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犀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苏门答腊犀 |
中文学名: 苏门答腊犀 |
苏门答腊犀牛(学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
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
2019年05月27日,大马最后一只雄性苏门答腊犀牛“塔姆”(Tam),不幸逝世。[1]
物种学史
犀牛最早出现于早始新世,DNA的对比表明犀牛与马在5000万前“分家”。现存的犀科在晚始新世的欧亚大陆出现,现存犀牛的共同祖先生存在中新世。 苏门犀是现存犀牛中最原始的一种,因为它保留了许多祖先的特征。
最早的双角犀属的化石记录出现在中新世早期,大约2300-1600万年前。基因研究表明双角犀在2590±190万年前就已与其他犀牛分歧。目前有三种对于苏门犀与其他现存犀牛的亲缘关系的假说。一说苏门犀与非洲的黑犀与白犀是近亲,因为它们都有两只角。其他的分类学者认为苏门犀与印度犀和爪哇犀更接近,因为它们的分布区很接近。
近期研究则表明两种非洲犀牛,两种亚洲独脚犀和苏门犀各自代表三种自2590万年前分裂的不同的世系,而哪一支先分歧目前仍不确定。目前,一说苏门犀和两种非洲犀、两种亚洲独角犀的亲缘关系一样远,二说和两种亚洲独角犀的亲缘关系更贴近一点点。
形态特征
成年苏门犀肩高大约130厘米,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00-1100千克,是现存体型最小的犀牛,大小相当于大个体家牛,而最大个体重1100千克,人工圈养最大可达1500千克。苏门犀长有两只角,这一点与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似,而不同于亚洲的印度犀和爪哇犀。前角较大,通常为15-25厘米,不过最大的记录有81厘米,后角较小,通常是少于10厘米。角的颜色呈黑灰色或黑色,雄性的角大于雌性,不过此外两性没有区别。
四腿之后有两片褶皱的皮肤,颈部有一片较小的皱肤。皮肤较薄,有2-3厘米厚。野外个体没有皮下脂肪。浑身长有红棕色的毛,为其他犀牛所不具备(有人据此推断,苏门犀由史前的披毛犀牛进化而来),毛有浓有稀,幼仔的毛较密。野外的毛较难观察因为它们身上通常覆盖着泥。饲养个体的毛较粗农因为与草木的摩擦较少。耳中的毛较长,尾尖有一簇浓密的毛。与其他犀牛一样,苏门犀的视力很差。虽然它们看似笨重,但它们可以轻松的翻山越岭。
栖息环境
苏门答腊犀在低地与高原都有出现,生活在雨林和沼泽中。栖息于接近水源的丘陵地带,尤其是灌木较浓的山坡地带。
生活习性
苏门答腊犀是独居动物,雄性的生活范围可达50平方公里,雌性为10-15平方公里。雌雄的地盘经常重叠。没有发现因争夺地盘而搏斗的行为。它们会挖泥土,排便,或把树苗弯成独特的样式来表示它们的地盘。通常黄昏和清晨出来觅食,白天待在泥池里休息。在雨季会迁徙到海拔较高的地区,在较寒冷的季节迁回山谷。
苏门答腊犀几乎不停的发声,最常见的三种声音包括“咦”,鲸歌声与尖哨声。“咦”是一种长约1秒的尖叫,是最常见的声音。它们也会发出与露脊鲸相似的声音,故名鲸歌声。尖哨声是三种声音中最响的,苏门犀花很长一段时间泡泥澡。当泥坑变小时,它们会用角与脚去挖深。泥坑会被用上2-12周,然后被抛弃。
苏门答腊犀通常在黄昏和清晨出来觅食:以小嫩叶、树苗、水果、嫩芽和细枝为食,每天可吃掉50千克。最常见的被食种类为番樱桃属的植物。
分布范围
原产地:印尼、马来西亚。
可能灭绝:缅甸。
地区灭绝:孟加拉国、不丹、 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印度、中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越南。
繁殖方式
雌性在6-7岁达到性成熟,雄性则要达到10岁以后。孕期为15-16个月,每胎仅产1仔。幼仔体重通常为40-60千克,在15个月后断奶,并在1-3岁时待在母亲身边。在野外生殖间歇期为4-5年。野外寿命大约为30-45年。 性关系之前会出现一段恋爱期,导致声音交流的增加,尾部的提高,小便以及更多的肉体接触,包括雌雄体用口鼻部抚摸互相的头部与生殖器。恋爱的习性与黑犀较相似。年轻的雄犀牛往往会对雌性施暴,导致雌性的受伤甚至死亡。在野外雌性会逃离过度粗暴的雄性,在饲养的笼圈中则不行,导致较低的饲养生殖率。
发情期长约24小时,并会在21-25天后复发。辛辛纳提动物园的个体交配时间大约为30-50分钟,与其他犀牛相似,在马来西亚的苏门答腊犀保护中心的个体则较短暂。苏门答腊犀较长的交配时间与对其他犀牛的观察,表明其交配季节应该也比较长。
人工饲养的苏门答腊犀牛在2001年繁殖成功,之前的饲养繁殖都因各种原因而失败,研究发现苏门答腊犀的排卵靠交配的催生且有不稳定的孕酮数量,2001年的成功是因为孕酮的补给。
野外寿命大约为30-45年,饲养环境中的记录是一头雌性的北部苏门答腊犀牛,活了32年8个月,在1900年死于伦敦动物园。
种群现状
苏门犀在东南亚的数量曾经很多,现在野外仅存200多头。虽然综合数量比爪哇犀要多,但苏门犀灭绝的威胁更大因为当地较严重的捕猎与栖息地的丧失,而且它们的种群相隔比较远。相反几乎所有的爪哇犀都生活在爪哇岛的Ujung Kulon半岛。另外苏门犀的数量正在下降,而爪哇犀的数量则比较稳定。两种犀牛都被列为极危动物。偷猎与栖息地的丧失导致它们仅存于人类难以到达的地域。
苏门犀曾经遍布于苏门答腊,婆罗洲,印度,印度支那和中国华南甚至中原地区(中国早期的记载并没有鉴别种类,所以并不确定是否苏门犀和爪哇犀两种都有。从现有文物来看,如小臣艅犀尊 、战国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均为双角,似以苏门犀为主)。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有零星分布。未证实的记载在各地都有,曾经有传言说缅甸有存活种群的证据,可惜该国的政治混乱阻止了进一步的调查,但如今被认为有种群幸存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曾经有,缅甸的偷猎猖獗状况也使几乎不可能有个体残存至今。
20世纪80-90年代曾尝试用人工繁育来保护这一物种但以失败告终 。由印尼犀牛保育计划在武吉巴里杉Bukit Barisan国家公园成立的反盗猎小组成效卓著2003年在小组人员的努力下协助缉捕与起诉11名参与9件盗猎苏门答腊犀牛的人士其中两起被判3年与3年半的重刑
印尼苏门答腊犀牛因人类的非法盗猎目前正濒临灭绝。在该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印尼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内,这种犀牛的数量已由1990年的500头减少到目前的50头。 在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的苏门答腊犀牛在14年间减少了90%,其主要原因是非法盗猎所致。这个自然公园绵延西苏门答腊、占碑、明古鲁和南苏门答腊四个省份,盗猎者主要来自明古鲁和西苏门答腊两省。
印尼当局已决定把仅剩下的犀牛迁出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转移到南榜省较为安全的国家公园,以避免世界上这一濒危的犀牛物种被灭绝。明古鲁等省的地方官员要求当地居民不要再去国家公园滥捕滥杀这种个头不大、身上有毛的苏门答腊犀牛以及其他珍稀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动物世界-苏门答腊犀牛
TAG标签: 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犀 双角犀 亚洲双角犀 毛犀牛
參考來源
- ↑ 苏门答腊犀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