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苹果白粉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苹果白粉病


苹果白粉病症状
原图链接

白粉病在很多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苹果树也不例外。苹果树白粉病是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同时也是苹果病害中难以防治的病害之一。该病害在范围内广泛十分分布,且为害极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病害的发生日趋加重。该病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梨树,被害新梢生长受到很大影响,不但影响当年产量,而且不利于叶芽与花芽的分化,从而降低第二年的产量。少数严重受害的果树,叶片提前枯死脱落引起新梢干枯死亡,严重影响树势,缩短结果年限。

基本信息

中文名:苹果白粉病

病 原:白叉丝单囊壳菌

为害植物:苹果

为害部位:叶片

病原

病原 苹果白粉病的病原为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EII. et Ev.)Salm.],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无性阶段Oidium sp.,属半知菌类。病部的白粉状物是该菌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菌丝主要在病斑表面蔓延,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发病原严重时,菌丝有时亦可进入叶肉组织内。菌丝无色透明,多分枝,纤细并具隔膜。菌丝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致使病部呈白粉状。分生孢子梗短棍棒状,顶端串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为16.4~26.4×14.4~19.2微米。 [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或苹果树的嫩梢、叶片,也可为害芽、花及幼果。

多图

(1)枝干:病部表层覆盖一层白粉,节间短,长势细弱,生长缓慢。受害严重时,病梢部位变褐枯死。初夏以后,白粉层脱落,病梢表面显出银灰色。

(2)芽:春季重病芽大多不能萌发而枯死,受害较轻者则萌发较晚,新梢生长迟缓,幼叶萎缩,尚未完全展叶即产生白粉层。春末夏初,春梢尚未封顶时病菌开始侵染顶芽。夏、秋季多雨,带菌春梢顶芽抽生的秋梢均不同程度带菌;如春梢顶芽带菌较多而未抽生秋梢,则后期发病重,大多数鳞片封顶后很难紧密抱合,形成灰褐或暗褐色病芽;个别带菌较少、受害较轻的顶芽,封顶后鳞片抱合较为紧密,不易识别,但次春萌芽后抽梢均发病。花芽受害,严重者春天花蕾不能开放,萎缩枯死。

(3)叶片:叶背初现稀疏白粉,即病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新叶略呈紫色,皱缩畸形,后期白色粉层逐渐蔓延到叶正反两面,叶正面色泽浓淡不均,叶背产生白粉状漏斑,病叶变得狭长,边缘呈波状皱缩或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病叶自叶尖或叶缘逐渐变褐,最后全叶干枯脱落。

(4)花朵:萼片和花梗成为畸形,花瓣狭长,色淡绿。受害花的雌、雄蕊失去作用,不能授粉坐果,最后干枯死亡。

(5)果实:多幼果受害,多发生在萼的附近,萼洼处产生白色粉斑,病部变硬,果实长大后白粉脱落,形成网状锈斑。变硬的组织后期形成裂口或裂纹。[2]

侵染循环

以菌丝体潜伏在冬芽间或鳞片内越冬,顶芽、第一侧芽带菌率高于其他部位。春天冬芽萌发时,越冬菌丝开始活动,蔓延在嫩叶、花器、幼果及新梢外表,以吸器伸入寄主内部吸收营养,进入叶肉组织,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使病部呈白粉状。白粉病孢子是初侵染源,病菌以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

分布

分布很广,陕西、甘肃及西南苹果产区发病较重。世界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

发病条件

春季冬芽萌发时,越冬菌丝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侵染。4-9月为病害发生期,4-5月气温较低,为白粉病的发生盛期。6-8月发病缓慢或停滞,待9月秋梢萌发时又开始第二次发病高峰。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连续下雨会抑制白粉病的发生。栽植密度大,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枝条纤弱的果园,发病重。修剪时枝条不打头,长放,保留炭量越冬病芽的,发病重。[3]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与发病关系密切,老品种侨锦、红玉红星柳玉印度柳玉国光金冠等发病重;品种的抗病性高低,与叶片表皮细胞壁厚度及角质层厚度无关,而与叶片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成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成负相关。发病品种叶片中总含氮量比抗病品种的高,而非蛋白氮的含量则较低。

(2)气候因素: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连续下雨会抑制白粉病的发生。

(3)栽培因素:栽植密度大,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枝条纤弱的果园,发病重。修剪时枝条不打头,长放,保留大量越冬病芽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清除发病来源:结合冬季修剪剪出病枝,注重增强树势,冬季和早春剪除病梢,以减少越冬病原,同时生长期进行喷药,以达到防病效果。

休眠期修剪:休眠期修剪应注意去除发病芽,发病严重的果树要进行重剪,以降低带菌量。早春萌芽后至开花前时期,将已发病的病叶丛及早去除。修剪工作需进行2-3次,尽量减少病菌侵染源。

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应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灌溉,不合理的施肥与灌溉方式增加病害的发生率。田间管理过程中应施足底肥,均衡施肥,及时疏剪过密枝条,增加树冠通风透光率,提高果树抗病力。在流行病害经常发生的地区,要逐步淘汰易感病品种,减少侵染源,提高抗病性。

多措并举,全面防治:首先选用抗病高产的树苗是关键,最好是经过二次嫁接的果树苗;尽量选用地势高、干燥、排灌方便的田块作果园,如果立地条件允许可以起高垄;在秋季苹果摘完时,尽量扫除发病果树的病叶、杂草、落果,对果园进行深翻,集中烧毁,有病斑的要及时刮除,并对刮除的地方进行石硫合剂喷涂,摘除病叶,剪除病梢。

化学防治

苹果树萌芽前,提倡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苹果花芽露红时喷第1次药,发病严重的果园落花后10-15天喷第2次药。常用药剂有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2%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25%己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47%乙嘧·吡唑·丙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等。

一般于花前及花后各喷一次杀菌剂。防治苹果白粉病有效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相关视频

苹果腐烂病、白粉病、根腐病防治要点

黄陵植保-苹果白粉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