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舒婷诗歌《还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原文

  今夜的风中

  似乎充满了和声

  松涛、萤火虫、水电站的灯光

  都在提示一个遥远的梦

  记忆如不堪重负的小木桥

  架在时间的河岸上

  月色还在嬉笑着奔下那边的石阶吗

  心颤抖着,不敢启程

  不要回乡,不要回想

  流浪的双足已经疲倦

  把头靠在群山的肩上

  仿佛已走了很远很远

  谁知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纯洁的眼睛重像星辰升起

  照耀我,如十年前一样

  或许只要伸出手去

  金苹果就会落下

  血液的瀑布

  使灵魂象起了大火般雪亮

  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青春的背影正穿过呼唤的密林

  走向遗忘

读后感

  无法形容最初读到这首诗时,那种心灵震颤的感动,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喜悦。真是世间最好的文字。

  小时侯,夜里,回姥姥家的路上,坐在爸爸自行车前的小椅子里,风沙沙地响,萤火虫在路边的草丛里忽隐忽现,远远地群山的影子像宽阔的肩膀。

  喜欢回到生长的故乡,却害怕面对那爿破败的庭院。

  每次走过那里,脑海中都幻想那扇木门又一次被推开,姥姥从里面走出来,欣喜地问:

  “什么时候来的?”

  ——那影像和声音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那种只属于童年的笑几乎充溢我的脸庞。

  而我知道,那再也不可能。

  仿佛已走了很远很远,

  谁知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这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

  青春的背影正穿过呼唤的密林,

  走向遗忘。[1]

舒婷简介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