许次纾……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甚富,有《小品室》、《荡栉斋》二集,今失传。予曾得其所著《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许次纾嗜茶之品鉴,并得吴兴姚绍宪指授,故深得茶理。该书撰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内容预览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共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近日所尚者,为长兴之罗岕,疑即古人顾渚此笋也。介于山中谓之岕,罗氏隐焉故名罗。然岕故有数处,今惟洞山最佳。姚伯道云:明月之峡,厥有佳茗,是名上乘。要之,采之以时,制之尽法,无不佳者。其韵致清远:滋味甘香,清肺除烦,足称仙品。此自一种也。若在顾渚,亦有佳者,人但以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