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脊椎滑脱症

脊椎滑脱症照片来自
脊椎滑脱症照片来自

脊椎滑脱症英文是 Spondylolisthesis,因常发生于腰椎又称“腰椎滑脱”或“椎间盘滑脱”。

脊椎滑脱症是指椎体往前或往后位移,最常发生于腰部,大部份患者系因长期久坐、搬重物时使力不当、重复性过度弯腰及转腰、以及习惯性驼背凸肚等不良姿势,而使得软组织和小面关节受损退化且松脱,导致腰椎滑脱,这一类病灶多为腰椎第四节与第五节。[1]


目录

认识脊椎滑脱症

脊椎滑脱症是指脊椎硬骨向前移位,它常由于脊椎间软骨与关节小面的退化引起,滑脱最常发生的地方在第四、五腰椎之间。脊椎滑脱的症状为腰部酸痛,容易疲劳,当神经根被压迫时,会有下肢麻、痛、无力的情形,甚至小便失禁,在搬重物、向前弯腰、扭转腰部时,常常都会使腰痛加剧 。腰椎滑脱症较容易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以女性较常见,可能和妇女怀孕,关节的强度较差有关。[2]

最常造成原因是与年纪相关的退化,小关节面松弛,也有年轻族群因运动姿势不良或运动伤害而产生椎弓断裂,也产生了脊椎不稳定或滑脱,而脊椎滑脱症最主要会影响到脊髓腔空间狭窄,造成脊髓神经压迫(又称为椎管狭窄),临床上常出现的症状为持续性的下背及臀部疼痛合并感觉异常,甚至会影响到行走的能力,造成日常生活品质低落。[3]

也有一些病人是因为运动伤害和外伤,撞击到腰椎,而使得椎弓断裂,导致腰椎滑脱。最常发生的部位通常是在第4、第5腰椎或第5腰椎和第1荐椎,因它是下背部脊椎活动量最大的部位。 当脊椎滑脱越来越严重,脊椎也逐渐变得不稳定,腰椎周边软组织和小面关节受损错位,当严重的时候,椎体的位移就会造成脊椎椎管的狭窄,和诱发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症状是走久了,腰和脚会酸、麻、没力,需要坐一下,才能缓解症状,如果有脚的酸、麻、痛的神经学症状,请及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4]

走久了会腰痛 脊椎滑脱警讯

脊椎主要功能在于承受身体重量。相较于坐姿与弯伸扭转等动作,直立时腰椎承受的压力较小,但有许多人只要站立或走路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感到腰酸,甚至下背部有下坠感,别轻忽这些症状,应就医检查是否已有腰部脊椎滑脱问题,趁程度轻微时及早接受增生疗法可强化韧带、稳定腰椎,以免走上开刀一途。

脊椎滑脱好发于腰椎,损伤及退化是主因

所谓脊椎滑脱是指椎体往前或往后位移,最常发生于腰部,大部份患者系因长期久坐、搬重物时使力不当、重复性过度弯腰及转腰、以及习惯性驼背凸肚等不良姿势,而使得软组织和小面关节受损退化且松脱,导致腰椎滑脱,这一类病灶多为腰椎第四节与第五节。此外,亦有少数脊椎滑脱患者是因外力伤害造成椎弓断裂或先天脊骨发育不良所致。

腰椎滑脱症状 站走时最明显

脊椎滑脱的病征就是脊椎逐渐变得不稳定。随著腰椎周边软组织和小面关节受损松脱,在站立和行走的时候,因为重力的关系,椎体会向前或向后滑动,于是引发单侧或两侧的酸痛,且当背部向后伸展时会使疼痛加剧,但坐下来休息就会得到缓解,许多人因此不以为意;如果椎体滑动的太厉害,坐骨神经也可能受到压迫而产生坐骨神经痛


脊椎滑脱症的分级

脊椎滑脱的诊断可透过X光检查,如有必要则须进一步接受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等检查。

●脊椎滑脱依滑脱程度可分成五个等级:

第一级为滑脱程度小于 25%;

第二级介于25~50%;

第三级介于50~75%;

第四级高达75~100% ;

第五级为大于100%。

通常症状轻微的第一、第二级脊椎滑脱借助增生疗法大多可获得理想效果;第三级以上则需要手术治疗。[5]


检查

当医师要诊断此症时,基本上会开立一般的 X 光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脊椎滑脱,或是有脊椎不稳定的情形。但是如果仅是单纯脊椎间骨板之压力性骨折而没有脊椎滑脱时,X 光检查往往看不出任何异状,需要做骨头扫瞄检查才能确定。如果有神经根压迫症状时,需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或脊髓造影术,以确定压迫之位置及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开刀。


脊椎滑脱了该怎么办?

大部分的脊椎滑脱症并不需要开刀,背痛多半可以经由保守治疗获得改善。适度的卧床休息,服用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及肌肉松弛剂,局部使用热敷或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可以减少背痛及背肌痉挛。日常活动避免背部过度伸展可以预防症状恶化,进一步的复健治疗包括做大腿后部肌肉之伸展运动,腹肌和臀部肌肉的强化运动,都有助于症状之缓解。如果经诊断为脊椎间骨板之急性骨折,或是经过前述的保守疗法仍未见任何改善,可以穿上硬式背架以避免断裂处的滑动所引起的疼痛。某些情形则必须开刀矫治,例如:不稳定的脊椎滑脱症、严重神经根压迫症状、或是持续的保守治疗后仍有难以忍受之疼痛时。


引起的背痛会不会复发?

脊椎滑脱程度较轻者,经过治疗及强化运动后,背痛几乎不会再发生。但是如果脊椎滑脱的程度较严重时,背痛复发的机率比较大。预防之道在于进行腹肌之肌力训练,再加上背部伸展运动以强化脊柱旁之肌肉,平时注意避免过度伸展背部之活动,就可以远离这些疼痛了。[6]


椎弓断裂和脊椎滑脱是什么?

从脊椎构造分析椎弓断裂和腰椎滑脱是不同的脊椎疾病,但它们通常彼此相关。脊椎是由24个小的矩形骨头组成,这些小骨头彼此堆叠在一起,称为“椎骨”,这些骨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保护脊髓的通道。

椎弓断裂

椎弓断裂英文是 Spondylolysis,又称为“椎弓解离”。椎弓断裂是指“椎弓峡部”的脊椎其中一个椎骨产生裂缝或应力性骨折。椎弓峡部是椎骨中最薄弱的部分,连接椎体上下小关节,是最容易受到重复压力和过度使用伤害的区域。然而许多运动都会重复使用到椎弓,导至它可能因压力过大或过度使用,而造成椎弓断裂的伤害。当人体脊椎重复并过度使用时会产生裂缝(例如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各项体育运动,或需要重复进行压力的动作,像是体操、足球和举重等)一旦发生裂缝或应力性骨折,就会发生椎弓断裂。

这种骨折最常发生在第五腰椎椎骨,有时也会发生在第四腰椎。而且,骨折可能发生在椎骨的其中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生。所有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椎弓断裂,但由于儿童和青少年脊椎仍在发育中,所以最容易发生。很多时候,椎弓断裂的患者也伴随著一定程度的腰椎滑脱。[7]


治疗

(一)、保守治疗:

症状轻微者皆可藉保守疗法而获得改善。

(1)卧床休息:主要是去除重力让背部松弛,加速复原。

(2)药物治疗:遵照医嘱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止痛药及肌肉松弛剂

(3)背架使用:支持身躯限制脊椎活动度及角度。

(4)复健治疗:接受热疗及电疗方式,促进肌肉血液循环,缓解酸痛。

(二)、外科治疗:

 
脊椎滑脱症照片来自

85%以上的病人,在术后都可恢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 外科治疗目的:

1.经减压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2.藉补骨及内固定达成腰椎稳定。在近几年来采用腰椎内固定器,以达到腰椎立即稳定,促使补骨成功。病人通常在术后只需要穿简单的背架。

(三)手术治疗:

•椎板切除术:当脊椎体向前滑脱时,附近的神经会被夹住或刺激到,除此之外,脊管变小也会造成神经的刺激和压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椎板需要移除来减轻神经的压力,这个移除椎板及减压的手术就称为椎板切除术 ,当为脊椎滑脱症患者做这个手术,通常会同时作融合手术。

•后侧融合术并脊椎内固定手术:脊椎融合术通常在脊椎滑脱症患者做完椎板切除术后立即执行,融合手术是用来把两个脊椎融合成一个来防止滑脱加剧,减轻机械性疼痛,当此手术合并椎板切除术时,融合可以减少神经的压迫。

在这个手术中,医师会置入少量的移植骨在有问题的脊椎体,大部分的医师同时会置内金属钢板及钢钉来除止二个脊椎体移动,借此保护移植椎骨来确保愈合的更快更好。

•后侧椎间融合术:脊椎融合术通常在脊椎滑脱症患者做完椎板切除术后立即执行,融合手术是用来把两个脊椎融合成一个来防止滑脱加剧,减轻机械性疼痛,当此手术合并椎板切除术时,融合可以减少神经的压迫。 在这个手术中,医师会置入少量的移植骨在有问题的脊椎体,大部分的医师同时会置内金属钢板及钢钉来除止二个脊椎体移动,借此保护移植椎骨来确保愈合的更快更好。

•后开椎间融合术 : 当中度脊椎滑脱症(大于50%滑脱)须要手术时,后开骨间融合术就须要考虑,在这种手术,滑脱的脊椎体由前侧及后侧融合,前后两部份同时处理可以加强其融合。医师会由脊椎后方来移除脊椎 体间的椎间盘,移植骨再由椎骨后方置入椎间盘,被移除后留下的空间,在某些情况下,移植骨会置入人工脊椎支架内来撑住二个椎体,通常会再加上脊椎内固定物 及额外取骨头以利融合手术的需求。

护理指导

1、手术后有一引流管留置,约二~三天后引流量每8小时,少于50c.c.会拔除引流管。

2、伤口需以医师指示换药方式换药,出院后保持伤口干燥,两周后就可洗澡。

3、活动时,需穿著硬式背架活动(4 ~6个月),且穿著背架应于下床前穿好,避免弯腰捡东西及提超过3公斤的重物,打扫时可使用长柄扫把、穿鞋时,采坐姿方式等。

4、术后三个月内必须限制活动,六个月之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一年之后,可完全恢复自由活动。

5、站立时,背部保持平直;坐姿时,椅子靠背,臀部坐满整个坐位。[8]


增生疗法

 
脊椎滑脱症照片来自

及早接受增生疗法 避免面临手术

增生疗法如何改善第一、第二级的脊椎滑脱呢?必须在软组织超音波的导引下,将增生药剂 (如高浓度葡萄糖水、自体血小板生长因子等) 直接注射至病灶周围之韧带与小面关节,以修复损伤与退化,进而恢复强韧与稳固,有助于滑脱的椎体复位,同时提升脊椎的稳定性。

脊椎滑脱若达第三级以上恐须手术治疗才行,因此医师建议,若持续出现症状,即使酸痛感尚在可以忍耐的程度,最好还是早点就医确认问题所在,以免长期忍痛下来,滑脱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就错失接受增生疗法等非手术治疗的机会了。

增生疗法技术 攸关治疗成效

如同其他注射治疗,增生疗法的副作用常见的是短暂而轻微的注射后疼痛、僵硬或淤青。需提醒的是,此疗效与医师诊断及专业技术攸关,最好选择受过增生疗法注射训练之专业医师,以确保治疗品质。

增生疗法 / PRP注射须知

有些情况则不适合增生疗法,包括严重的肌腱撕裂伤、软组织全断、开放性骨折、开放性伤口、或患部处于感染发炎状态等。如同其他注射治疗,增生疗法的副作用常见的是短暂而轻微的注射后疼痛、僵硬或淤青。

增生疗法须多点注射、多次治疗,可能令人怯步,还好注射时会使用很细的针和少量麻药来减少疼痛。需提醒的是,此疗效与医师诊断及专业技术攸关,最好选择受过增生疗法注射训练之专业医师,以确保治疗品质。[9]


复健治疗计划

一般民众被告知有脊椎滑脱症,医师会建议积极接受复健治疗,复健科医师会依个案的病情及程度,拟定适当的复健治疗计划,包括:

1. 腰椎牵引:拉开脊椎间隙、减少神经压迫

2. 治疗性运动:伸展软组织避免发炎组织沾黏,并强化肌力提升脊椎稳定性,并教肌肉伸展运动,强化腹肌及背肌力量,达到稳定脊椎的效果。

3. 徒手治疗:可以合并来降低张力过强受刺激的神经组织, 深层筋膜放松,改善症状。


下背痛整脊

下背痛想整脊,这些人最好避免。

有很多人长期的下背痛,可能会接受传统的整脊或推拿,这一类治疗或许可缓解一些肌肉筋膜所造成的紧绷感,但是维持的时间不长。

在接受整脊或推拿前,最好先经由专科医师的诊疗,因为大多数有脊椎滑脱的病人,脊椎都属于不稳定的状况,如果年龄较大甚至还需先厘清是否合并有骨质疏松或是有较严重的脊椎退化状况,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使用辅具建议

辅具建议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使用;休息或睡觉时脊椎的压力较小,就建议脱掉。否则长时间使用辅具,会造成脊椎附近或是腹背部肌肉缺乏主动活动,也会造成日后肌肉无力,甚至导致萎缩,就更不利于下背痛的症状改善。

而脊椎滑脱是否需使用护腰或背架,一般是看临床症状以及滑脱严重的程度决定。急性期使用辅具的目的,是藉外力来稳定脊椎,减少脊椎椎间盘过度的受力,减轻脊髓或神经根的挤压,背架的使用还可以限制脊椎的活动度,避免脊椎附近软组织不当的使用所产生的慢性发炎和肌肉紧绷。[10]


远离脊椎滑脱症

避免腰椎滑脱的预防之道,主要在于持续强化腹肌,加上改善生活习惯。

1.核心训练不能少

透过核心运动的训练,强化身体中央躯干的肌肉,可以帮助稳定腰椎。

2. 搬重物姿势要注意

避免单重物,此外也要学习正确搬重物姿势,要用髋关节弯曲取代弯腰,让腿分担重量。将重物抱起后,身体要保持中立、不要前倾或后倾。[11]


视频

走路腰痛要警觉!脊椎滑脱不宜拖

脊医王凤恩 - 长期腰痛又脚痹, 4 大原因引致脊椎滑脱症- (中/Eng Sub)

脊椎滑脱 千万别乱试吊单杠


参考资料

  1.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菁英诊所
  2.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书田诊所
  3.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康健杂志
  4.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宏庚复健专科诊所
  5.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菁英诊所
  6.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安康复健科诊所
  7.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Dr. Ortho 骨科魔法
  8.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国军桃园总医院
  9.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菁英诊所
  10.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康健杂志
  11. 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骨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