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舍利街道 |
中文名 : 舍利街道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
舍利街道,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地处阿城区西北部。东与金城街道接壤南与杨树街道毗邻,西与新利街道相邻,北、东北与料甸街道隔阿什河相望。2010年,辖区总面积105平方千米,辖区总人口40621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红旗保甲。东北沦陷后,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属嘎哈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嘎哈、于店2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村改区。1949年,属哈店区。1950年,属第四区。1956年,设舍利乡。1958年9月,乡改公社。1960年,撤销,北部大队划归哈尔滨市,南部大队划归阿什河公社。1961年,析阿什河公社置舍利公社。1968年,由舍利屯迁驻腰太平岭屯。1984年,公社改乡。2007年12月,乡改街道,和平街道的龙涤、兴涤、松纺、兴纺4社区划入。 2019年10月,舍利街道下辖4个社区;6个行政村。 2010年,舍利街道农业总产值2.3亿元,工业总产值18711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60元。 [1]
位置境域
舍利街道地处阿城区西北部。东与金城街道接壤南与杨树街道毗邻,西与新利街道相邻,北、东北与料甸街道隔阿什河相望。2010年,辖区总面积153.8平方千米,辖区总人口40621人。
地形地貌
舍利街道地处阿什河西岸,地势平坦开阔,地形由漫岗、浅洼地和沟谷组成,属丘陵地貌,海拔在150~200米之间。
气候
舍利街道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集中。气候变化受季节影响大:春季(3~5月)回暖快而多大风,易春旱;夏季(6~8月)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易产生冰雹;秋季(9~10月)降温急剧,易早霜;冬季(11月~次年2月)漫长而寒冷。11月下旬开始封冻,3月末至4月初开始解冻,到5月末全部化通。多年平均气温3.4℃,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2.7℃,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19.8℃,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4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0小时,年活动积温在2300-2600℃。无霜期短,初霜日在9月中下旬,终霜日为5月初,135-14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80-600毫米,最大降雨量1032毫米,最小降雨量383.5毫米,降雨大多集中于7-8月份,此间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3%左右。暴雨较多,最大日暴雨量达249.6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437.4毫米,主导风向为南风。
水文
舍利街道境内主要河流为阿什河,系松花江支流,在街道东北部沿境而流,曲线长度10.5千米,流域面积35平方千米。另有经舍沟、繁兴沟两条阿什河支流,长度16.4千米,流域面积32.8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舍利街道辖区总人口40621人。总人口中,男性20609人,占50.7%;女性20012人,占49.3%;18岁以下5247人,占12.9%;18-35岁10015人,占24.7%;35~60岁19304人,占47.5%;60岁以上6055人,占14.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9014人,占96%;有满、朝鲜、回、蒙古等9个少数民族,共1607人,占4%。其中满族133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2.9%。其中人口出生率8.75‰,人口死亡率3.56‰,人口自然增长率5.1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87人。
经济
2011年,舍利街道农业耕地面积10万亩。农业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9%。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粮食总产量5.4万吨。经济作物有蔬菜,蔬菜产量1.5万吨。各种农机具1241台;名优农产品有玉米面、精洁米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大笤帚;农民人均纯收入8560元,比上年增长10%。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家禽为主,牛年末存栏2245头,生猪年末存栏2.5万头,家禽饲养量31万羽。 2011年,舍利街道工业总产值187114万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工业增加值56134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职工1800人。 2011年末,舍利街道有商业网点70个,职工680人,财政税收实现3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9%。地方财政收入8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