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南石鼎美古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南石鼎美古宅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随意窝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所有权者  私人住宅

登录类别  宅第

地理位置  台南市中西区西门路二段225巷4号

建成年代  大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台南石鼎美古宅为直辖市定古迹,位于台南市中西区。而该建筑目前是石家开基祖石时荣六世孙,任职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石万寿所居住[1]:259[2]

历史背景

  • 石家开基祖石时荣是在清乾隆时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移居台湾府城(今台南市),于林朝英所经营的元美号工作。后来他逐渐升迁,并独立开了一家“荣盛号”[3]。之后因要上京就职,林朝英便结束了元美号的营业,并将元美号的客户转给石时荣,而石时荣为感谢林朝英提拔之恩,遂将店名改为“鼎美”,即“鼎承元美”之意[3]。后来石时荣经营糖米买卖有成[1]:260,成为府城三郊之董事,且身有官衔二品,在当时地位崇高,仅次于太子太保王得禄[3]
  •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石时荣因四子石耀宗连中秀才举人,便于府城大西门外南河街南兴建一栋有花厅、大厅与左右厢房的大宅,之后又予以增建,成为九包五进之大宅[1]:260
  • 石时荣在清嘉庆年至同治年间,府城的大小公众事务捐输都能见其纪录,如道光十年的大天后宫、道光二十一年的北巷佛祖庙、道光二十五年的银同祖庙、道光二十九年的大人庙、咸丰五年的普济殿、咸丰六年的马公庙[4]
  • 日治时期初期,该宅邸因石家曾支援台湾民主国抗日而面临日人的拆毁,但后来据说日人因见咸丰四年(1854年)设于石氏宗祠内的育婴堂,认为石家应非乱民而未拆毁宅邸[1]:261。之后该宅邸又一度因市区改正二次世界大战而面临拆毁,前者因觉石家建筑拆之可惜而未予拆除,后者则因台湾总督府文教局官员宫本延人介入而未将大宅拆毁改建防空洞[1]:261。而在美军后来的轰炸之中,该座宅邸又躲过遭炸毁的危机,不过仍留下了被机关枪扫射的弹痕[1]:261
  • 二次大战后,石鼎美古宅又先后因家族分产、辟建道路等因素面临拆毁,但该座宅邸的主要部分仍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三级古迹[1]:261

建筑风格

  • 石鼎美古宅坐南朝北,全盛时期面宽九间,有门厅、花厅、正厅、后厅四进[1]:642
  • 目前该宅保有的是初建的部分,格局仍然完整[3]。宅邸内各种雕刻朴素不华,但仍相当精致[3]
  • 而虽然此栋宅邸经过整修,但大部分建材依旧是原物[3]。在花厅屋脊之上,书有“科名连捷”四字,应是纪念石家先祖石耀宗连中秀才、举人之事[1]:260

地方传说

下南河王爷救火

  • 相传约于1746年(乾隆十一年)左右,石家曾因祝融之灾而险遭破产;某日,石家失火,五进的砖木建筑大厝迅即陷于火海,眼看著火舌直逼石时荣藏放房地契、财货、珠宝的第三进房厝,石家多年努大的心血与财富即将化为乌有之际,空中突然出现青面黑面两位天神前来协助灭火,石时荣见状,慌忙下跪祈求神助,切勿令第三进建筑被火烧掉。
  • 后来火势被扑灭后,发现第三进建筑竟然毫发无损。
  • 事后,石时荣欲答谢神恩,走访府城各庙却未见有青面黑面神明,虽耿耿于怀但也只能败兴而归。
  • 事隔多日,石时荣至向石家租地的卢氏所建的公馆收租时,赫然发现当晚所见青面黑面神明即是馆内供奉的黄、包两府千岁,心中无限欢欣。
  • 为了答谢两位神明的救援灭火之恩,石时荣当下立即将卢氏族人向石家所租的地捐出来给卢氏族人作为庙地,并由卢氏族人及旧下南河、顶南河街、看西街、松仔脚等地的居民捐资创建南沙宫于南河港边。[5]

相关条目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石万寿. 乐君甲子集.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3月. ISBN 957-01-6745-9. 
  2. 时光冻结之地。石鼎美古宅,随意窝,2015年12月3日
  3. 3.0 3.1 3.2 3.3 3.4 3.5 傅朝卿. 台南市古迹与历史建筑总览.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年11月: 168页. ISBN 957-30880-4-5. 
  4. 黄如辉. 〈试论台南市古迹天坛修建碑记〉. 《台湾文献》 (台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2-09-30, 第六十三卷 (第三期) (Chinese (Taiwan)). 
  5. 《府城三协境下南河南沙宫-开基包公庙 沿革》. 台湾: 台南市南沙宫管理委员会. 2016年2月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