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胡鸣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鸣盛
图片来自36O

胡鸣盛 胡鸣盛(1886~1971),别名胡文玉。文史学家,教育家。其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诗词、音韵、历史、典籍、哲学理论、医学、农业、军事诸方面。湖北应城(今归湖北省孝感市管辖)城关人。

基本内容

人物生平

进应城县立高等小学堂。因成绩特别优异,经校方特许提前毕业,免试进入德安府中学堂

1911年8月,他在父亲及大哥的支持下,赴武汉考入江汉大学,先攻读历史,后改学法律,视野逐渐开阔,求学之志愈坚。1913年7月(当时江汉大学已停办),邀约同学刘博平(即刘赜)等进京报考北京大学,以优异成绩进入北大文科(相当于文学院)中国哲学门(相当于哲学系,只设中国哲学,无西洋哲学)第一班专修哲学。其时,恰逢章太炎在京举办“国学讲习会”,便师承章氏,研习经学、史学及诸子百家。1918年7月毕业,获北大文学学士学位,旋即受聘于北大国学研究所,协助整理明、清两朝档案,同时兼任国史编纂处湖北省名誉征集员。1921年,改任北京医科专门学校教授。是年5月,参加北京八所国立高等学校教职员联席会议,并出任秘书。在秘书长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从事进步活动。

1927年4月28日,共产党人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胡鸣盛愤然弃职返回应城,被推选为县民大会副主席兼总工会秘书。后出任县教育局长,对县立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有诸多的改进,如不准体罚学生,劝导教师上课不要死板着面孔,对学生要善于启发和引导。他还利用职务之便,尽力拥护共产党员和革命者,遂为地方顽固势力所不容。不久辞职,再赴北平从事学术活动。

1929年8月,胡鸣盛应聘于国立北平图书馆,为该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兼写经组组长。写经组在胡鸣盛主持下,重编敦煌遗书目录,名为《敦煌石室写经详目》及《石室写经详目续编》。编辑过程中,专聘周叔迦先生帮助考证。至1935年上述两部目录已经基本草就,著录敦煌遗书约万件,惜因北平图书馆南迁,未能出版。1935年7月,胡鸣盛应邀赴青岛出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次年,仍返北平就任故宫博物院特询委员会委员。“七七事变”后,离北平南下,拟取道武汉转赴云贵川。途经广水时,火车遭日机轰炸,交通受阻,方辗转返回应城。1938年10月,县城沦陷,举家迁居黄滩。身栖小楼,终年闭门不出。日寇欲利用其声望,多次“邀请”出任要职,皆为其拒绝。 胡鸣盛在避居期间,坚持每天看书学习,研习书法,修订古籍,写了约20万字的《唐诗选读》。他坚持不让孙子们上敌战区的学校,免受奴化教育的毒害。为了不荒废学业,他督促其子茂实辅导孩子们学国文、英文,其侄茂绩辅导他们学习数学,自己也抽空指导他们读《左传》《吕氏春秋》、唐宋名家诗词等。这样使孙辈的兄妹三人在战乱时期不仅没有影响学业,而且都有所学,大有长进。抗战胜利后,胡鸣盛一家从黄滩迁回城关寓住于设在马坊街的县立中学内,其子茂实担任该校教员。1947年,他主持应城县文献征集委员会的工作,搜集、整理成了5万余字的“应城抗战史料”初稿,以具体翔实的史实,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应城的滔天罪行。

应城解放后,胡鸣盛被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及湖北省各界代表会议特询代表,驻会常委;后又当选为湖北省人大代表,应城县人大代表。1955年,当选并出任应城县副县长,主管文教卫生工作,长达13年。在任期间,他十分重视和关心应城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常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入学、升学、教育经费、师资培训以及扫盲等问题,主动找县长、县委文教部门的同志商量,寻求解决办法。1954年应城县第一届人代会上,他和王育之先生联名建议在城关大南门内右侧划拨一块空地,由政府拨款,将设在公园内的原中心小学迁出,新建一所小学。这个建议被大会通过,县政府立即组织财力、物力、人力付诸实施。一年后,新的中心小学(即实验小学)建成。他经常向学校的教师提出“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对县里每年至少集训教师一次,以提高教师思想、教学水平的作法,极表赞同。1957年,学校重视劳动教育却削弱了课堂教学,他为此找县委文教部负责人提意见说:“劳动教育要搞,但学校应以教学为主,学生总得要读书,不读书就不叫学生”。 [1] [2]

参考文献