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茶山镇隶属广东省东莞市,镇中心位置东经113°87′56″,北纬23°08′24″;位于东莞市中北部,西靠东莞市区,东接石排镇、横沥镇,南邻东坑镇、寮步镇,北与石龙镇接壤。是东莞市中心组团。
茶山镇总面积45.4平方公里,辖16个村和2个社区。159100人(2017年)。201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亿元。
茶山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据《茶山乡志》载,梁武帝时(公元502—519年)乡人创建雁塔寺,僧人沿山种茶,茶山之名由此而起,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茶山先后涌现出抗元英雄叶永清、理学家林光、两广提督谢遇奇等杰出人物。茶山境内现有南社明清古村落、东岳庙、麦屋古村等文化古迹。2017年11月,茶山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10月,茶山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茶山镇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
中文名: 茶山镇
外文名: Chashan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东莞
地理位置: 东莞市中北部
面 积: 45.4 km²
下辖地区: 上元村、茶山村等16个村和2个社区
政府驻地: 茶山圩社区
电话区号: 0769
邮政区码: 523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59100人(2017年)
著名景点: 南社古村落、东岳庙、麦屋古村
火车站: 东莞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S
地区生产总值: 137亿元(2018年)
建置沿革
茶山历史悠久,《东莞县志》、《茶山乡志》,均谓于梁武帝时(503年—515年),僧人建雁塔寺于铁炉岭,沿山种茶而得名。
元代前,茶山隶属文顺乡,属京山司管辖,未立寨。
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茶山立寨。
明清时期,茶山隶属文顺乡,归京山司管辖。
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县为单位,推行地方自治。当时东莞县分为十一个区,茶山属第六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茶山属半沦陷区。当时日伪办公地点设在京山的帝相庙(大帝庙),日伪乡一级的政权机构称“维持会”,首要人物称“维持会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日寇投降,全县将十一个区裁并为六个区,茶山属第二区(石龙)所辖为茶山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茶山属第五区,茶山乡管辖二十九个村。
1953年,茶山转属第二区。
1654年6月30日,第二区茶山改为乡级镇。
1957年12月26日,成立大乡,废除区制和乡级镇制。
1958年10月6日,成立石龙人民公社,茶山属其管辖。
1959年6月29日,从石龙公社划出茶山、另行单独成立茶山人民公社。
1968年,茶山公社在文革期间,改称为茶山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2年7月,茶山公社改名为茶山区公所。
1987年,茶山区公所改名为茶山镇人民政府,辖(除西湖外)原有各乡。
行政区划
2014年,茶山镇辖16个村和2个社区。分别为:茶山圩社区、茶溪社区2个社区;上元村、茶山村、下朗村、横江村、卢边村、寒溪水村、增埗村、南社村、塘角村、京山村、博头村、冲美村、粟边村、刘黄村、孙屋村、超朗村等16个村。政府驻茶山圩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茶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北部,镇中心位置东经113°87′56″,北纬23°08′24″;座落于东江支流寒溪河畔,西靠东莞市区,东接石排镇、横沥镇,南邻东坑镇、寮步镇,北与石龙镇接壤。总面积13.83平方千米(2017年)。
地形地貌
茶山镇全境东西宽,南北窄,呈“凸”字形状。东西相距11.3公里,南北相距7.4公里,全区丘陵起伏,南北为河道(寒溪河、南畲蒗),为埔田,中横连绵山丘为旱地,山丘之间为坑田,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茶山山脉分成两线:
京山线——由老黄旗山分出一支向东北行,经莞城、峡口而入京山蟾蜍岭。再别出一支东北行为九梅岭,岐为三支,其一南行至横江村左右诸山止。其二东北行为卖粥寮山,又东行为南社村诸山,又东南行为诸岭,而至龙头村诸山。其三从卖粥寮山别出一支东南行为象岭,折而西南行为茶山附圩诸山。又从南社村诸山中别出一支,南行至员头山一带诸山,再折而西南行至上元村旁之五点梅花(石场)止。此线属东南耒脉,西北走向,再而别出散衍,连绵起伏如渔翁撒网状。
增步线——远从莲花山(笔架山)分出一支,向东北行为牛屎坳山,历数山而为桂子岭入寮步新圩诸山,又西北行入为狗门岭,折而北行至寒溪水村诸山,又西北行入增步诸山止。此线属东南耒脉,西北走向。
气候
茶山镇地处亚热带,毗邻南海,常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春夏多雨,夏秋间常有台风及干旱现象,冬季受北方寒潮侵袭,间有霜冻,但时间不长,年中气温,最高为38.1℃,最低为4℃,平均温度为21.9℃。四季分吹季候风,最大台风为11—12级。全年平均湿度为77.9%,年平均雨量为1600—1700毫米,最大雨量为3300毫米,最少降雨量为950毫米,年中以春夏为雨季,以秋冬为旱季。
水文
茶山水系,于宋代原属东江河带,江从福隆村入口,经龙头折来茶山而入东莞运河或出东江峡外主流,再南流虎门两水汇合而出珠江口。史载宋元佑二年(1087)邑宰李于福隆筑堤阻之,从此东江改道,茶山属内河地带。茶山现属内河寒溪水流域,源出企石与常平两处上游,汇集经横沥、神山、大圳埔会合寮步与龙头蒗内诸水,经石步、员头山、寒溪水、茶山大桥、出横江埔之青鹤湾口,与温塘上游之黄沙水而西流出峡。年中最大流量为400立方/秒,平均流量为120立方/秒,纯属泥流沙中之混浊水质。
另外,南畲蒗水在茶山之北部,旧称为石冈水,本无源头,只属两边诸山流聚之积水区,自东北之石排镇内流入蒗内、经南社、塘角、涌尾、堂头而出东江。
土壤
茶山镇土壤分类为河流冲积、谷底冲积、潮砂泥田、碳质黑泥田、冷底田、泥炭田、深砂地、黄菘土地、半砂泥、潮砂土等。
自然资源
茶山镇有运行中的排涝站30座,建设中排涝站5座,主要分布在镇内寒溪河两岸及黄沙河右岸。东莞生态园湿地公园水域面积为342.7公顷。
人口民族
茶山镇主体民族为汉族,2014年,常住人口约15.7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4.54万人。
视频
最美明信片:谢焕标 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