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乡老人摆摊卖菜真乐呵(文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舜乡老人摆摊卖菜真乐呵》是中国当代作家文哲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舜乡老人摆摊卖菜真乐呵
“春风吹呀柳枝摆,姑嫂结伴挖野菜,人还未到歌先到,逗得路边花儿开;......挖野菜呀挖野菜,一篮鲜绿好可爱,欢乐伴着姑嫂归,追追赶赶乐开怀。”3月20日上午,舜乡山城春风习习,东城三八路十字街口野菜摊位传来阵阵悦耳动听的歌声,得益于歌声促销,该摊位的新鲜野菜被抢购一空。
歌者名叫马玉梅,年过六旬的典型农妇,是该县皋落乡墨山底自然村依托摆摊致富户,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多方帮衬下,依靠在河畔边角地种植蔬菜和四季挖野菜、卖野菜,伴随着乡村振兴的铿锵节奏,小康路上大步迈。
在与马玉梅的摊位紧相邻的摊位上,是一位笑容可掬拥有菩萨福相的老婆婆,她是西河自然村北窑头居民组人,今年75岁了,她的摊位上除了小蒜、白蒿、荠菜、蒲公英以外,更为显眼的是用高粱杆穿扎的篦子、刷锅刷子和笤帚,这些全都是城里人青睐的稀罕货和抢手货。“我家四世同堂,儿孙对老人挺孝顺,但上有老下有小,手头花销上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疫情期间,我和老伴坚持自食其力,尽力多赚一点零花钱,既活动了筋骨,给家庭减轻了负担,又可以时不时地改善一下生活,还能给曾孙购买一些可口的零食和爱吃的水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苦中有乐也有甜嘛。”老妇人王爱梅腼腆地说。
“瞧一瞧,看一看,清脆可口的绿荠菜,滑溜溜的嫩小蒜,翠绿鲜嫩的蒲公英,美味可口的野韭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吆”来自皋落乡槐南白居民组年届七旬的老农郝卫东是个擅长吆喝的菜农,他深谙“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道理,经过长期叫卖磨炼,积累了蛮不错的嘴皮子功力。“俺是个闲不住的人,在河边开辟了四分菜地,既丰富了自家菜篮子,又赚了不少零花钱。俺喜欢在田野溜达,爱呼吸新鲜空气,驻俺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鼓励俺扬长避短巧增收,不负盛世好时光。于是,在年初俺也制定了家庭振兴计划,老伴种菜我卖菜,老伴负责挖野菜,我摆地摊来叫卖。感谢政府鼓励和支持农村的小商小贩在城里摆摊设点,给自食其力的菜农提供了方便,俺要为党和政府的亲民政策点个大大的赞!”富有感恩之心的老农郝卫东露出憨厚的笑容。
“野菜家常菜咱都有,野味美味在这头,眼福口服人人有,家庭振兴不用愁”“老邓今年九十五,耳不聋来眼不散,天天卖菜不缺钱,光景过得赛神仙”精神矍铄的老者用“顺口溜”和“垣曲镲”招徕顾客,其摊位人气较旺。经攀谈得知,老先生名叫邓木林,现年95岁,家居新城镇清源村朝阳居民组,老先生有过8年多军旅生涯,是一位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高龄退伍军人。他说,每月可以领取上千元的军人津贴,他和93岁的老伴不缺钱,但一味地享清福不是他的风格,他要给儿孙树立精神风范,那就是活到老干到老,只要能动能走,就要坚持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绝不拖家里人的后腿,绝不给儿孙添累找麻烦。“在疫情期间,家庭经济收入不景气,挖野菜卖野菜,不单减轻了儿孙的经济负担,还活动了筋骨,呼吸了新鲜空气,可以说是延年益寿、一举多得”邓木林老先生摸了摸满头华发用洪亮的声调解释道。
尽管乍暖还寒,天公不作美,春雨常来访,天气不稳定,但丝毫未影响市民周末赶集卖菜的热情。依照惯例,每逢周末两天公休日是机关工作人员休闲逛大街的最佳机遇,像笔者之类出自乡下山村乡愁浓郁的城里人都有着别样的野菜情结,对食用山村绿色无公害野菜情有独钟,因为乡间的野菜承载了我们童年的幸福,少年的欢乐,青年的温馨,还有中年的回忆......
我和众多城里人一样,优先抢购农家婆姨摊位上的新鲜野菜,带着价廉味美的野菜满载而归。
喜欢唱歌的马大姐马玉梅,用卖野菜的钱票票**了孙子爱吃的冰糖蜜橘、芝麻香蕉、葡萄柚子,驾驶着崭新的机动三轮车,哼着民歌小调驶入归程,“小姑靓丽眼睛尖,大嫂贤惠手儿快,你掐一朵绿荠菜,我挖一株野小蒜;迎面走来帅小伙,小姑看得直发呆,身后大嫂开玩笑,小心眼珠蹦出来。......”歌声甜美悠扬,余音回荡、不绝于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