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归来(马君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良知归来》是中国当代作家马君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良知归来
曼德尔施塔姆有两句诗非常著名:“黄金在天空舞蹈/命令我放声歌唱”。我曾经在一些文学讲座上听到学者、教授、诗人引用过这两句诗,口角溢着白沫,滔滔不绝。但我以为中国人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都是盲人摸象。他们把“黄金”二字理解错了,因为这里的“黄金”只是借代,是“黄金般美好的天使”是“良知、正义、公理”,甚至可以引申为人的“灵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人们与邪恶和艰难困苦妥协时,人的灵魂都飞升到天空中,在上面舞蹈,命令主人放声歌唱,同不义进行斗争。只有这样,灵魂才会重新归位。
我在人世上观察了很多年,才有了下面的发现。
人的身体是灵魂的住所。
人活在世上,最难了解的是自己的灵魂。
许多人以为,人是物质构成的,而灵魂属于精神,这完全是人们编出来的名词。
他们不相信灵魂存在,所以才行为放纵。
科学家已通过实验证明,人有灵魂,并且有重量,是21克。这个研究说明,灵魂是妙体,他在人身体里居住,但有的身体是麻木的,他感觉不到灵魂在他的身体里活动,就像一座房子,不知道居住者在装修它,有的装修得豪华漂亮,有的装修得低俗拙劣。
假如一所房子破烂不堪,臭气熏天,令人不能忍受,人们很难喜欢这样的房子,总想跑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
灵魂是有洁癖的。当一个人行善、行为得体端庄时,尽管身体要接受磨炼和痛楚,但灵魂在欢笑,它觉得自己的房子居住特别舒适;当一个人作恶时,跟随私欲一意孤行,尽管他发出满足的狂笑,但灵魂痛哭出窍,它不断地在对人哭诉,但人受恶魔诱惑,神迷意乱,对灵魂发出的哀求充耳不闻。灵魂没有远去,它在人的身体周围徘徊哭泣,在人的头顶飞旋饮泪,像一个被大人赶出家门的孩子。
如果一个人作恶后及时改正,良心发现,就如同原谅了自己的孩子,让他重回父母怀抱。如果一个人常常作恶,从不悔悟,或悔悟后又立即作恶,灵魂就像那个孩子长期徘徊在家门口,不能回家,后来终于绝望,成为流浪儿。当灵魂流浪得越来越远的时候,恶魔乘机就钻入人的身体内,霸占了灵魂的居所,以至于灵魂再也无法回到身体里。这个人的行为就越来越接近于恶魔。他已完全成为一个空心人,成为恶魔的化身。
如果一个人懂得这个原理,他一定不想在人世上作恶;如果一个人明白了这个奥义,他才会避免把身体借给恶魔居住;如果一个人接受了这个哲理,摒弃恶行,力拒恶念,向上苍祈求,让灵魂归来,找到自己的家,无论他的灵魂在天涯海角,都会听到他那颗善良之心的呼唤,良知就会归来。
每一个失去灵魂的人,都有希望让灵魂归来,只要他还活着,只要他肯用心发出真诚的呼唤。当人死了,灵魂也会来看望自己的房子。会对它哭诉:“我的身体啊,你曾轻是多么年轻,多么美丽,多么威武,多么风光……现在,你躺在这冰冷黑暗的泥土里,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说了呢?往日你干的那些坏事,都害了你呀,可是直到你闭上眼睛,离开这考验你的人世,你都没有明白。我的身体啊,你是多么可怜啊。你丢下我,孤苦无依,永远在这世上飘荡。”
灵魂是一只不死鸟,当它飞翔时,翅膀每扇动一下,都会发出凄凉的哀哭,天地之间的动植物都能听见,它们也会为这哭声落泪,只有人听不到。当它栖息在身体里时,它将发出夜莺般动听的歌唱。灵魂是每个人忠实的伴侣,但当人的理智熟睡时,它会离开身体,当人的理智重新醒来时,它会回到我们的身体。灵魂是每个人的孩子,只有我们呵护它、陪伴它,它才能健康幸福,如果我们用恶行伤害它,驱赶它,它将远离,终身不再回家。
纪伯伦说过:“我的灵魂忧伤过七次:第一次,是它试图通过贬低、抑制他人之路获得尊荣时;第二次,是它在瘫痪者面前一瘸一拐地走路;第三次,是它在难与易之间进行选择时,它择易而弃难;第四次,是它做了错事时,却为别人的错误幸灾乐祸;第五次,是它因软弱而百般忍耐时,却把自己的忍耐视为强大;第六次,是它从生活的泥塘中拉出自己的衣角时;第七次,是当它站在上帝面前唱歌时,它把唱歌当成了它的一项美德。”
守住我们的灵魂,不要让它忧伤,不要让它流浪,不要让它落泪。
我们不仅需要守身如玉,更需要守魂如玉。
16岁时,我在一所中专学校上学。一个星期日,宿舍来了一个推销钢笔的小伙子,戴着眼镜,清清爽爽,很有几分文弱书生的样子,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宿友们都看他的钢笔,但没有人去买。他临走时发现钢笔缺了几支。就问:谁刚才看了钢笔没还?看得出来,他是初次上门推销产品,还没有经验。
“你说啥?谁拿你的钢笔了?”几个同学一下子凑上来威胁道。
“对不起,误会大家了。”小伙子反应挺快,一看人多势众,怕惹不起,赔着笑脸,说着就要走。
“误会?这小子竟欺侮到我们头上来了,给我上。”不知谁喊了一声。奇怪,大家已蜂拥而上,把小伙子围了起来。
小伙子张了张嘴,还想解释什么,脸上已重重地挨了一拳,他踉跄着倒退几步,靠墙站住。他没有辩解,也没有还手。于是大家你一拳,我一脚,顷刻间,他痛苦地倒在了地上。星期天的宿舍卫生状况很不好,垃圾遍地,地上还有一摊摊污水,他已顾不上衣服弄脏,嘴里大声喊着“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但没有人住手,大家仍猛烈袭击着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小伙子蜷缩着身子,双手紧抱着头,像一只可怜的刺猬。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虽知自己人微言轻,虽知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招致麻烦,但还是拨开人群,对大家说:“算了,算了,让他走吧。”
奇怪,大家一时都愣住了,听了我的话!
那小伙子衣服上沾满了脚印和污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用凄然的眼光看了一眼比他更矮小的我。慢慢地爬起来,用眼角余光说出谢谢两个字,一溜烟跑了。
我想,如果袭击开始的时候,人的善良已逃走的话,住手的一刹那,他们的善心又回来了一部分。
我觉得我的劝告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把握好了机会。给了大家一个罢手的台阶,其实大家已经想罢手了,只是找不到这样一个台阶。大家的良知或者说恻隐之心已回来了,只是还在门外探头探脑,需要有人引导它重新进入身心。要是没有人从中劝阻一下,等到冲动的魔鬼自己走后,往往是闯祸和后悔。
当一个人的冲动驱逐了善良,什么能够控制行为?
必须依靠他人的善良帮助丢失善良的人重新召回。
作者简介
马君成,回族。宁夏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