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花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码,又名苏州码子、番仔码、草码等,是其中一种数目字。 相传是由南宋时期的算筹演变而来, 在明朝苏州杭州等地商贩中盛行,花码原本只是商业界用于买卖和速记,直至末民初,才在民间甚至官方广泛应用, 后传到广州, 香港澳门

这些字体曾经是香港街头巷尾商户, 旧式茶餐厅及中药房等标示价钱的方式, 直至80至90年代花码字才渐渐式微, 现在只有在越旧式的地方,才有可能看到它的踪影。

八九十年代前广泛被商户使用

1234567890是阿拉伯数目字,属于外来字。从来,中国人是以“文字”表达数目,1234567890的文字写法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零,加上拾佰仟万亿兆。在未有阿拉伯数目字的中国时代,比如要表达$1,378,就要用笔写:壹仟叁佰柒拾捌圆正!还要毛笔写呢!对比之下,在未认识阿拉伯数目字前,要书写中文数字单位,在日常零售、记账、会计,有多不便。

花码不但简单易学易用还可速写,又可简化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零, 一串数字可以连笔写出,写法亦如同算珠,可配合算盘使用。 花码字早于香港开埠时便已通用,不论是酒楼、街市、甚或是小巴,随处可见。

消失中的数字

直至80至90年代香港变成国际大都会,随着电脑和计数机的普及,算盘和花码字才渐渐式微,被全球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取代。[1]

八十年代以前,香港的红色小巴以花码标示车资,却因外佣看不懂花码,从此小巴逐渐以阿拉伯数字来标示车资;千禧以前,小学数学课程大多会授教花码,并称其为“中国古代数字”或“中国数码”,但如今已成绝响。[2]

时移势易,花码在大陆和台湾近乎绝迹, 如今却随着老一辈的离去和老店铺的式微, 花码而逐渐消失。

花码写法

花码写法,主要分上下两行,上行写的是数值,下行写的是单位。例如下行写“元”,上行写的第一个数字为个位数;例如下行写“元”,上行写的第一个数字为个位数;下行写“百元”,上行写的第一个数字即为百位数。

$12,675,319的写法是“〡=〦〧〥〣-〩”千万元。

于数字1-3一拼使用时,会容易引起误会,如“〢〡”(21)看成“〣”(3),因此,如“21”,第2数字会使用中国数字“一”来代替“〡”,而写成“〢一”;又如两个 〣 〣 (3,3) 就会写成〣三。

花码对照阿拉伯数字如下:[3]

0) 〇
1)〡/ 一
2)〢 / 二
3) 〣 / 三
4) 〤
5) 〥
6) 〦
7) 〧
8) 〨
9) 〩

视频

【木辛活动日志】失落的数字-花码/The Lost Culture-Suzhou numerals

参考来源

  1. 不再流行的花码字. ANIMA PIECES. 2020-07-11. 
  2. 行街见到“鬼画符”?带你解读买少见少慨花码字. 巴士的报. 202-08-20 [2022-01-16]. 
  3. 消失中的数字 – 花码. ETTC. 2016-03-07 [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