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能源庫存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能源庫存量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能源庫存量是指企業能源庫存量,它是企業在報告期的某時間點所擁有的各種能源數量。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性質,企業庫存量分為生產企業產成品庫存、經銷企業(批發、零售企業)用於經營銷售的庫存、使用企業用於消費的庫存。

能源庫存量的核算原則

(1)時點性原則。庫存量是指企業在報告期的某時間點所擁有的各種能源數量,所以必須按照制度所規定的時間點盤點庫存,不得提前或推後。

(2)實際數量原則。企業在庫存盤點後,可能出現賬面數字與實際庫存數量不一致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應以盤點數量為準來調整賬面數字,差額作盤盈或盤虧處理。

(3)庫存量的核算,以驗收合格、辦理完入庫手續為準,未經驗收或不合格的,不能計入庫存。

(4)能源生產企業產成品庫存和能源經銷企業(批發、零售企業)用於經營銷售的庫存按照能源的所有權原則統計,能源使用企業用於消費的庫存按照能源的使用權原則統計;(建築業庫存按照「誰管理、誰統計」的原則統計)。

能源庫存量相關指標解釋

1.能源生產企業產成品庫存

指煤礦、油田、洗煤廠、煉油廠、煉焦廠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生產企業,在報告期某一時點產成品倉庫(或儲存場地)尚未銷售的能源產品數量。按照產成品庫存的「所有權」核算原則,凡是企業有權銷售的產品,不論存放在什麼地方,均應統計。主要包括:

(1)本企業生產的,報告期內經檢驗合格入庫的產品;

(2)庫存產品雖有銷售對象,但尚未發貨的;

(3)已銷售,但按提貨制要求還沒有辦理完貨款結算手續,按送貨制要求還沒有辦理完承運手續的產品;

(4)尚未撥出的帶料加工產品;

(5)產品入庫後發現有質量問題,但未辦理退庫手續的產品;

(6)盤點中的賬外產品。

產成品庫存不包括:

(1)未驗收入庫的產品;

(2)已銷售並按規定辦理完各種手續,但尚未提貨、發貨的產品;

(3)代外單位保管的產品;

(4)盤虧的產品。

2.批發、零售企業用於經營銷售的庫存

指批發、零售貿易企業購進用於經營的、在報告期某一時點尚未銷售的商品庫存量,主要包括:

(1)購進的、經驗收辦理完入庫手續的商品;

(2)寄存在外單位的商品;

(3)已銷售,但按提貨制要求還沒有辦理完貨款結算手續,按送貨制要求還沒有辦理完承運手續的商品;

(4)設在外地的倉庫和中轉倉庫中的商品;

(5)盤點中的賬外產品。

批發、零售企業用於經營銷售的庫存不包括:

(1)尚未驗收入庫的商品

(2)已銷售並按規定辦理完各種手續,但尚未提貨、發貨的商品;

(3)代外單位保管的商品;

(4)盤虧的商品。

3.能源使用企業用於消費的庫存

指能源消費企業購進的在報告期某一時點尚未消費的實際結存的商品庫存量。能源使用企業用於消費的庫存與能源生產企業產成品庫存是兩個不同的指標。對於能源生產企業來說,要填報兩個庫存,即本企業所生產的、在報告期尚未銷售的能源產品的產成品庫存要填報在「企業生產、銷售與庫存報表」之中,而在報告期用於本企業消費而尚未消費的能源庫存要填報在「企業能源購進、消費與庫存報表(年報)」或「企業能源消費與庫存報表(季報)」之中。能源使用企業用於消費的庫存指的即是「企業能源購進、消費與庫存報表(年報)」或「企業能源消費與庫存報表(季報)」中的庫存,在本制度中,規定填報這一庫存指標,亦填報這兩張報表的企業,為統計範圍內的所有工業企業和交通運輸企業。企業用於消費的庫存的統計範圍主要是:

(1)凡是本單位有權支配的,不論來源(自行採購的、借用的、外單位撥來得等),也不論存放在什麼地方(總庫、分庫、車間、工地、本單位之外的其他地方等),均應統計在本單位的庫存量中;

(2)在統計時點上尚未投入消費的,包括車間、工地、班組從倉庫已領取但尚未投入第一道生產工序的(應辦理假退料手續),均應統計在本單位的庫存量中;

(3)外單位來料加工或自外單位借入的,在報告期末尚未消費的;

(4)已決定外調(賣出、借出、捐贈等),但尚未辦理出庫手續的;

(5)委託外單位代保管的;

(6)不屬於正常周轉庫存的超出積壓或特准儲備、戰略儲備;

(7)清點盤庫時查出屬於賬外的。

企業用於消費的庫存不包括:

(1)已撥交外單位委託加工的;

(2)已外調(借出、捐贈等),已經辦理出庫手續的;

(3)供貨單位錯發到本單位的;

(4)代外單位保管的;

(5)已查實確屬損失或丟失的;

(6)已付貨款,但還在運輸途中的;

(7)已運到本單位,但尚未辦理或尚未辦完驗收入庫手續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