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自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工商时报 李青萦 2022.07.27)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27)日公布国内新增25,692例COVID-19确定病例,分别为25,521例本土个案及171例境外移入;另确诊个案中新增28例死亡。
  • 指挥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8例本土病例死亡个案,为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介于30多岁至90多岁以上,皆属重度感染个案、25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接种3剂 COVID-19疫苗; 确诊日介于今(2022)年5月12日至7月24日,死亡日期介于5月14日至7月24日。

自杀(Suicide),俗称轻生、寻短、自尽、自戕等,是意图导致自我躯体死亡的主动行为。

  • 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思觉失调症人格障碍焦虑症)、虚无主义信仰、身体障碍(例如慢性疲劳症候群)和物质使用障碍(包括酒精使用障碍和使用和戒断苯二氮卓类药物)是风险因素
  • 一些自杀是由于压力(例如经济或学业困难)、人际关系问题(例如分手)或骚扰、欺凌等而导致的冲动行为。
  • 曾尝试过自杀的人未来尝试自杀的风险相对高。
  • 有效的自杀预防工作包括针对自杀途径进行管理—例如枪支、毒品和毒物,或治疗精神障碍和物质滥用,或促使新闻媒体对于相关事件进行谨慎的报导,或改善经济状况等。
  • 尽管自杀预防危机热线很常见,但还没有得到很完善的数据研究。
  • 最常用的自杀方法因地区而异,部分与有效手段的可利用性有关。
  • 常见的自杀方法包括上吊、农药中毒和枪支射击。
  • 男性的自杀率通常高于女性。
  • 在某些地区与情境下,70岁以上的人群自杀率偏高,另一些则是15岁至30岁的人群风险最高。
  • 在2015年,欧洲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 据估计,每年有约10至2000万个自杀未遂案例;自杀未遂很可能导致身心受到程度不等的伤害,甚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经历长期的残疾状态。
  • 在西方世界等地区,这种尝试常见于年轻及女性人群之中。

打开国人对自杀的迷失

  • 据卫福部110年国人死因统计显示,去年有3585位自杀,是国人的第11大死因,平均每天有9.8人自杀。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罗斯克(Michael Roeske)提醒,许多人对自杀抱有一些迷思,而这些迷思可能让那些有自杀倾向的人,感到羞耻、更不愿意寻求帮助,因此他决定打破7个民众的常见迷思。
  • 据《CNN》报导,全球每年有近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是儿童和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 而台湾的数据进一步显示,男性自杀人数较多占65%,且男性的自杀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20.0人,约为女性10.6人的1.9倍。
  • ●有心理问题才会想自杀--罗斯克指出,有些人以为只有心理健康出状况的人才会有自杀的想法,但其实很多有自杀想法的人并不符合精神疾病的标准,只是处在一个充满压力的情境,像是失业、伴侣出轨、重病、无家可归、遭到法律控诉等等情况。
  • ●想自杀的人都很自私--罗斯克表示,“自私”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何况自杀根本谈不上是个好选择,选择自杀真的算不上自私。
    • 他认为比较好的形容词是“短视”,无法将注意力放得更远、更大,而是专注于眼前的事物。
    • 他说明,许多人想自杀感到压力很大、难以负荷,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们唯一能想到的逃避方法,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 ●威胁要自杀的人只是在引人注意--有些人觉得,威胁要自杀的人只是要寻求他人的关心,或是引起他人同情,而自己根本不想死。
    • 但罗斯克强调,每一次都应该严肃地面对这种问题,因为当他说出来时,代表一个人真的被自杀问题所困扰。
  • ●可以选择不要自杀--罗斯克指出,因为脑中化学物质的改变,有些人可能看不见其他选择,就只能看到“自杀”一途,这个自杀的念头有可能过于强烈,而压倒脑中所有一切其他想法。
  • ●谈论自杀会导致或鼓励自杀--罗斯克指出,对一个自己担心的人谈论“自杀”这件事,可能会让人感到尴尬,但实际上并不会导致自杀人数增加,反而能够减少他们的羞耻感,让他们更愿意寻求帮助、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与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 ●情绪改善后自杀的风险就会消失--有些人在尝试自杀后,状态似乎在几天、几个月内变得更好,可能让周遭的人以为他已不再想自杀;但现实可能恰恰相反,据美国内华达州自杀防治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尝试后的3个月内是一个人最有可能自杀成功的时间。
    • 因为其状态的变好,可能只是他已下定决心自杀,并且因为这个决定而感到更好、更轻松,罗斯克提醒,尝试自杀后的人,仍需要亲友或专业人士的持续关心。
  • ●无法阻止一个人自杀--有些人觉得一个人想自杀是拦不住的、无法阻止的,但其实自杀的想法不是永久的,虽然有时自杀的想法会回到脑海,但尝试过自杀的人仍能过上长寿、成功的生活。 [1]

自杀常见原因

  • 2019年卫福部资料显示,台湾平均1天有480.6位国人死亡,其中有10.5人的死因为自杀,看似所占的比例甚小,但自杀却是25~44岁这个年龄层排名第2的死因。
  • 近年来自杀更有年轻化的趋势:15~19岁及20~24岁族群自杀率不断攀升,其中15~19岁年龄层,由2014年每10万人口2.3人自杀,一路增加到2019年的每10万人口有6.2人自杀;而20~24岁族群更高达每10万人口有11.5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 以下《Hello医师》从名人自杀的案例切入,讨论自杀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
  • 名人自杀无征兆--政府十分重视自杀防治的重要性,在2019年6月19日颁布了“自杀防治法”,宣导应该多关心身旁忧郁的亲友,注意自杀警讯,但是法令发布后的隔年仍发生2起名人自杀案,打破了我们的想像。原来有些人在自杀之前,并不会释放明显的警讯,几乎是毫无征兆可言。
  • 日本明星三浦春马,以及全名没有曝光的“北部林姓女名医”突如其来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旁人既哀伤、又困惑:“明明毫无异状,悲剧发生前人都好好的,照样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可是怎么会隔一天就……”。
  • 自杀征兆不明显!决意寻死只需10分钟
  • 自杀未必有征兆,常见原因有这些:
  • 他/她到底为什么会自杀?这是个永远的谜,不会有人晓得。
  • 所有的推敲,为的只是让心碎的亲友能够寻找薄弱的交代来安慰自己,新闻上的追踪报导看起来都像事后诸葛,只是茶馀饭后的八卦。
  • 研究显示,自杀身亡的案例中,精神疾病患者的盛行率约为80%,但这也表示有20%的案例在心理健康的范畴里没有病症。
  • 这些隐性,甚至可说是沉默的案例,容易受到以下的风险因素所影响而走上绝路:
  • 遭遇重大的损失:如丧偶、失业、投资赔钱。
  • 感情上的危机:如分手、离婚。(同场加映:情伤该如何放手?剖析心理因素和方法)
  • 骤升的压力:如工作量的暴增、学业上的成绩不理想。(同场加映:你有职场情绪耗竭吗?自我检视6大征兆)
  • 失去人际上的支持:如遭受霸凌、只身在异乡生活。(同场加映:正视童年霸凌!精神疾病加害者也难逃)
  • 病痛缠身:因病厌世、长照悲歌。
  • 受媒体或旁人影响:因为名人、亲友的自杀,也步上后尘。
  • 从决定到自杀,过程只有10分钟--由“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所汇整各国访问自杀未遂的患者之资料显示,近5成的自杀是在10分钟内所作的决定。
  • 澳洲研究更指出近4成是在5分钟内下决定而自戕的。
  • 美国与澳洲的研究也不谋而合地发现:高达6成自杀未遂的患者是因为在事发前24小时内与亲友或伴侣的发生了人际冲突(Interpersonal conflict),才决定要自杀的。
  • 我们不时看到“盛怒之下失手杀人”的新闻,也许绝望之下“失手自杀”的黑数同样不容忽视。
  • 自杀征兆不明显!决意寻死只需10分钟--把自杀归咎为“一时想不开”实在太过笼统,但真的就是那短短几分钟的“一时”造成的憾事。
    • 因此研究人员提倡:在乡村地区,要控管农药、杀虫剂;在枪枝合法的地区,要控管杀伤力强大的武器,以避免这些唾手可得的药品、工具拿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 研究显示,斯里兰卡在1980年代大量引进化学农药后自杀率飙高,但是其政府禁止添加其中最致命的成分巴拉刈(Paraquat)之后,该国自杀率掉了50%。台湾也于2019年的2/1日起禁止贩卖使用巴拉刈。
  • 关心旁人负面情绪--情绪受到冲击时做了所谓的“傻事”已经带走了太多的生命了,这是因为无法观察到明显的迹象,身旁的人也不能预先筑起层层的防护网。
  • 除了像上述所说的,把危险因子(农药、枪枝)移除之外,若得知身旁的亲友心情沮丧,无论他们有无精神病史,我们千万不能轻忽。
  • 毕竟人际间的冲突、挫败才是自杀意图的开端,旁人一定要马上给予充足的关怀,避免酿成“致命10分钟”的遗憾。  [2]

95c3ce65-88a1-cbe9-8d24-3ec1c51a52eb_620.jpg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3003221

参考来源

  1. 健康网. 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自由时报. 2022-07-25 [2022-07-27] (中文). 
  2. 郑光廷. 自杀征兆不明显!决意寻死只需10分钟. Hello医师. 2022-06-07 [2022-07-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